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代成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胰腺
  • 5篇胰腺炎
  • 5篇腺炎
  • 5篇急性胰腺炎
  • 5篇白细胞介素
  • 5篇白细胞介素1...
  • 4篇白细胞介素1...
  • 3篇肠屏障
  • 3篇肠屏障功能
  • 2篇休克
  • 2篇血清
  • 2篇血性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失血性休克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清IL-1...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篇张代成
  • 5篇王先坤
  • 5篇康迎新
  • 5篇詹乐恒
  • 5篇李培武
  • 3篇康博雄
  • 3篇张谦
  • 3篇晏波
  • 3篇王世文
  • 3篇王秉钧
  • 2篇张有成
  • 2篇史继德
  • 1篇耿喜林
  • 1篇马仁军

传媒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甘肃科技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胰腺炎中作用的研究
康迎新王先坤李培武张代成张谦
简要技术说明:该实验分两阶段(动物实验、临床实验)进行。在动物实验中采用动物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探讨了IL-10与IL-18在重症胰腺炎的表达以及与肺损伤之间的关系,随后在临床实验中探讨了它们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动物实验
甲基强的松龙在失血性休克后的肠屏障功能障碍中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失血性休克中,对肠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甲基强的松龙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失血性休克采用股动脉放血制作模型,休克持续2h后回输失血及等量林格氏液复苏;甲基强的松龙组在复苏时静注1次甲基强的松龙50 mg/kg;对照组不行放血处理。各组复苏后2 h,取小肠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制备肠组织匀浆,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检测肠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留取血浆检测D-乳酸水平。结果与失血性休克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处理组小肠组织中ICAM-1及MPO均降低,肠粘膜损伤程度轻,血浆D-乳酸水平也低。结论早期大剂量运用甲基强的松龙,能够抑制失血性休克后肠组织ICAM-1的表达,减轻肠结构的破坏,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史继德康博雄张代成晏波王秉钧马仁军王世文詹乐恒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失血性休克肠屏障功能障碍
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褪黑素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再灌注+溶媒组10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10 mg/kg)组15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20 mg/kg)组15只。观察肠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后肠黏膜损伤程度,测定小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并测定小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运用褪黑素明显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组织中MDA水平的增加,同时褪黑素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OD、CAT的活力升高。组织学显示褪黑素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于缺血—再灌注组,血浆中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溶媒组。褪黑素治疗产生的这种变化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褪黑素通过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明显减轻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
王秉钧晏波康博雄张代成耿喜林王世文詹乐恒
关键词:褪黑素缺血-再灌注肠屏障功能
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组、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组,分别于第1、2、5、10天进行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 10、IL-18的测定,并对第1天IL-18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做相关性分析。结果MAP组与SAP组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初期MAP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清TNF-α、IL-18水平高于MAP组(P<0.01),第1天IL-18水平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r=0.74,P<0.01),与血清IL- 10呈负相关关系(r=-0.58,P≤0.01)。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以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康迎新王先坤李培武张代成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胰腺炎中作用的研究
康迎新王先坤李培武张代成张谦张有成詹乐恒
简要技术说明:本实验分两阶段(动物实验、临床实验)进行。在动物实验中采用动物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探讨了IL-10与IL-18在重症胰腺炎的表达以及与肺损伤之间的关系,随后在临床实验中探讨了它们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
甲泼尼龙对失血性休克后肠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甲泼尼龙对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甲泼尼龙组、对照组。失血性休克采用股动脉放血制做模型,休克持续2h后回输失血及等量林格氏液复苏;甲泼尼龙组在复苏时静注甲泼尼龙50mg/kg一次;对照组不行放血处理。复苏后2h,留取血浆检测D-乳酸水平;取小肠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制备肠组织匀浆测定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失血性休克组肠黏膜结构破坏,血浆D-乳酸显著升高,肠组织匀浆中TNF-α和MDA水平增加。甲泼尼龙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失血性休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甲泼尼龙对失血性休克后的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史继德晏波康博雄张代成王秉钧王世文詹乐恒
关键词:甲泼尼龙失血性休克肠屏障功能
血清IL-18在急性胰腺炎严重性预测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IL-18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预测的价值。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1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分别于第1,2,5,10进行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6、IL-18的测定,并对第1天IL-18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6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MAP组与SAP组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P组各项指标均高于MAP组,第1天IL-18水平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r=0.74,P<0.01;r=0.79,P<0.01)。结论血清IL-18在急性胰腺炎中是一个早期释放的细胞因子,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
康迎新王先坤李培武张代成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康迎新王先坤李培武张代成张谦张有成詹乐恒
简要技术说明:本实验分两阶段(动物实验、临床实验)进行。在动物实验中采用动物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探讨了IL-10与IL-18在重症胰腺炎的表达以及与肺损伤之间的关系,随后在临床实验中探讨了它们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