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丰

作品数:22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海域
  • 7篇秦皇岛海域
  • 5篇近岸
  • 5篇近岸海域
  • 5篇浮游
  • 4篇叶绿素A
  • 4篇营养化
  • 4篇环境因子
  • 4篇富营养化
  • 4篇赤潮
  • 3篇大型底栖动物
  • 3篇底栖动物
  • 3篇营养盐
  • 3篇植物
  • 3篇生态位
  • 3篇球藻
  • 3篇群落
  • 3篇夏季
  • 3篇浮游植物
  • 2篇动物群

机构

  • 20篇国家海洋局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深圳市朗诚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作者

  • 22篇张永丰
  • 13篇张建乐
  • 10篇李莉
  • 7篇张万磊
  • 7篇石伟杰
  • 5篇李欣阳
  • 3篇陈燕
  • 3篇马新
  • 2篇姚远
  • 2篇吕颂辉
  • 2篇张勇
  • 2篇汪光义
  • 2篇李正斌
  • 2篇陈武军
  • 2篇赵书利
  • 1篇李铁军
  • 1篇李丽
  • 1篇张勇
  • 1篇宋智泉
  • 1篇马文猛

传媒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生态科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水产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河北渔业
  • 1篇水产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科技视界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皇岛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2023年
2013年8月和2021年8月对秦皇岛近岸海域24个站位进行了2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初步研究了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规律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要类群。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以肉食者和碎屑食者为主。2013年大型底栖生物杂食者丰度和生物量低于2021年,其余各功能群均高于2021年。水深、盐度、溶解态无机磷、有机碳和叶绿素a对2013年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的影响较大,水温、水深、盐度、叶绿素a和有机碳是影响2021年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石伟杰李莉张永丰王全颖赵倩倩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环境因子
秦皇岛新开河河口邻近海域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秦皇岛新开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3个站位的细菌多样性,了解入海口污染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海域微生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4年8月选取秦皇岛新开河入海河口(XKH)及其邻近海域(W1,W2)共3个站位采集水样,采用荧光显微镜计数以及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的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海水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邻近海域W1站位的细菌总数(2.62×10~6 cells/m L)和多样性均高于新开河河口XKH站位(细菌总数:6.62×10~5 cells/m L)和W2站位(细菌总数:2.02×10~6 cells/m L);从XKH、W1、W2 3个站位的16S r RNA基因克隆文库中分别获得57、89、87条有效序列,按97%的序列相似性分别划分为46、51、56个OTU,分别属于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Actinobacteria、Planctomycetes和Verrucomicrobia七个门。其中在XKH和W2站位中,Proteobacteria门的克隆子分别占总克隆数的50.9%和75.9%,是最优势的类群,分属于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Deltaproteobacteria和Epsilonproteobacteria纲;在W1站位中,Cyanobacteria门的克隆子占总克隆数的38.2%,是该站位的最优势类群,这些优势类群可通过利用水体中的氮等营养来调节水体生态环境。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溶解氧、p H和氮营养盐。【结论】秦皇岛新开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处于河口海域过渡带的水样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受氮营养盐的影响更为显著。
周霜艳陈小娜崔磊宋智泉李正斌张赛张建乐张永丰吕颂辉汪光义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
锰、铜、锌和铁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锰离子、铜离子、锌离子和铁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锰离子、铜离子和铁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0~25μg/L、0~5μg/L和0~12 500μg/L时,抑食金球藻的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均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3种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继续升高,抑食金球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不同质量浓度锌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选取锰离子、铜离子和铁离子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其综合效应。试验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影响程度为铁>铜>锰。对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影响最大的组合为62 500μg/L铁离子、1μg/L铜离子和5μg/L锰离子,但铜离子和锰离子所对应的细胞密度的■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与3种重金属离子吸收量的相关性得出,铁离子与上述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577和0.870;铜离子和锰离子吸收量与上述3个参数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因此,铁离子是影响抑食金球藻生长最大的因素。
石伟杰李欣阳张勇王全颖张永丰李莉杜雨蒙杨超
关键词:
风暴潮过后秦皇岛海域两次赤潮过程浮标数据变化被引量:8
2018年
使用2016年7月22日-8月12日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数据,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两次赤潮的诱因进行分析。第一次赤潮由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8.84μg/L,平均水温为26℃,盐度在15.9~29.1之间大幅度波动;第二次赤潮由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oldi)和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引起,赤潮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35.12μg/L,水温较赤潮发生前升高2℃。研究结果表明,风暴潮为夜光藻赤潮的重要诱因,温盐变化也影响着赤潮生物种类的演替。
周秋伶马方方张永丰张建乐
关键词:赤潮浮标夜光藻
强降水影响下秦皇岛近岸海域营养盐分布与富营养化特征研究
2012年汛期,冀东沿海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强降水过程,为研究在强降水过程影响下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特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本文基于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调查监测资料,研究秦皇岛海域在强降水影响下的营养盐分布与...
张永丰
关键词:强降水营养盐富营养化近岸海域
2013~2014年秦皇岛海域褐潮期间浮标主要水质参数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2013年6月底至7月初、2014年5月中旬至6月初,水质自动监测浮标记录了秦皇岛两次褐潮(由抑食金球藻引发)的发生过程。对两次褐潮发生期间相关监测参数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褐潮发生期间Chl a浓度最高达到50μg/L以上,波动较大;两次褐潮期间,Chl a波动过程中,其最高值多次出现在夜间。褐潮期间水温大部分时间在25℃以下,且2013年褐潮消亡前经历了水温从22℃急剧升高至28℃的过程。
马方方张万磊张永丰张建乐
2013年夏季秦皇岛海域叶绿素a浓度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2013年夏季对秦皇岛海域46个站位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叶绿素a浓度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水温、盐度、化学需氧量、溶解氧、pH、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的关系,并对秦皇岛海域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50~7.79μg·L^(-1),平均值为(2.10±1.38)μg·L^(-1),平面分布呈近岸高、离岸低的趋势。通过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以及氮磷比(N/P)分析发现,活性磷酸盐可能是叶绿素a浓度的主要控制因子。基于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和富营养化指数(EI)评价标准,秦皇岛海域整体营养状况表现为贫营养。
王全颖杜雨蒙刘龙石伟杰张永丰李莉张建乐
关键词:叶绿素A活性磷酸盐富营养化
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2014年
2012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环境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6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主;夏季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22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明显低于春季。春季丰度和生物量皆以软体动物最高;夏季丰度以多毛类最高,生物量以节肢动物最高。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从高潮带向低潮带不断增高。采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和AMBI指数对调查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时,发现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MPI评价法和AMBI指数法对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质量分级结果存在差异。两种评价方法在生态环境状况分级评价中皆存在一定偏差,还需相互校准,并通过环境压力的梯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李莉张永丰张臻陈燕马新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环境质量群落特征
北戴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根据2012年5~10月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几个重要化学指标变化特征,并应用富营养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法和小球藻培养法对北戴河近岸海域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对3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营养指数法计算结果显示,8和9月北戴河近岸海域海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尤其8月的营养状态指数(E)均值〉3,已处于高富营养化。其他月份调查海域海水水质较好,尚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潜在性富营养化法计算结果:5~7月北戴河近岸海域营养水平很低,水质质量较好。8和9月由于降雨和径流的影响,致使无机氮水平升高,但由于磷的限制,总体上尚处于潜在性富营养化阶段。通过对营养状态指数和小球藻比生长常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北戴河近岸海域营养状态指数和小球藻比生长常数总体上成正相关关系,表明小球藻培养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北戴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
李莉陈武军张永丰陈燕李欣阳
关键词:富营养化近岸海域
秦皇岛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分析了秦皇岛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Cu、Pb、Cd、Zn、Hg、As)的分布特征,研究了各项重金属因子的相互关系,并应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总体含量处在较低的水平,各项重金属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重金属平面分布基本上呈现自北向南逐渐降低、至滦河口海域又有所升高的趋势,调查海域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低。
张永丰张万磊李欣阳张建乐李铁军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