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藏
  • 2篇断块
  • 2篇采收率
  • 1篇断层
  • 1篇断块油田
  • 1篇油井
  • 1篇油田
  • 1篇蒸汽驱
  • 1篇三相分离
  • 1篇砂体
  • 1篇砂体识别
  • 1篇剩余油
  • 1篇石油开采
  • 1篇石油开采技术
  • 1篇矢量化井网
  • 1篇特高含水
  • 1篇特高含水油藏
  • 1篇提高采收率
  • 1篇吞吐后期
  • 1篇气液比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6篇张云
  • 2篇王芳
  • 2篇李蕾
  • 1篇李建伟
  • 1篇李强
  • 1篇梁静献
  • 1篇黄庆
  • 1篇王东
  • 1篇刘雄伟
  • 1篇柳春云
  • 1篇蔡洪
  • 1篇黄成
  • 1篇赵习森

传媒

  • 1篇石化技术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非常规油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杂断块油田断层快速精准定位方法研究
2023年
复杂断块油田由于断层极为发育,切割关系复杂,给构造研究带来较大的困难,其储量规模受断层控制.在开发中要合理动用该类油藏,必须精细刻画断层的平面展布特征,为开发井的部署提供依据.根据井型不同,断层类型不同,斜井轨迹沿构造的高低,通过公式法总结了12种模式来精准定位断层在平面上的位置.依靠研究成果,2018—2019年,在WJ油田部署了39口井,累计产油3.25×10~4 t,平均日产油3.5 t,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为该类油藏的动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晓娜杨滔张云陈琦
关键词:复杂断块
泌浅10断块矢量化井网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2021年
古城油田泌浅10断块自1988年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了基础井网、井网加密、热化学辅助吞吐阶段,目前整体单井平均吞吐14.7个周期,已进入高周期热化学辅助吞吐开发后期,日产油水平低仅0.4t/d、开发效益差,继续蒸汽吞吐难以有效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迫在眉睫。参考国内外相似油藏条件区块,蒸汽驱已进入现场实施,并取得一定生产效果。因此本次研究立足于转变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同时考虑到高周期吞吐后期地下"四场"分布的非均质性,优选井网与地下"四场"相适应的矢量化井网形式蒸汽驱与规则井网形式的蒸汽驱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蒸汽驱效果预测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地下"四场"分布特征的矢量化井网蒸汽驱效果较规则井网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幅度大,为泌浅10断块开展蒸汽驱进入现场实施奠定理论依据。
刘士梦胡德鹏黄庆程连文王东王东
关键词:稠油矢量化井网蒸汽驱
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潜力评价及调整对策
2021年
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剩余油的分布更加复杂,开发难度逐年增大。以首次选取综合含水大于98%的特高含水断块油藏为研究对象,选取综合含水和采出程度等指标建立剩余油潜力评价的标准,将剩余油潜力分为四类。通过潜力评价,确定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潜力方向,并进行分类调整对策研究。实施效果表明,在特高含油藏仍然存在低含水剩余油潜力区,具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空间。该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芳张云张云
关键词:特高含水剩余油采收率
高效井下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气液比、高产气量油气井井下气液分离器,是一种高效井下气液分离器,其包括重力式分离器和螺旋式分离器,重力式分离器的上端与螺旋式分离器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高气液...
刘雄伟李建伟黄成蔡洪赵习森柳春云张云梁静献李强
文献传递
超深断溶体油藏低注采比井组注水效果的分级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深断溶体油藏低注采比井组注水效果的分级评价方法,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超深断溶体油藏低注采比井组的生产动态数据,基于所述生产动态数据生成对应的生产曲线;基于所述生产曲线确定注水前后每口...
顾浩张云郑松青宋传真李红凯吴明涛
砂体识别组合方法在侧缘尖灭油藏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赵凹油田泌73-1井区为侧缘尖灭油藏,为了弄清该区的砂体展布特征,部署新井进行效益开发,针对砂体变化速度快,砂体识别、储量动用认识不清等问题,充分利用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开展了单一河道砂体识别及砂体组合方法河道识别。结果表明:1)将储层分为油组、小层、单层、单一河道砂体4级;单一河道砂体纵向边界识别标志主要为泥岩夹层,平面边界识别标志主要为河道间泥岩沉积和砂体厚度差异。2)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横向展布宽度较窄,砂体分布宽度为300~500 m,油砂体分布区间为180~220 m,顺物源方向延伸长度为1 400~1 800 m。应用该研究成果,新部署泌73-6井证实了预测的准确性,对同类油藏砂体展布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芳张云张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