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和
-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康力龙、山莨菪硷、心得安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 1992年
- 我院血液内科于1983年5月至1992年2月应用康力龙、山莨菪硷、心得安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慢再”)53例,其中有19例治疗不足2月自动出院,而未加统计分析。现将其余的3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32例中,原发性“慢再”24例(75%),继发性“慢再”8(25%),其中继发于镇痛解热剂4例,氯霉素2例,病毒性肝炎后2例。男25例,女7例。汉族患者27例,回族患者5例。发病年龄为14~55岁。初治28例,复治4例,其中2例先前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约半年。
- 张国和李扬湄礼风午周伟华白晓川任新民
- 关键词:贫血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5例临床分析
- 1995年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5例临床分析张国和,李扬湄,礼丰午,白晓川,杨国镇,吴晓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系我国北方较常见的一种慢性溶血性贫血。病因未明,临床及血液学表现不一,病情轻重各异,易致误诊,处理甚为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张国和李扬湄礼丰午白晓川杨国镇吴晓萍
-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慢性溶血性贫血血液学检查并发症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3例临床分析
- 1995年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3例临床分析张国和,任新民,白永泽,宋国庆,王静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吸附于RBC表面,使RBC易被破坏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我院于1980~1993年共收治本病患者13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
- 张国和任新民白永泽宋国庆王静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转归
- 成人急非淋白血病临床治愈二例报告
- 1992年
- 2例成人急非淋白血病(ANLL)化疗完全缓解后,无病生存时间已分别为11年5个月及15年8个月,停止治疗分别已为6年及8年10个月。完全符合全国急性白血病临床治愈标准。该2患者达临床治愈标准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数较低(≤2.5×10~9/L)、脏器浸润较轻以及个体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高有关。
- 张国和
- 关键词:急非淋白血病治愈标准持续完全缓解白血病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
- 病毒性肝炎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附7例报告
- 1993年
- 病毒性肝炎常伴有血象改变,但伴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少见的,而且往往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增高,肝炎并发再障的报道也日渐增多。现将我院收住的7例报告如下。
- 杨国镇张国和张栩傅静芬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贫血
- 6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 1993年
-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都明显减少;临床上常出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及出血。本病自1888年Ehlich报告第1例至今,已逾一个多世纪,但对其病因、发病机理仍未彻底阐明,治疗尚无特殊方法。
- 张国和任新民白永泽王静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NEMIA难治性血液病康力龙骨髓检查
-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三例报告
- 1993年
-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近20年来新认识的一种独立性疾病,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就本病的命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 hyperplastic lymphadenopathy.NHL)是1972年以来被认识的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疾病。
- 杨国镇张国和张秀榆
- 关键词:淋巴结病非肿瘤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中性粒细胞浸润凝固性坏死
- 病毒性肝炎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附7例报告)
- 1993年
- 病毒性肝炎常伴有血象改变,但伴随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则是少见的,而且往往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增高,病毒性肝炎并发再障的报道也日渐增多。现将我院收住的7例报告如下:
- 杨国镇张国和张栩傅静芬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表面抗原血细胞生成平均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