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作品数:35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建水文庙景观空间序列营造特点探析 被引量:1 2020年 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建水县城内,是一座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庙,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在全国大型文庙中位列前茅。在民国时期的《新纂云南通志》中称其:"规制宏敞,金碧壮丽甲于全滇"。通过对建水文庙的景观空间序列进行调查,从整体格局、景观空间单元构成形式、景观空间序列组织形式及景观空间序列层次4个方面进行分析,探析建水文庙景观空间序列营造特点。 郭羽婷 张云关键词:景观空间 基于图式语言的西双版纳哈尼族村寨坝丙老寨景观语汇图式研究 2022年 西双版纳哈尼族支系是哈尼族代表支系之一,在改造与适应州境内自然地理环境中逐渐将本族原始文化与西双版纳地域性特征相融合,形成西双版纳哈尼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在村寨人文景观当中,使其村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图式语言方法,借助于语言语汇结构的系统性,分析西双版纳坝丙老寨村寨三生空间的景观元素、空间单元、空间组合,总结归纳出元素字图式27种、单元词图式40种、组合词组图式28种,共计语汇图式95种,由此建立了阐述村寨各类景观要素特征与空间结构关系的坝丙老寨语汇图式体系,为进一步分析西双版纳哈尼族村寨景观空间语法结构,绘制并建立其村寨景观完整图式语言体系,探究村寨价值以及保护传承、利用和更新发展举措做好准备。 黄云晖 张云关键词:图式语言 语汇 基于地方特色的古村落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2022年 古村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地方民族风情、文化,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许多古村落已经与现代社会出现极大脱节,对其进行改造势在必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生存特征。相对于被时代而淘汰的古村落,我们应该解决的是根据当地的特色释放其最大的魅力。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出现恰合时宜。旅游是古村落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改造的过程中,应当尽力保留古村落的原貌,在此基础上加入现代的新元素,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王宇晨 张云关键词:古村落 旅游 景观设计 农旅融合背景下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以老房子村为例 2024年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现代化发展迅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作为城市空间中的一个重要斑块,对其保护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很多特色资源突出的边境村落在保护与更新中面临着破旧和废弃空间无人问津,景观面貌和生态资源遭到破坏,景观特色缺失,地域文化淹没等现象。村落如何保护与开发,公共空间如何激活,村落风貌该去该留,乡村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等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农旅融合的视角对边境村落老房子村的活化利用策略进行分析,将农业和旅游业与老房子村景观相融合,以期对其他同类村落具有借鉴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特色村落自身优势,并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需求,从而达到通过合理的保护与更新实现村落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王元元 张云关键词:村落 基于地域性宅园特色的建水县朱家花园景观空间营造 2020年 云南省建水县的朱家花园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因其规模宏大、住宅院落空间多样、花园富有山水诗情画意园林韵味而被誉为"西南边陲大观园"。本文以朱家花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朱家花园进行实测调研,从朱家花园的空间构成元素、空间组合方式及空间序列形成三个方面进行图示分析研究,剖析朱家花园景观空间营造的特点。 闫惠 张云地域性温泉景观规划探讨--以凉城岱海马刨温泉室外区概念性规划为例 凉城岱海温泉位于中国最北部省份内蒙自治区凉城县岱海北侧,未来将发展为集滑雪、旅游、温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温泉度假旅游小镇。本次规划从当地自然的环境、文化背景故事为出发点,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温泉资源,以"康熙御马刨... 张云 逯诗雪 李洁 保天龙关键词:岱海 景观设计 基于空间句法的怒族老姆登村空间形态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我国各民族村落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受不同因素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落空间形态,这些形态又反作用于村落的发展。该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的怒族村落老姆登村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句法模型,并通过分析深度、整合度、可理解度等参数,得出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特点。针对村内物质空间存在的问题,该文结合非物质要素提出三点优化策略,为今后老姆登村与相似类型村落的发展提供参考。 郝孟奇 张云关键词:空间句法 怒族 街巷空间 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中心绿地芳园景观设计 2010年 本文通过对现场的调查分析,结合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的发展需要,对位于校园中心的一块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的绿地进行了景观设计,将该绿地命名为"芳园"。以"天地,生之本"、"无规矩不成方圆"、"缤纷芳香"为主题设计了芳园中的三个主要景观节点,分别是入口景观区,休闲娱乐区和司南广场区。芳园景观设计中将文化与景观结合起来,将学校这个特定场所承载的文化教育精神以具体的景观形式融入到校园生活中,体现教育精神中对自然的尊重。并从学生教师使用的需要去考虑景观设置,体现教育精神中对人性的尊重。通过设计创造出该浓郁的校园文化景观氛围。 张云 彭旭路 樊国盛关键词:中心绿地 景观设计 独龙族聚落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民族聚落的发展,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时代进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基于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选取怒江州独龙江乡的独龙族聚落,探究其分布特征与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独龙族聚落进行核密度分析时,搜索半径10 km最为合理,核密度估计值最大为3.92个/km^(2);独龙族聚落核密度分布全局Moran′s I=0.6823,表现为空间集聚的态势,分析局部自相关发现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HH集聚型和LL集聚型,HL和LH集聚性极少,HH型集聚集中在中部区域,LL型集聚集中在北部区域;空间计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聚落点分布的因素为地形位指数>道路密度>水系密度,地形位指数和道路密度为正相关,水系密度为负相关。证实了独龙族的聚落分布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徐博 张云关键词:独龙族 聚落 民族文化 影响因素 “荒野智慧”下滇南边境热带森林生态保护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云南省南部边境热带森林是生态多样性热点区域和重要生态屏障,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进行优化有着重要生态意义。荒野保护的思想与顺应自然的传统生态智慧哲学高度一致。因此,该文将荒野保护的思想与传统生态智慧相结合,提出“荒野智慧”,构建荒野保护下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模式。采用GeoSOS(geograph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s)-FLUS模型,设置多种发展驱动力因子作为人类扩张约束条件,将荒野程度作为约束条件变量,对云南省南部边境热带森林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多情景模拟,对比分析人工空间扩张在惯性模式与荒野保护模式下的差异,协调人工空间与荒野空间,提出优化布局方案。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纯基于发展惯性的规划布局方案,基于综合发展惯性与荒野保护双重目标的空间布局更符合生态空间保护需求。该研究采用的人工空间与荒野空间协调分析框架可为云南省南部边境热带森林土地利用规划布局优化提供定量决策支撑,并为生态智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徐博 张云关键词:生态智慧 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