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梦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图像
  • 2篇图像重建
  • 1篇压缩感知
  • 1篇阵列
  • 1篇锥束
  • 1篇锥束CT
  • 1篇现场可编程
  • 1篇现场可编程门...
  • 1篇门阵列
  • 1篇可编程门阵列
  • 1篇感知
  • 1篇CT图像
  • 1篇FPGA实现
  • 1篇并行计算
  • 1篇步长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长...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张晓梦
  • 2篇张涛
  • 1篇杨宏成

传媒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液晶与显示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FPGA实现CT图像重建加速的设计被引量:4
2014年
为满足CT图像重建系统的实时处理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CT图像重建的加速方法。首先将滤波反投影算法进行并行性分解,然后采用并行流水线设计思想,给出了算法在FPGA上实现的总体结构,并且分别给出滤波、反投影、循环累加等主要功能单元的电路设计,最后在FPGA上实现了12条并行流水线重建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CPU的图像重建相比较,基于FPGA的重建系统重建出的图像绝对误差小于0.4%,加速比在100倍以上,且重建图像的规模越大,加速效果越明显。
张晓梦张涛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图像重建并行计算
定步长压缩感知锥束CT重建算法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锥束CT成像系统中投影数据不完全的图像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定步长压缩感知锥束CT重建算法。首先将锥束CT重建问题归结为投影数据均方误差作为数据保真项、全变分作为正则项的无约束优化问题,分析目标函数的Lipschitz连续性;然后近似计算Lipschitz常数,求出梯度下降步长,利用梯度下降法进行重建;最后对CT投影数据采用联合代数重建算法更新重建图像。在每次迭代过程中调整梯度下降步长,提高重建算法的收敛速度。Shepp-Logan模型的无噪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重建图像信噪比分别比联合代数重建算法、自适应最速下降-凸集投影算法、BB梯度投影算法的重建图像信噪比高出13.7728 dB、12.8205 dB、7.3580 dB。仿真试验表明该重建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同时减少了重建图像的相对误差,极大提高了用少量投影数据重建的图像质量。
张晓梦杨宏成张涛
关键词:压缩感知锥束CT图像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