张福平
- 作品数:89 被引量:315H指数:9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MyoG基因多态性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究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关联性,从分子标记角度对瑶山鸡进行选育,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瑶山鸡,同时为家禽MyoG基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50日龄出栏的健康瑶山鸡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对瑶山鸡MyoG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利用DNAStar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MyoG基因SNP位点,通过RNAfold对瑶山鸡MyoG基因突变前后的m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并以SPSS 18.0分析SNP位点与瑶山鸡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瑶山鸡MyoG基因第3外显子上发现1个SNP位点(T17C位点),属于同义突变,存在3种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T为优势等位基因,CT为优势基因型;有效等位基因数(Ne)接近2.00;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5,呈中度多态(0.250.05)。MyoG基因T17C位点突变致使其mRN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其最小自由能由-452.60kcal/mol降至-465.24 kcal/mol。不同基因型瑶山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瑶山鸡在体尺、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大部分呈现相同规律,其中胸宽与胸深在不同基因型瑶山鸡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瑶山鸡MyoG基因T17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属于同义突变,并未引起氨基酸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明显变化,但其多态性对瑶山鸡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因此可作为瑶山鸡分子选育的候选遗传标记。
- 杨德凤李维刘洋刘洋龚俞张蓝艺陈颖林家栋张福平林家栋
- 关键词: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肉质性状
- 贵州柳源香鸡mtDNA控制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013年
- 为研究柳源香鸡与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亲缘关系,探讨柳源香鸡的起源和品种遗传多态性,采用mtDNA D-loop序列变异对柳源香鸡、瑶山鸡和黔东南小香鸡进行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 张福平
- 关键词:MT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山鸡遗传多态性D-LOOP亲缘关系
- 不同品种(系)矮脚鸡早期性能测定
- 对兴义矮脚鸡、三黄矮脚鸡及仿土矮脚鸡各100羽早期生长性能和外型特征进行观测.结果如下:12周龄兴义矮脚鸡、三黄矮脚鸡、仿土矮脚鸡胫长分别为5.80cm,5.64cm,6.05cm;体重分别为1146.79g,1058....
- 王建中张福平傅筑荫华时尚
- 关键词:矮脚鸡胫长饲料报酬屠宰性能肉质
- 文献传递
- 黔东南小香鸡不同产蛋期蛋品质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为分析黔东南小香鸡不同产蛋期种蛋质量变化情况,随机选取3个产蛋期(产蛋初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的鸡蛋各30枚,共测定7项常规蛋品质指标。结果:在3个产蛋期内,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重均极显著高于产蛋初期(P<0.01);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在3个时期无明显差异(P>0.05);哈氏单位随产蛋日龄的增长而降低,产蛋初期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蛋黄色泽和蛋黄比例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果表明:在产蛋初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壳厚度和蛋重均呈负相关,差异显著(P<0.05);蛋黄颜色和蛋形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极显著(P<0.01);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呈负相关,差异极显著(P<0.01)。总体而言,黔东南小香鸡有较好的蛋品质,蛋黄色泽鲜艳,蛋壳质量好,蛋形整齐,有良好的运输性和保鲜性等,但蛋重较轻,在今后的选育中,可以作为重点改良对象。
- 杨通林林家栋张福平李维
- 关键词:种蛋产蛋期
- 兴义矮脚鸡血液主要生理指标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以16周龄的笼养兴义矮脚鸡为研究对象,对笼养兴义矮脚鸡(♀20,♂15)血液的18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按性别分组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笼养兴义矮脚鸡血液中RBC、HGB、HCT、MCV、RDW、WBC、LYM、MON、GRA、LYM%、MON%、GRA%、PLT、PCT、MPV、PDW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只有MCH、MCHC 2个指标差异显著且母鸡大于公鸡。表明,兴义矮脚鸡公鸡较母鸡容易贫血。
- 王闯朱丽莉张福平傅筑荫陈彬
- 关键词:兴义矮脚鸡血液生理指标
- 贵州地方鸡种胫色遗传规律研究
- 2024年
- 为贵州地方鸡的选育和配套杂交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计深色胫、浅色胫两个正反交试验,A组合:威宁鸡(深色胫♂)×贵州黄鸡(浅色胫♀);B组合:罗曼蛋鸡(浅色胫♂)×贵州白鸡(深色胫♀),对两个杂交组合的F1代的胫色进行分析,探明贵州地方鸡种胫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A杂交组合后代深色胫的比例为42.25%,浅色胫比例为57.75%;B杂交组合深色胫的比例为0,浅色胫的比例为100%。A组合的后代公鸡以浅色胫为主,占总公鸡数的90.86%,母鸡以深色胫为主,占总母鸡数的85.31%。经卡方检验,不符合伴性遗传规律,推测影响贵州地方鸡胫色遗传的基因不仅为伴性基因id。
- 韩艳张福平饶永超
- 关键词:贵州黄鸡罗曼蛋鸡胫色
- 一种青胫黄羽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胫黄羽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以已育成的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为父本,浅色胫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为母本进行交配,选留F1代青胫母鸡,与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交配,得青胫黄羽快羽的F2代,以F2代为基础连续继代选...
- 张福平王文涛林家栋朱丽莉李洪林何琦
- 赤水乌骨鸡MC1R基因多态性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采用DNA混池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赤水乌骨鸡、泰和乌鸡、兴义白鸡、兴义白鸡F2代、贵州黄快羽鸡、贵州黄慢羽鸡、罗曼蛋鸡和瑶山鸡8个鸡种群MC1R基因外显子区域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瑶山鸡与红色原鸡序列一致,无SNPs,赤水乌骨鸡的4个SNPs分别为G23A(Arg→His)、C69T、T212C、G274A,泰和乌鸡的8个SNPs分别为C69T、T212C、G274A、T398C(Leu→Pro)、G636A、T637C、A644C(His→Pro)、C834T,贵州黄快、慢羽鸡和兴义白鸡均有3个SNPs,分别为A427G(Thr→Ala)、G636A、T637C,罗曼蛋鸡的4个SNPs分别为T398A(Leu→Gln)、G636A、T637C、C834T,兴义白鸡F2代的4个SNPs分别为C69T、T212C、G274A、A644C(His→Thr);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除G274A、T398C、T398A、A644C位点的稳定性增加外,其余位点的稳定性均有所降低;除G274A、T398C、T637C、A644C位点的整体多样性有所下降外,其余位点的均有所增加;除泰和乌鸡MC1R基因编码蛋白为不稳定蛋白外,其余种群的均属于稳定蛋白,且包括泰和乌鸡在内的7个鸡群MC1R基因编码蛋白均为疏水性蛋白和非分泌蛋白;赤水乌骨鸡、泰和乌鸡、兴义白鸡、兴义白鸡F2代和罗曼蛋鸡的MC1R蛋白三级结构均由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组成。
- 祖盘玉李维林家栋李洪林简华峰刘洋牟腾慧刘洋刘洋
- 关键词:胫色生物信息学分析
- 矮脚黄鸡血清酯酶研究
-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贵州矮脚黄鸡血清酯酶进行研究,共发现了5条区带,其中,Es-1区发现AA、AB、BB 3种基因型.Es-2区检测到有带(+)和无带(-)两种表现型.不同血清酯酶型与体重的关系为:在Es-1区...
- 张福平傅筑荫吴治国
- 关键词:血清酯酶基因多态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矮脚黄鸡
- 文献传递
- 家兔IGF1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SNP与家兔生长性状的关联性。采用DNA池、PCR-SSCP方法对家兔IGF1基因的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在家兔IGF1基因的外显子3中检测到1个SNP位点T365C,表现为3种基因型:TT、TC和CC。IGF1基因不同基因型与家兔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新西兰兔TT基因型个体的初生重、28日龄体重均显著高于TC和CC基因型个体(P<0.05);比利时兔TT基因型个体的初生重、90日龄体重和初生至9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TC和CC基因型个体(P<0.05);其余品种的各生长性状指标在该位点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IGF1基因可能是影响家兔生长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T365C位点有望作为提高家兔个体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
- 肖超能翁吉梅李维江昭华林家栋刘若余李洪林祖盘玉张福平
- 关键词:家兔生长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