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蹼动脉分支蒂掌背链状血管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指蹼动脉分支蒂掌背链状血管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3月,收治28例(32指)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男20例(23指),女8例(9指);年龄14~67岁,平均29.5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4例,挤压伤6例,切割伤5例,撕脱伤3例。其中示指10指,中指13指,环指6指,小指3指。近节缺损9指,中节缺损12指,末节缺损11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 cm×0.8 cm~5.2 cm×3.5 cm。受伤至入院时间1 h~15 d。应用大小为1.2 cm×1.0 cm~5.5 cm×3.8 cm的指蹼动脉分支蒂掌背链状血管皮瓣修复创面,并吻合指背神经重建皮瓣感觉。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3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表皮结痂,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25例(27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9 mm,平均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230°,平均204.6°;优17指,良8指,可2指,优良率达92.6%。结论吻合指背神经的指蹼动脉分支蒂掌背链状血管皮瓣,其血管蒂旋转点为指蹼动脉发出点,延长了血管蒂长度,扩大了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手术适应证;不切取掌背动脉,不损伤背侧骨间肌,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张文静张文龙焦成刘亚静
- 关键词:手指软组织缺损
- 指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总结应用指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14年8月,以指动脉皮支供血设计切取皮瓣修复2~5指软组织缺损52例65指,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18~66岁,平均39.6岁。创面缺损范围10 mm×6 mm^26 mm×22 mm。受伤至手术时间2~10 h,平均6.5 h。皮瓣切取范围13 mm×10 mm^30 mm×25 mm。结果 4例皮瓣有水疱形成,1例皮瓣远端皮缘坏死,均经相应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区创面植皮Ⅰ期愈合。47例58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皮瓣外观及感觉良好,皮瓣感觉恢复达S3;两点辨别觉6~10 mm,平均7.8 mm。手指功能恢复满意,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获优39指,良17指,可2指,优良率96.6%。供区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指动脉皮支皮瓣不牺牲主要血管、血供可靠,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方法。
- 张文静张文龙郑宏明高飞徐华赵慧
- 关键词:创面修复
- 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残性手指离断患者再植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11年1月,我院对88例93指自残性手指离断伤患者行断指再植术,术前予心理护理指导,术后临床护理观测再植手指血运,指导功能训练。结果93指再植4指坏死,89指顺利成活,再植成活率95.7%。术后79例83指获得随访4~28个月,平均15.8个月。再植手指血运正常,外观满意,指腹两点辨别觉7~11mm,平均8.8mm,按断指再植的功能评价标准综合评定,优良率达94.0%。结论护士熟练掌握断指再植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手指血运,同时掌握自残患者的情绪变化趋向,是自残性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张文静张文龙刘亚静陈伟娜
- 关键词:自残再植术后护理
- 带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20年9月,对128例151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腹部皮瓣、邻指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背筋膜岛状皮瓣及推进皮瓣等多种带蒂皮瓣进行修复,术后给予临床护理观测皮瓣血运,指导功能训练。结果137指顺利成活,7指出现静脉危象,经拆线换药后成活,皮瓣成活率100%。术后109例127指获得随访6~48个月,平均22.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皮肤弹性好,伤指无疼痛,皮瓣两点辨别觉平均9.8 mm,手功能按TAM法评定,优良率达92.1%。109例中88例恢复原工作,21例重新择业。结论护士熟练掌握移植皮瓣的观察及护理,制定护理计划和规范,发现皮瓣血运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作出相应处理,有助于皮瓣成活率的提高,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中医穴位按摩有助于术后镇痛,中药水浸泡可有效减少肌腱粘连,促进瘢痕软化。
- 张文静张文龙郑宏明高飞徐华赵慧
- 关键词:指损伤皮瓣修复术后护理
- 急诊应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67例报告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背侧支顺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67例83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10mm×8mm~27mm×20mm。结果67例83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22(13.3±8.7)个月,功能、外观及感觉恢复满意。两点辨别觉5-8(6.7±1.7)mm。结论该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张文龙张文静史慧刘亚静
- 改良掌背动脉系列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 张文龙焦成张文静费小轩刘亚静王莉高顺红张子明
-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最常见的病例,对于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不一。如何保持手指的正常长度,保留指甲,以最小的供区损伤,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使美学上的瑕疵最小成为手外科医生的重要任务。该课题通过对灌注标本...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部软组织缺损
- 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63例的术后护理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3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皮瓣移植进行修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瓣护理、功能训练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 6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8例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6.9%。结论皮瓣转移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术前心理辅导,术后病室管理,疼痛护理,皮瓣血运观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功能训练指导和出院指导是功能恢复的保障。
- 张文静刘亚静张文龙陈伟娜
-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手术后医护
-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邻指皮肤缺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邻指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28例30指皮肤缺损患者,男19例21指,女9例9指;年龄17~58岁,平均33.6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5例16指,绞勒伤9例10指,切割伤3例3指,咬伤1例1指。示指9指,中指10指,环指7指,小指4指。皮肤缺损面积1.1cm×0.8cm~2.0cm×3.2cm。应用指动脉背侧支供血的邻指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4cm×1.0cm~2.5cm×3.5cm。供区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13~20d断蒂,30指皮瓣全部存活,皮瓣及供区植皮伤口均I期愈合。术后27例28指皮瓣获得6~28个月的随访,平均16.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两点分辨觉为6~10mm,平均7.9mm。无外观臃肿、指端触痛等并发症。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activemovement,TAM)评分法评定:优16指,良10指,可2指;优良率达92.9%。结论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邻指皮肤缺损,于术操作简单,皮瓣成活音《高,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外观及感觉恢复良好,是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张文龙张文静杜晓松焦成董惠双胡宏宇
-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
- 益气养阴和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临床研究
- 臧乐红杨玉青张文静刘娜郝静王艳艳王召龙王锐杨宝元
- 该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总结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的病机为气阴两虚,络脉瘀阻,瘀久络损出血,提出了益气养阴和血通络法为主,结合玻璃体积血分期辨证为辅的治疗方法。将符合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诊断标准的93例患...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医理论药理学
-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20年12月对40例第5掌骨新鲜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本组40例掌骨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性愈合,38例获得6~29个月的随访,平均16.5个月。按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良36例,优良率94.7%。结论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
- 张文静郑宏明张文龙徐华高飞赵慧
- 关键词:微创掌骨骨折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