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新路 作品数:92 被引量:160 H指数:6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联合贝前列素钠与短期他克莫司应用预防大鼠移植肾脏急性排斥反应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贝前列素钠与短期他克莫司预防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ACI、Lewis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受体大鼠26只按不同处理分为4组:A组,对照组(N=6);B组,贝前列素钠组(N... 尚文俊 丰贵文 李金锋 庞新路 刘磊 丰永花 谢红昌 张水军西罗莫司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老年亲属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减退的疗效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老年亲属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病理检查证实为CNI药物肾毒性(11例)和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13例)并出现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24例老年亲属供肾肾移植受者,将原有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CsA)或他克莫司(FK506)+麦考酚吗乙酯(MMF)+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调整为西罗莫司+MMF+激素,观察用西罗莫司替代CNI后受者的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药物替换后1、3、6个月受者血清肌酐(Scr)水平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出现CNI药物肾毒性的受者药物转换前及转换后1、3、6个月Scr分别为(190±27)μmol/L、(166±32)μmol/L、(145±46)μmol/L和(110±56)μmol/L,与替换前比较,替换后1、3、6个月受者Scr水平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出现CAN的受者药物替换前及替换后1、3、6个月Scr水平分别为(175±43)μmol/L、(171±38)μmol/L、(180±40)μmol/L和(185±62)μmol/L,替换后1、3、6个月患者Scr水平和替换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硬化率〈30%的10例受者中有6例Scr水平较替换前下降25%;硬化率30%~50%的3例受者中,仅1例Scr水平较替换前下降25%,余2例肾功能无改善。替换治疗期间所有受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及肺部感染,人、肾存活均率为100%。结论西罗莫司替换CNI治疗肾毒性效果良好,治疗CAN欠佳,其疗效主要取决于开始替换治疗的早晚和肾小球硬化程度。 丰贵文 李金锋 王跃 庞新路 尚文俊 刘磊关键词:西罗莫司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埃索美拉唑预防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预防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肾移植术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组(76例)和雷尼替丁组(46例),术后分别应用埃索美拉唑、雷尼替丁预防胃肠道并发症,观察2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及埃索美拉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术后第1,2,3,4周相同时间点同一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低于雷尼替丁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低于雷尼替丁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患者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雷尼替丁组患者1例出现皮疹,1例发生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结论:埃索美拉唑能够降低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胃肠道出血,不良反应轻,是预防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有效的质子泵抑制剂。 刘磊 王跃 丰贵文 庞新路 尚文俊关键词:肾移植 埃索美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274例经验分享 目的 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8 月至2015 年6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的274 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供者152 例,其中男性124 例,女性2... 丰贵文 李金锋 尚文俊 庞新路 刘磊 谢红昌 丰永花冷冻保存后成人胰岛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的共培养 2005年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对冷冻保存后的胰岛细胞的支持和保护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后的成人胰岛细胞经冷冻保存1 mo后分为 SIS组和对照组,在RPMI-1640培养液培养1 wk后分别测定两组的胰岛细胞回收率,观察胰岛细胞形态并进行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结果:SIS组胰岛细胞回收率为90.5±1.8%,较游离组62.7± 3.6%显著提高(P<0.05),胰岛形态较对照组完整.在高糖刺激下,SIS组胰岛素分泌量较游离组增高(25.8±1.7 mU/L vs 14.6±1.3 mU/L,P<0.05).在含有茶碱的高糖溶液中,微囊组的刺激指数为游离组的3倍.结论:SIS作为一种天然的细胞外基质材料,可显著提高胰岛细胞冷冻保存后的回收率,并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 侯军 薛武军 冯新顺 田小辉 庞新路 藤焱关键词:冷冻保存 胰岛功能 小肠黏膜下层 DCE-MRI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前列腺MRI、DCE-MRI扫描的7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MRI扫描后3个月内行病理穿刺活检,并以此为标准评估DCE-MRI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分析病理确诊良恶性病变患者的DCE-MRI图像特点,比较其DCE参数[对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对比剂回流速率常数(Kep)、细胞外间隙分数(Ve)、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最大强化率(Rmax)]差异。结果病理活检确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5例,前列腺癌(PCa)27例;DCE-MRI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89%、86.67%和87.50%;PCa患者Ktrans、Kep、SImax、Rmax均高于BPH患者,Tmax则低于BPH患者(P<0.05);两类患者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和PCa患者的DCE-MRI扫描图像和常用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DCE-MRI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较高。 刘磊 庞新路 尚文俊 王志刚 谢红昌 丰永花 丰贵文 赵香甜关键词:DCE-MRI 前列腺 BPH 15例预存供者特异性抗体阳性肾移植的临床特征 2023年 目的:临床上预存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患者术后易发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术后发生并发症和移植失败的风险相对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DSA阳性肾移植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术前预处理在DSA阳性肾移植中的作用与安全性,为临床DSA阳性肾移植提供单中心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的15例DSA阳性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来源(organ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肾移植受者,其中3例在术前未作脱敏治疗(DCD未处理组,n=3),5例受者在术前使用利妥昔单抗作脱敏治疗(DCD预处理组,n=5);其余7例为亲属活体供者(living related donors,LRD)肾移植受者,术前接受利妥昔单抗和血浆置换脱敏治疗(LRD预处理组,n=7)。收集受者肾功能,DSA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3年及5年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等,并比较3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5例受者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与DSA均为阳性,均使用甲强龙+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诱导治疗后行肾移植术。DCD未处理组术后均发生DSA水平反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renal graft function,DGF)与排斥反应,通过联合治疗后患者的DSA水平降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DCD预处理组均未发生抗体反弹,1例受者出现DGF,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余4例受者均于术后2周内肾功能恢复至正常;LRD预处理组中2例发生DSA水平反弹,1例出现排斥反应,经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至正常,DSA维持在低水平。DCD未处理组患者DGF、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高于DCD预处理组和LRD预处理组;术后血尿、蛋白尿、细菌真菌感染发生率及BK病毒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15例受者中,11例随访1年以上,6例3年以上,1例5年以上,受者 樊红召 刘佳 孙佳佳 王军祥 庞新路 尚文俊 丰贵文 李金锋关键词:肾移植 脱敏治疗 肾移植后的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肾移植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防治尤为重要。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86例肾移植患者,对发生肾移植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移植前透析方式及透析时间、移植后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时间、患者体质量变化、血脂改变及出现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与结论:486例患者中45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2.7个月,共有4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发病率为0.8%,平均发病时间为8.25个月。肾移植后股骨头坏死患者移植后前5d平均静脉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707.50±154.45)mg,肾移植后第1个月平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617.50±180.76)mg。4例均为血液透析患者,肾移植后血脂及体质量增加,明确诊断后均减量并停用激素,并应用活血药物及内科保守治疗,3例好转,余1例为新近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提示激素的应用是肾移植后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发病后停用激素,并给予活血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王晓勃 王跃 丰贵文 李金锋 尚文俊 庞新路关键词:器官移植 肾移植 股骨头坏死 免疫抑制剂 遗传易感性 低体重小儿亲属活体肾移植探讨 被引量:2 2010年 肾移植是尿毒症儿童的最佳治疗手段,但尿毒症患儿生长发育不良,术前状况较差,特别是年龄小于8岁的小儿,体重远低于正常儿童,术前常合并心衰、肺部感染等,手术风险增加。与尸体供肾相比,小儿亲属肾移植供肾血管短,操作空间小,要求更高的血管吻合技术,目前国内活体供肾小儿肾移植开展较少。我们为2例年龄分别为4岁(10.7kg)及8岁(17.5kg)的低体重小儿成功实施了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尚文俊 丰贵文 王家祥 王跃 庞新路 王长希 刘磊 李金峰关键词:亲属活体肾移植 低体重小儿 血管吻合技术 正常儿童 亲属肾移植 发育不良 供肾合并囊肿的亲属肾移植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供肾合并囊肿对亲属肾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1月—2011年6月28例供肾合并囊肿的亲属肾移植临床资料。结果:供者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44~64岁,平均年龄52.5岁,其中≥60岁6例;受者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6.4岁。肾移植受者分别在术后7 d、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血肌酐;门诊彩超检查随访受者囊肿变化。术前彩超及CT检查发现供肾单纯性肾囊肿27例,肾盂旁囊肿1例;单纯性肾囊肿按囊肿位置又分为周围型肾囊肿20例,中心型肾囊肿7例;囊肿直径4~40 mm,平均直径23 mm。供者28例均采用开放术式取肾,所有供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肾移植手术中,开放血管后对20例周围型肾囊肿及1例肾盂旁囊肿行囊肿去顶减压,对7例中心型肾囊肿术中未处理。28例受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个月。术后7 d、1个月、6个月、12个月血肌酐分别为(148±42)μmol/L、(118±54)μmol/L、(105±39)μmol/L和(110±45)μmol/L;彩超检查随访发现囊肿去顶减压后均未复发,7例中心型肾囊肿随访未见囊肿增大。结论:供肾合并囊肿不应作为供者禁忌。 李金锋 丰贵文 王跃 庞新路 尚文俊 刘磊 丰永花关键词:肾移植 亲属活体供者 肾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