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桂香

作品数:29 被引量:174H指数:9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污染
  • 7篇多环芳烃
  • 6篇土壤
  • 3篇脱氯
  • 3篇污染特征
  • 3篇零价铁
  • 3篇PM
  • 3篇PM2.5
  • 3篇沉积物
  • 3篇PAHS
  • 2篇多氯联苯
  • 2篇生物碳
  • 2篇生物炭
  • 2篇生物质
  • 2篇水热
  • 2篇水热反应
  • 2篇炭吸附
  • 2篇农田
  • 2篇农田土壤
  • 2篇前处理

机构

  • 19篇太原科技大学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西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吉林省环境科...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28篇张桂香
  • 13篇何秋生
  • 11篇刘希涛
  • 8篇崔阳
  • 6篇孙可
  • 5篇赵烨
  • 5篇闫雨龙
  • 5篇郭利利
  • 4篇郭晓方
  • 4篇王新明
  • 2篇朱宇恩
  • 2篇张啸
  • 2篇吉莉
  • 2篇李宏艳
  • 2篇李华
  • 2篇赵艳红
  • 2篇韩丹
  • 1篇李艳霞
  • 1篇张清
  • 1篇赵伟

传媒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山西科技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地球与环境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土壤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第六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原市大气PM_(2.5)中碳质组成及变化特征被引量:23
2015年
采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2009年冬季和2010年春季太原市区大气细粒子(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昼夜变化特征,分析了含碳物质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来源.结果表明,PM2.5、OC、EC平均浓度水平和OC/EC平均值均呈现出冬季[(289.2±104.8)μg·m-3、(65.2±22.1)μg·m-3、(23.5±8.2)μg·m-3和2.8±0.3]高于春季[(248.6±68.6)μg·m-3、(29.7±6.2)μg·m-3、(20.2±5.4)μg·m-3和1.5±0.3],冬季夜晚[(309.3±150.0)μg·m-3、(74.6±19.5)μg·m-3、(24.3±6.6)μg·m-3和3.1±0.3]高于白天[(234.9±122.1)μg·m-3、(54.9±28.2)μg·m-3、(22.6±10.8)μg·m-3和2.5±0.5],春季白天[(292.5±120.8)μg·m-3、(32.7±10.5)μg·m-3、(22.7±10.1)μg·m-3和1.6±0.5]高于夜晚[(212.3±36.7)μg·m-3、(29.6±6.6)μg·m-3、(20.7±6.4)μg·m-3和1.5±0.2]的污染特征.这是因为冬季处于采暖期,特别是夜晚,煤和生物质燃烧量增加导致碳质颗粒物排放量增加以及大气温度低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高的OC/EC是OC排放量增加所致而非二次有机碳(SOC)的贡献,因为气温低且太阳辐射弱不利于SOC的生成.春季白天PM2.5、OC和EC浓度水平高于夜晚可能是白天风速比夜晚大且相对湿度比夜晚低而更有利于城市扬尘形成所致,OC/EC高可能是白天温度较高且太阳辐射较强有利于SOC的生成.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太原PM2.5、OC和EC均处于较高的浓度水平,表明太原碳质气溶胶污染严重,可能对城市灰霾形成有重要贡献.
张桂香闫雨龙郭利利何秋生陈来国
关键词:PM2.5
混合淋洗剂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及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以重金属污染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EDTA和混合试剂(EDTA、GLDA、柠檬酸)7次淋洗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赋存形态等的变化,并在淋洗后的土壤中种植三季作物。通过分析各季作物生物量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金属含量,评价其农用价值,以期达到多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及安全农用目的。结果表明:与EDTA处理相比,混合试剂(MC)对土壤中Cd、Pb、Cu和Zn也有较好的去除率,分别为44.30%、28.78%、26.44%和11.49%,且第二次淋洗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最高;此后重金属的去除率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持续降低。淋洗处理降低了小白菜生物量,提高了小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金属含量。与对照相比,淋洗处理玉米的生物量差异不显著,然而玉米地上部Cd、Pb和Zn含量显著降低,所有处理两季玉米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研究表明,与EDTA处理相比,MC处理土壤重金属乙酸铵提取态含量较低,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小,是一种修复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较为温和的淋洗剂。
郭晓方韩玮赵国慧张桂香何秋生
关键词:土壤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玉米小白菜
太原市大气PM_(2.5)中铅同位素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使用ICP-MS测定太原市2009年夏季至2010年春季典型月份中存在于PM2.5上的铅(Pb)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铅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铅同位素丰度比特征,并由富集因子法初步解析了铅的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环境大气中存在于PM2.5上的Pb含量为270.83ng/m3,低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对颗粒物中铅的年均限值,在国内属中等水平。冬季存在于PM2.5中的Pb浓度水平最高,与取暖燃煤排放有关;扬尘中的Pb富集则对春季的Pb污染有较大贡献。Pb与PM2.5的相关性显示夏季和冬季二者来源一致,皆为燃煤排放;206 Pb/207 Pb与208 Pb/206 Pb的同位素丰度比特征也表明PM2.5中Pb的主要源于燃煤排放,由于冬季煤炭消费量较高,其燃烧排放对PM2.5中Pb的贡献高于其他季节。采样期间PM2.5中Pb的富集因子(20.45)显示,Pb主要源于人为活动的排放;春季的富集因子(10.76)接近10,表明春季时自然源的Pb对PM2.5的贡献较大。
闫雨龙郭利利张桂香何秋生王新明
关键词:PM2.5
活性炭固定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在对沉积物的修复技术中,原位覆盖技术能够降低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降低污染物对底栖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生物可利用性,以及能够减少污染物向下游的迁移。在本研究中,将活性炭添加到受HCHs、DDTs污染的沉积物中,考察了活性炭剂量、粒径以及活性炭与沉积物接触的方式对HCHs、DDTs水相平衡浓度的影响,及对半渗透膜(SPMD)吸收HCHs、DDTs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的活性炭为沉积物TOC含量的4倍(7.6%)时,活性炭与沉积物接触150 d,HCHs、DDTs的水相浓度分别减少了99.76%、97.68%;SPMDs对HCHs、DDTs的吸收量减少了97.19%、100%。将3种不同粒径的活性炭加入到受污染的沉积物中,结果显示,采用0.075~0.27 mm的活性炭处理28 d时,HCHs、DDTs的水相浓度分别减少99.63%、96.33%,SPMDs吸收的HCHs、DDTs的量降低了91.52%、98.76%。当活性炭与沉积物的接触方式不同时,对活性炭和沉积物进行持续的振荡能更有效地降低HCHs、DDTs的水相浓度以及SPMDs吸收的HCHs、DDTs的量。我们的研究证实,向受到HCHs、DDTs污染的沉积物中投加活性炭,是一种有效的原位修复方法。
韩丹张清刘希涛张桂香
关键词:HCHSDDTS沉积物活性炭
太原市采暖期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被引量:9
2015年
本研究对太原市采暖期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组成特征、健康风险以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采暖期PM2.5的日均浓度水平为70.7~274.2μg/m3,90%的样品超过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PM2.5的二级标准限值(75μg/m3)。PM2.5中16种PAHs的浓度水平为282.7~1 398.6ng/m3,平均值为915.7ng/m3。荧蒽(Fla)是浓度最高的单体,占PAHs总浓度的20.4%,其次是芘(Pry)和菲(Phe),分别占14.5%和13.2%。不同环数的PAHs质量浓度为4环〉5~6环〉2~3环。以苯并(a)芘(Bap)为参照对象的昼夜毒性当量浓度Bapeq分别为75.5和100.0ng/m3,高于我国和WHO对Bap的规定值(分别为2.5和1ng/m3),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根据PAHs环数分布及特征比值法判断PAHs的主要来源是煤燃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生物质燃烧和少部分石油燃烧。
郭利利崔阳张桂香闫雨龙何秋生王新明
关键词:PM2.5多环芳烃污染特征
沉积物、生物炭和活性炭吸附甲磺隆的特征及机理被引量:2
2014年
吸附是影响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鉴于甲磺隆在环境介质中的高迁移性和环境风险,探讨了甲磺隆在沉积物和碳质吸附剂(生物炭和活性炭)上的吸附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吸附剂的性质对甲磺隆的吸附有重要影响:有机质含量高、p H低的沉积物有利于甲磺隆的吸附;对于碳质吸附剂,非线性指数n与H/C正相关,吸附能力lg Koc与H/C负相关,表明炭化程度越高,吸附非线性程度越强,吸附能力越大,可能是因为微孔数量和芳香碳含量增多分别有利于孔填充作用和π-π电子受体-供体(π-πEDA)作用的发生;lg Koc与比表面积(SA)正相关进一步说明了孔填充起着重要作用,lg Koc与O/C负相关表明碳质吸附剂表面的疏水性越强越有利于甲磺隆的吸附。生物炭和活性炭对甲磺隆的吸附能力分别比沉积物约高1和3个数量级,表明施加碳质吸附剂可能会降低沉积物中甲磺隆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迁移性。尽管生物炭的吸附能力低于活性炭,但是相比于活性炭,生物炭的成本更加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桂香何秋生闫雨龙孙可刘希涛
关键词:沉积物生物炭活性炭甲磺隆
不同温度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碳对西玛津的吸附作用
1.引言生物质碳(biochars)是土壤和沉积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黑炭,并且大部分都未被完全碳化。最近,已有利用biochars修复土壤以有效吸附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其吸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iochars的热...
张桂香刘希涛孙可郑文娟韩丹赵烨
关键词:玉米秸秆
文献传递
改性生物炭负载nZVI对土壤Cr(VI)的修复差异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考察了生物炭(BC)、酸洗生物炭(HCl-BC)和纳米零价铁负载生物炭(n ZVI-HCl-BC)对土壤中Cr(VI)还原和总Cr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Cr(VI)还原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升高而显著提高.在较高土壤含水率(70%)条件下,各生物炭对Cr(VI)的最高还原率排序为:HCl-BC(97.26%)>n ZVI-HCl-BC(88.36%)>BC(87.61%).在不同Cr(VI)污染水平下(150、300、600和900 mg·kg^(-1)),HCl-BC对土壤中Cr(VI)的还原率最高.随Cr(VI)含量升高,BC和HCl-BC对Cr(VI)的还原率呈降低趋势,而n ZVI-HCl-BC对Cr(VI)的还原率为先降低后升高.形态分析表明,生物炭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土壤中Cr残渣态的比例:n ZVI-HCl-BC(11.58%)>HCl-BC(9.53%)>BC(1.42%),表明生物炭对土壤Cr起到稳定作用.综上,改性生物炭显著促进Cr(VI)还原及总Cr向残渣态转化,表明其具有修复Cr污染土壤的潜力.
孟繁健朱宇恩李华张维荣吴山张桂香李满满
关键词:土壤修复纳米零价铁
山西焦化污染区土壤和农产品中PAHs风险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试验方法参考,分析了山西省焦化污染区孝义、汾阳、柳林等地农田土壤和农产品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探讨了PAHs的污染特征和潜在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农田表层土壤和农产品中总PAHs(∑16-PAHs)浓度水平范围分别为171.67~3 176.79μg·kg-1和59.53~1 054.99μg·kg-1,在国内分别处于较高和中等污染水平。土壤和农产品中均是2~4环PAHs含量高而5~6环PAHs含量低。PAHs在农产品中的富集趋势为叶菜类>根茎类>果实类。通过风险评价发现部分土壤和农产品超过相应的标准,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通过比值法结合采样点位置推断焦化厂产生的焦油和荒煤气是农田表层土壤中PAHs的重要来源,应当引起重视。
崔阳郭利利张桂香李宏艳何秋生
关键词:农产品多环芳烃
一种利用微波水热反应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水热反应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方法,通过还原铁粉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在微波辐照条件下发生水热反应,生成铁氧化物和/或铁酸盐,同时释放出氢气,实现对待处理废物中POPs类物质的快速脱...
刘希涛赵伟张桂香孙可赵烨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