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岭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细胞
  • 1篇利钠
  • 1篇利钠肽
  • 1篇脑钠素
  • 1篇后评
  • 1篇后评估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6

机构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1篇张东岭
  • 1篇贾文军
  • 1篇李松松
  • 1篇刘艳兰
  • 1篇齐新
  • 1篇刘克强

传媒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脑钠素、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在慢性心力衰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F)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血浆脑钠素(BN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CHF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符合2001年ACC/AHA心衰指南中心衰分期标准的95例CHF患者,其中A期21例,B期23例,C期31例,D期20例。抽取同期2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浆BNP、IL-6和IL-10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CHF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2年。因心衰再住院或心血管疾病死亡为终点事件。结果:(1)LVMI异常始见于CHFB期患者,是左室重构中较早出现的指标。(2)血浆BNP水平升高始见于CHFB期患者,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3)随心衰进展(C、D期),血浆IL-6、IL-10水平升高,二者比值下降,血浆BNP水平与IL-6、IL-10呈正相关。(4)Stage分期法能较NYHA分级更好地预测CHF终点事件发生率。(5)COX回归分析提示BNP、IL-6水平为评价CHF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P=0.026)。(6)将Stage分期与BNP水平结合进行危险分层,高危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1)LVMI可以早期预示左室重构。(2)心衰进展的内在机制是炎症反应进行性加重。(3)BNP水平是预测有症状心衰发生和预后的良好指标,BNP和Stage分期相结合危险分层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判断心衰患者预后。
刘克强李松松齐新贾文军刘艳兰张东岭
关键词:利钠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