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爱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1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洋川芎内酯A和洋川芎内酯I的降解产物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考察影响洋川芎内酯A和洋川芎内酯I稳定性的因素,分离和鉴定其室温自然光照条件下放置2个月后的降解产物,并推测其可能降解途径。方法半制备HPLC分离制备降解产物,UV、MS和NMR鉴定结构。结果氧是影响洋川芎内酯A和洋川芎内酯I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室温自然光照2个月后,洋川芎内酯A通过脱氢反应完全转化为丁基苯酞;洋川芎内酯I通过异构化反应部分转化为其同分异构体(E)-6,7-反式-双羟基藁本内酯。结论洋川芎内酯A和洋川芎内酯I要尽量保存在低温、避光和无氧环境中,以保持其稳定性。
- 左爱华王莉肖红斌
- 关键词:川芎洋川芎内酯I降解产物丁基苯酞
- 藁本内酯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9
- 2012年
- 藁本内酯在川芎、当归等伞形科植物中含量较高,在1%左右,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并具有多种与药效相关的药理活性。目前藁本内酯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对其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化合物。文中就近年来藁本内酯在神经保护、舒张血管、抗癌抗肿瘤、镇痛消炎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以及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藁本内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 左爱华王莉肖红斌
- 关键词:藁本内酯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 一种朝藿定C化学对照品的分离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朝藿定C化学对照品的分离制备方法。以含量为10%-50%的淫羊藿苷提取物为原料,经初步柱分离,以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为主要分离手段,通过两步高效液相制备,提取液直接减压浓缩至干即可获得纯度大于98%的朝藿定C...
- 肖红斌王莉左爱华
- 文献传递
- 川芎吸收入脑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对大鼠灌胃川芎提取物后的吸收入脑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UPLC-Q-TOF-MS对给药脑组织和空白脑组织进行分析,分析总离子流图寻找差异峰,然后根据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等鉴定差异峰。结果:川芎提取物给药后,发现3个化合物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鉴定为洋川芎内酯I,A和藁本内酯。结论:本研究将有助于川芎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
- 左爱华程孟春王莉肖红斌
- 关键词:川芎脑组织化学成分
- Z-藁本内酯降解产物的UPCL-QTOF-MS和NMR结构鉴定(英文)被引量:15
- 2013年
- Z-藁本内酯是中药川芎中主要的苯酞类化合物,具有神经保护、抗炎、抗增值及扩张血管等多种药理作用。但Z-藁本内酯在自然条件不稳定且易于降解,限制其研究和应用。本文采用HPLC-UV、UPLC-QTOF-MS和NMR对Z-藁本内酯室温自然光照下的降解行为及降解产物进行考察和鉴定,Z-藁本内酯完全降解后生成5个降解产物,2个降解产物通过与对照品对比确定为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H,2个降解产物采用半制备HPLC分离后进行1H和13CNMR解析,确定其结构为(E)-6,7-反式-双羟基藁本内酯和(Z)-6,7-环氧藁本内酯。最后推测了Z-藁本内酯的降解途径,氧化、水解和异构化是主要的降解反应。
- 左爱华程孟春卓荣杰王莉肖红斌
- 关键词:降解产物
- 一种朝藿定C化学对照品的分离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朝藿定C化学对照品的分离制备方法。以含量为10%-50%的淫羊藿苷提取物为原料,经初步柱分离,以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为主要分离手段,通过两步高效液相制备,提取液直接减压浓缩至干即可获得纯度大于98%的朝藿定C...
- 肖红斌王莉左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