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育勋
- 作品数:38 被引量:45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造山带变质作用PTt轨迹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被引量:1
- 1994年
- 目前的造山带变质作用PTt轨迹热模拟研究仍受变质作用程度由深度控制的传统观念的制约,其主要假定条件没有很好地反映造山带变质作用客观的和本质的特征,因而亦无法反映造山作用的真实过程和造山带变质作用的地质动因。造山带变质作用研究应朝着变质作用与构造变形作用、花岗岩化作用等多种地质作用综合研究、时间演化过程与三维空间变化特点有机结合、造山带变质作用时空演化特点与地幔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统一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
- 庄育勋
- 关键词:造山带变质作用PTT轨迹热模拟
- 大别山菖蒲—碧溪岭地区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岩和有关岩石的岩石类型及其原岩性质被引量:27
- 2002年
- 安徽岳西菖蒲—碧溪岭地区出露两条北北西向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西带由土桥冲至菖蒲水电站,该带由层状硬玉石英岩类、大理岩及少量的石英深色榴辉岩以及浅色榴辉岩等组成;东带由小南山岭至碧溪岭,主要由层状的浅色榴辉岩系列和层状深色榴辉岩系列岩石组成。该区发育的层状浅色榴辉岩和层状的深色榴辉岩两种榴辉岩在岩石组合、矿物组合、矿物成分等方面有明显差别。浅色榴辉岩一般由硬玉质绿辉石(Jd 65~45)、+镁铝以及钙铝端元成分(Pyr+Gro,60±)的石榴子石+蓝晶石±多硅白云母±石英及次生的角闪石、绿帘石组成。其中夹有硬玉质绿辉石石英岩、富蓝晶石岩石、石榴子石岩和硬玉石榴白云片岩等岩石薄层。深色榴辉岩由绿辉石(Jd20~50)±富铁铝端元的石榴子石(Alm 50~60)+金红石±石英及次生的角闪石等组成。石英深色榴辉岩由绿辉石(Jd 40~45)+镁铝端元的石榴子石(Pyr 10~30)+石英+金红石及次生的角闪石、长石组成。深色榴辉岩与石榴橄榄岩分布上紧密相随。浅色榴辉岩的原岩为基性凝灰质沉积岩,相伴随的硬玉石英岩、硬玉岩、白云片岩的原岩大致分别为粉砂岩、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深色榴辉岩为基性凝灰质熔岩。大理岩的原岩为灰岩。同时,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变质作用条件下。
- 程裕淇庄育勋高天山简平
- 关键词:岩石类型原岩性质超高压变质岩石榴子石绿辉石
- 泰山地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与陆壳演化被引量:53
- 1997年
-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工作,建立了鲁西泰山地区地质演化框架:晚太古代早期表壳岩形成(2840~2820Ma);晚太古代早期望府山期英云闪长岩侵位和高角闪岩相变质变形改造(>2700Ma);晚太古代晚期绿岩建造形成和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变形改造(2700~2600Ma);晚太古代晚期大众桥期基性-中酸性岩侵位(2560~2530Ma);晚太古代晚期傲徕山期二长花岗岩侵位(2560~2514Ma);早元古代初期中天门期中性-中酸性岩侵位(2519~2490Ma);早元古代初期摩天岭期二长花岗岩侵位(2490Ma)和早元古代晚期红门期辉绿岩侵位(2100~1800Ma)。晚太古代早期变质表壳岩和望府山期英云闪长岩在高角闪岩相变质和强烈的变形作用改造下,形成北东向展布的似层状岩系,此阶段称为晚太古代早期阜平期前绿岩陆壳形成和改造阶段(>2700Ma);晚太古代晚期绿岩建造,大众桥期、傲徕山期深成侵入岩系呈北西向展布,且经历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和塑性、韧性变形作用改造,此阶段称为晚太古代晚期陆壳增生和克拉通化阶段(2700~2500±20Ma);在早元古代深成侵入岩系沿北西向?
- 庄育勋王新社徐洪林任志康张富中张锡明
- 关键词:早前寒武纪地层地质事件陆壳演化
- 安徽碧溪岭地区超高压变质地质演化——1∶10000填图初步总结被引量:9
- 2000年
- 通过对大别山碧溪岭地区1∶10000地质填图,基本查明了区内地质体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演化历史。该区的UHP变质岩系主要由浅色榴辉岩系、深色(基性)榴辉岩系及(石榴)斜长片麻岩系列组成,其原岩相当于一套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未受UHP变质的花岗质岩石主要为片麻状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与UHP变质岩系呈构造拼置关系,其原岩可能为花岗闪长斑岩经不同程度的糜棱岩化改造,再经深熔-交代作用形成。地质演化事件可概括为:在中-晚元古代一套火山-沉积表壳岩岩系经再循环作用被带到上地幔-下地壳,经历UHP变质作用;随后在7亿年左右,花岗闪长斑岩侵位,并在后期的大规模韧性剪切作用下与超高压变质岩构造拼置在一起;在印支期发生深熔交代作用,形成半原地型的花岗岩系,并上升到地壳浅部。
- 庄育勋高天山汤加富
- 关键词:地质演化
- 鲁西孟家屯一种细粒斜长角闪岩的锆石SHRIMP年代学被引量:22
- 2005年
- 在对鲁西孟家屯地区一种细粒斜长角闪岩变质侵入体的矿物岩相学和锆石微区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锆石离子探针测定获得了2 604±11Ma的变质作用年龄.结合孟家屯岩组的年龄资料和鲁西地区的岩浆活动时代特征,认为鲁西地区在2.65~2.6 Ga时期是一个强烈的构造活动时期,与同时期华北地台其他地区的构造活动有很大的差异,具有其独特的地质演化历史.
- 杜利林庄育勋杨崇辉万渝生王新社
- 关键词:年代学华北地台SHRIMP年代学斜长角闪岩锆石
- 1999—2000年度全国区域地质调查总结被引量:2
- 2001年
- 刘凤山庄育勋
-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古生物
- 造山带变质作用PTst演化及造山带隆起模式——以中国阿尔泰造山带为例
- 庄育勋
- 关键词:褶皱带地球化学演化变质相岩组学PTT轨迹
- 粤西云炉紫苏花岗岩及其麻粒岩包体的主要特点和成因讨论被引量:38
- 1994年
- 云炉含有麻粒岩包体的紫苏花岗岩出露于粤西云开大山加里东造山带。这种紫苏花岗岩是麻粒岩在水不饱和的条件下发生深熔作用的结果.结晶温度在800℃以上,氧逸度(fo2)和水逸度(fH2O)分别为1.013×108.6Pa和45.4MPa,定位深度约17km,单颗粒锆石U-Ph同位素年龄为450±10Ma。岩体中的麻粒岩包体来自紫苏花岗岩源区.反映源区的变质条件为P=0.6~0.69GP8,T=807~836°aH2o=0.27。
- 陈斌庄育勋
- 关键词:紫苏花岗岩麻粒岩矿物包体
- 多参数城市地质调查与技术方法创新
- 翟刚毅方正程光华刘聪龚日祥王家兵卫万顺庄文明杨祝良毛晓长何中发赵建康庄育勋刘修国胡健民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随之引发的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灾害频发、生态失调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城市安全,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2003年以来,国土资源部与地方政府合作,投入近5亿元,在东部三大城市群启动了北京、...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面沉降防治
- 递增变质作用若干问题评述被引量:4
- 1994年
- 递增变质作用以沿造山带中区域热动力异常中心发育递增变质带和热穹隆为特征。变质作用时间上的演化与其在空间上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在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所反映的变质作用热动力时空演化过程和机制以及变质作用的根本原因等,是变质地质学的基本问题。递增变质作用在时间上的演化与其空间上的变化是有机统一的过程。建立变质作用时空框架,客观地揭示变质作用时空演化规律和造山过程,是递增变质作用研究的必然趋势。在许多情况下,变质作用温度受深部热异常供给的控制,而与岩层埋深及平均地热梯度无必然的联系。
- 庄育勋
- 关键词:温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