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巧红

作品数:28 被引量:1,31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病毒
  • 7篇手足
  • 7篇手足口
  • 7篇手足口病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5篇突发公共
  • 5篇突发公共卫生
  • 5篇突发公共卫生...
  • 5篇卫生事件
  • 5篇公共卫生
  • 5篇公共卫生事件
  • 4篇疫情
  • 4篇诺如病毒
  • 4篇染病
  • 4篇流感
  • 4篇病毒感染
  • 4篇病例
  • 4篇肠道
  • 4篇肠道病毒

机构

  • 23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甘肃省疾病预...
  • 3篇云南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辽宁省疾病预...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吉林省疾病预...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 2篇邵阳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8篇廖巧红
  • 11篇余宏杰
  • 7篇常昭瑞
  • 6篇刘凤凤
  • 5篇冉陆
  • 5篇冯录召
  • 5篇郑亚明
  • 5篇李中杰
  • 5篇罗莉
  • 4篇郑建东
  • 4篇邢薇佳
  • 4篇聂绍发
  • 3篇周蕾
  • 3篇彭质斌
  • 3篇周航
  • 2篇倪大新
  • 2篇向妮娟
  • 2篇冯子健
  • 2篇赖圣杰
  • 2篇魏晟

传媒

  • 9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分析能力现状调查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分析“提高预警决策分析能力试点研究”试点省-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分析能力的现状,为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对湖北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分析的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其工作现状、人员状况、监测的内容和报告管理方式、监测数据的利用情况、提高决策分析能力的途径等内容。结果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资料的内容未整合、资料质量和管理尚可,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足,难以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的工作。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能完成监测系统的报告任务,基本不具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测、预警的能力。结论应当对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分级培训,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应各有侧重。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更新,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
魏晟廖巧红聂绍发罗利群胡淑华
关键词:预警疾病监测
中国6月龄至5岁以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直接医疗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分析中国6月龄至5岁以下实验室确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症病例)的直接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6月龄至5岁以下的重症病例进行抽样。根据全国实验室确诊重症病例中3种病原学结果的构成比[肠道病毒A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OEV)分别占60%、4%和36%]分配病例,并将中国内地划分成7个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华东、华南)进行抽样,收集重症病例患病期间并发症情况及直接医疗费用。排除具有基础疾病患者,以及不能清楚回忆主要诊断信息的患者后,共685例纳入直接医疗费用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并发症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差异;采用Bootstrap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症病例直接医疗费用的因素。结果685例重症病例中男性456例(66.6%),女性229例(33.4%),直接医疗费用P50(R25P75)为14250(10301,20600)元。并发呼吸道感染者为127例(18.5%),无菌性脑膜炎者为38例(5.5%),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者为378例(55.2%),心肌炎者为53例(7.7%),肺出血/肺水肿者为39例(5.7%),心肺衰竭者为50例(7.3%),其直接医疗费用只。(P25,P75)分别为12360(7313,16480)、13803(9064,19930)、14438(11000,20015)、14800(8500,21218)、20600(12500,31130)和20043(12772,28840)元(H=17.70,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华中地区的重症病例直接医疗费用比东北地区高7881(95%CI:3814~11949)元;OEV相关重症病例直接医疗费用比EV-A71低1987(95%CI:206~3769)元;病程≥21d的重症病例直接医疗费用比≤5d者高20480(95%CI:10985~29974)元;并发肺水肿,肺�
郑亚明杨娟廖巧红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并发症
肠道病毒68型特征及其近期在美国流行概况
2015年
中国CDC自媒体获悉,2014年8月份以来,美国连续报道因严重呼吸道疾病就诊和入院的患儿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加,实验室确诊为肠道病毒68型(enterovirus 68,EV68)所引起.为进一步了解EV68特征、近期在美国的流行概况,以及我国既往的相关报道,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组织人员重点查阅了美国CDC官方网页,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形成专题报告,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常昭瑞刘凤凤李中杰王丽萍曾令佳廖巧红邢薇佳余宏杰
关键词:美国CDC肠道病毒呼吸道疾病实验室确诊传染病
护士采集微生物培养标本的调查及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护士对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认知程度,探讨影响标本正确采集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104名临床护士中,90.38%采取询问检验科,80.77%采取同行沟通以解决在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上遇到的问题;94.2%认为非常有必要相关继续教育培训;内科病房、ICU护士对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掌握情况高于外科护士。结论护士对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的认知程度不足,对护士进行有关标本采集的规范化培训迫在眉睫。
陈宝勤傅建国廖巧红
关键词:护士微生物培养标本
我国2015-2016年哨点监测手足口病病原学和并发症分析被引量:38
2019年
目的分析2015-2016年我国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系统的手足口病特征,探讨建立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的可行性、优势及不足。方法数据来源于11个国家级哨点监测点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描述手足口病的病原特征、代表性和重症病例并发症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足口病哨点监测样本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4 783例手足口病病例样本,其中轻症病例3 390例,重症病例1 390例,死亡3例。肠道病毒(EV)阳性率为81.43%(3 895/4 783),轻症病例优势血清型为其他EV(52.68%,1 482/2 813),重症病例优势血清型为EV71(65.31%,706/1 081)。哨点监测显示的优势血清型与同时期现有监测血清型基本一致。其他EV所致病例中低年龄组儿童所占比例高于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χ^2=130.1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样本阳性率高与男性、高发月份病例、儿童医院病例、样本为粪便、及时采样有关。不同类型样本阳性率均呈现随发病-采样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趋势(粪便趋势χ^2=14.47,P<0.001;咽拭子趋势χ^2=31.99,P<0.001;肛拭子趋势χ^2=24.26,P<0.001)。无菌性脑膜炎、非脑干脑炎、脑干脑炎为重症病例最常见的3种并发症,EV71和其他EV所致重症病例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哨点监测发现性别、发病月份、接诊医院类别、标本类型、采样及时性是影响手足口病样本阳性率的5个独立影响因素。哨点监测可以收集这些影响因素以提升监测质量。设立手足口病国家级哨点监测在我国是可行的。
张钟郑亚明郑亚明姜黎黎嵇红陈国平罗平潘静静魏雷雷魏雷雷霍达缪梓萍邹晓妮陈建华廖巧红
关键词: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病原学阳性率并发症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急能力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湖北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73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虽然较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暴发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人员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仍普遍较低,尤其是对疾病监测数据的利用、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急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单位(OR=3.610)、文化程度(OR=2.685)、所学专业(OR=2.903)、从事业务(OR=2.069)、培训时间(OR=2.156)及培训层次(OR=4.122)。结论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应急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改变人员配置,开展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实力。
王重建魏晟刘建平廖巧红何晶晶刘丽朱桂宝聂绍发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因素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被引量:197
2015年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我国一直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进行报告管理。
廖巧红冉陆靳淼崔生辉袁俊马会来班海群孙立梅罗莉刘娜段招军余宏杰
关键词:诺如病毒
2015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聚类分析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 分析2015年全国伤寒、副伤寒监测数据,掌握其流行特征,探索高发省份疫情聚集区域。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年全国伤寒、副伤寒被动监测个案数据,计算分年龄组发病率,描述其发病季节性、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应用回顾性时空扫描分析方法对高发地区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结果 2015年全国共报告伤寒8 850例(发病率为0.65/10万),副伤寒2 794例(发病率为0.21/10万)。伤寒、副伤寒全年均有发病,高发季节为5-10月;职业分布以农民(39.68%)、儿童(15.89%)和学生(12.01%)为主;〈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57/10万和0.69/10万。对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和广东5个高发省份回顾性时空扫描分析发现,一类和二类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各省边界邻近县(区),邻省边界县(区)病例聚集。结论 2015年我国伤寒、副伤寒总体呈低发流行态势,以局部地区流行为主,高发省份之间可能存在跨地区传播,是发病聚集区域明显的主要原因。
刘凤凤赵善露陈琦常昭瑞张静郑亚明罗莉冉陆廖巧红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分析:基于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试点数据被引量:48
2017年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患病情况、病原构成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试点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1 489例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进行研究,对基本信息、就诊及治疗情况、临床严重程度及病原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多项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重症病例治疗结果的危险因素。结果 1 489例重症病例中有7例死亡病例。960例(72.9%)年龄〈3岁,937例(62.9%)为男性,病例大部分居住于农村(63.9%)。494例(33.2%)患者首次就诊时选择村级和乡镇级机构。重症病例的发病-就诊、发病-诊断为手足口病和发病-重症诊断的时间间隔分别为0(0~1) d、1(0~2) d和2(1~4) d。并发症有无菌性脑膜炎(51.9%,773例)、非脑干脑炎(25.3%,377例)、脑干脑炎(17.5%,260例)、脑脊髓炎(0.4%,6例)、急性弛缓性麻痹(0.1%,1例)、肺水肿/肺出血(0.3%,4例)和心肺功能衰竭(4.6%,68例)。1 217例纳入病原分析的重症及死亡病例的病原构成依次为肠道病毒(EV)71(52.8%,642例)、其他肠道病毒(21.5%,261例)、柯萨奇病毒(Cox) A16(3.0%,36例)、EV71和Cox A16合并感染(0.1%,1例)。并发症(Z=3.15,P=0.002)和发病-重症诊断的时间(Z=3.95,P〈0.001)为治疗结果的危险因素。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农村男童为主,并发症以无菌性脑膜炎、非脑干脑炎和脑干脑炎为主。EV71是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重要病原构成。确诊的及时性以及并发症类型对于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郑亚明常昭瑞姜黎黎嵇红陈国平罗平潘静静田晓灵魏雷雷霍达缪梓萍邹晓妮陈建华廖巧红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
中国27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门诊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2
2015年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在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173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58家网络实验室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并分析2009-2013年不同地区、人群以及时间的诺如病毒检出率。结果 在34 031名腹泻监测病例中,有11.6%的病例检出诺如病毒。其中6~23月龄儿童和〉45岁人群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3.7%和12.4%。一年中以秋、冬季检出率较高;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诺如病毒在冬季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7%和11.6%;而亚热带地区,以秋季检出率最高(14.3%)。诺如病毒检出的主要型别为GⅡ组(89.9%)。结论 诺如病毒对我国各年龄组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儿童和中老年门诊腹泻病例中较为常见,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且不同气候带地区的流行高峰存在差异。
余建兴赖圣杰王鑫廖巧红冯录召冉陆许文波邱燕子张子科黎孟枫吴建国刘玮袁正宏陈瑜赵世文王新华赵卓余宏杰景怀琦李中杰杨维中
关键词:诺如病毒腹泻病哨点监测基因分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