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勃

作品数:74 被引量:241H指数:11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7篇小麦
  • 30篇锈病
  • 28篇锈菌
  • 28篇条锈病
  • 26篇条锈菌
  • 20篇小麦品种
  • 17篇抗病
  • 15篇抗条锈
  • 14篇冬小麦
  • 14篇小麦条锈病
  • 14篇小麦条锈菌
  • 12篇小种
  • 12篇抗性
  • 11篇白粉
  • 10篇生理小种
  • 10篇基因
  • 9篇抗病性
  • 9篇抗条锈性
  • 9篇白粉病
  • 8篇冬小麦品种

机构

  • 70篇甘肃省农业科...
  • 23篇天水市农业科...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74篇张勃
  • 63篇黄瑾
  • 63篇贾秋珍
  • 61篇曹世勤
  • 50篇金社林
  • 47篇孙振宇
  • 38篇骆惠生
  • 31篇王晓明
  • 25篇王万军
  • 13篇金明安
  • 8篇冯晶
  • 7篇李青青
  • 7篇张耀辉
  • 4篇康振生
  • 4篇尚勋武
  • 4篇王保通
  • 4篇李强
  • 4篇黄苗苗
  • 4篇郝保军
  • 3篇岳维云

传媒

  • 16篇植物保护
  • 12篇甘肃农业科技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寒旱农业科学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7’抗条锈特点分析及其利用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2007-2013年对甘肃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7’在甘肃省不同生态区进行了全生育期抗条锈特点研究和苗期抗条锈基因推导分析,结果表明:‘中梁27’全生育期对接种的条锈菌CYR29、CYR31、CYR32、Su11-4、Su11-7、Su11-11、Su11-13、HY4、HY7、HY8表现抗病,对CYR33表现中抗-中感,对新菌系贵22-9、贵22-14表现感病。对自然诱发的条锈病,从2012年开始在甘肃田间表现感病。苗期对24个国内外供试条锈菌单孢菌系的抗性谱与已知基因载体品种不一致,推测含有未知抗条锈基因。
孙振宇黄瑾冯晶张勃曹世勤贾秋珍王晓明金社林王万军宋建荣
关键词:冬小麦条锈病
一种功能绿肥种子悬浮剂加工装置
本发明涉及悬浮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绿肥种子悬浮剂加工装置,用于悬浮剂原料的研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且箱体上还开设有排料口,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驱动件一,且驱动件一的驱动端设置有研磨筒,...
郭建国金社林谢晓丽黄瑾张大为张勃
文献传递
16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抗条锈性表现被引量:2
2018年
小麦条锈病我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的措施。2014—2017年,先后对16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不同生态区的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评价其抗病性。结果发现,所有供试品种均表现感病,川农10号等5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
曹世勤王万军王万军孙振宇贾秋珍徐志贾秋珍张勃
关键词:小麦品种抗条锈性
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和流行菌系的AFLP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明确近年来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小种及流行菌系的分子遗传关系。【方法】利用AFLP技术,对我国近年来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的主要流行菌系,特别是水源11类群进行了DNA指纹分析,并与毒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1)小麦条锈菌流行菌系之间,无论是毒性特征还是DNA指纹特征,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二者并不相关;(2)AFLP聚类分析显示,水源11类群的不同类型之间并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在遗传上不属于同一个来源。【结论】新出现的致病类型很可能由较近的共同起源菌系进化而来;AFLP技术非常适合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分析,能客观揭示小种(菌系)之间的亲缘关系。
郝保军张勃王保通李强李高宝王芳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毒性分析
中国小麦条锈菌水源11类群的RAPD分析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常常造成大量的产量损失。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经济、有效、环境安全的可持续措施之一,然而品种抗性屡屡"丧失"已成为抗性利用的瓶颈。过去一系列研究证实,小麦条锈菌(Pucc...
郝保军王保通张勃康振生李强王芳
文献传递
331份四川小麦品种(系)在甘肃陇南抗条锈性表现及利用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2014年-2017年度先后对331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系)在温室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条锈菌混合菌鉴定和甘谷试验站大田成株期分别接种CYR32、CYR33、CYR34、G22-14、中4-1和混合菌鉴定,同时在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发现: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苗期、成株期表现抗病的分别有‘XK201465’等36份和‘XK20132’等72份材料,分别占10.88%和21.75%;有‘XK62483’等11份材料全生育期表现抗病,占3.32%;两地三年自然诱发鉴定发现,仅有‘XK20132’等5份材料在两地均表现抗病,有‘川农17’等30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对供鉴材料在甘肃陇南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曹世勤孙振宇孙振宇王万军徐志王万军贾秋珍黄瑾杨随庄
关键词:小麦品种(系)条锈病
甘肃省冬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现状及对策被引量:3
2022年
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甘肃省特别是陇南越夏区危害严重,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措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育成333个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在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持续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陇南越夏区条锈菌毒性变异速度快,抗源材料及生产品种抗性保持时间短,病菌新小种出现与品种抗条锈病性丧失周而复始。介绍了甘肃陇南越夏区在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中的作用,回顾了主要抗源材料及生产品种抗条锈病性变异特点,总结了抗源利用及品种应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抗病品种(基因)的利用方向和现有品种的布局建议,旨在为持续控制该区域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提供技术支撑。
曹世勤王万军王万军鲁清林贾秋珍鲁清林张耀辉白斌张勃王宏康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育种
甘肃省26个春小麦品种(系)苗期抗条锈基因分析及成株期抗病性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为明确甘肃省部分春小麦品种(系)苗期所含抗条锈基因,选用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24个具有不同毒性谱的条锈菌单孢菌系,分别接种于26个甘肃春小麦品种(系)及30个已知基因的载体品种上,进行苗期抗条锈病评价,并结合系谱分析推导苗期抗条锈基因。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银春8号等19个品种(系)含有Yr1及未知抗病基因,其余品种(系)含有未知抗病基因。成株期在甘肃陇南的田间抗条锈病评价结果显示,定西43可能具有成株抗病性,定E301、定9873、定鉴5、陇春26、陇春24、定西39、临麦30、宁9415具有慢条锈性。聚类分析与基因推导结果基本一致。
曹世勤吕小欢黄瑾冯晶张勃骆惠生贾秋珍王晓明王万军金社林孙振宇
关键词:春小麦品种基因推导
86份贵协系小麦种质资源对条锈病的抗病性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小麦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麦区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利用和种植抗病品种(系)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2011-2013年度连续两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田间对86份来自贵州大学的贵协系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结果发现仅有‘贵协1’、‘贵协2’、‘贵协3’、‘贵协7’、‘贵协011-2-6’、‘贵协011-3-16’、‘贵协011-3-29’、‘贵协011-3-31’、‘贵协011-3-34’等9份材料表现抗病,且抗病性相对稳定,可作为一线抗源材料在陇南抗病育种中充分利用。
王万军曹世勤王晓明张立异黄瑾孙振宇张勃贾秋珍金社林张庆勤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条锈病抗性
2019年-2020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2022年
2019年-2020年,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于小麦不同生育期采集的661份条锈菌标样,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温室进行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结果表明:两年共监测到52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其中贵农22仍为优势致病类群,居第一位,2019年和2020年出现频率分别为36.7%和49.5%,低于2018年的50.3%;其次是HY和水源致病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25.3%、25.5%和10.2%和15.5%;中四致病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22.8%和7.6%,2020年居第五位,低于2018年的13.9%。流行小种条中34号出现频率分别为23.4%和22.5%,居第一位;条中32号出现频率分别为19.6%和17.9%,居第二位;条中33号、贵22-14出现频率分别为4.4%、4.0%和2.5%、6.0%;新类型ZS-1出现频率分别为7.0%和0.6%。次要致病类型如HY8、HY29、HY103、水11-192及贵22-13、贵22-108、贵22-244和贵22-271等出现频率在1.0%~1.9%之间,其他致病类型均在0.6%以下。毒性分析发现,VYr9、VYr3b+Yr4b、VYrsu、VYr26为甘肃省条锈菌主要毒性致病基因,毒性频率在50.6%~93.7%之间。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仍处于以条中34号为主的贵农22致病类群占优势阶段。对感染中四的新致病菌系ZS进行持续监测是今后一段时期甘肃省小麦条锈菌变异研究的重点。小麦抗条锈育种应以兼抗条中34号、条中32号为主,兼顾贵农22其他类型及中四新菌系。
贾秋珍曹世勤王晓明曹世勤王晓明黄瑾孙振宇李青青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