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高亮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酸刺激联合咽部NMES治疗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观察酸刺激联合咽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SD)患者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24例脑卒中后S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咽部NMES治疗,研究组采取酸刺激联合咽部NMES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实验结果、吞咽障碍造影量表(VDS)评分、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脑血流[大脑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呼吸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呼吸频率(BF)]。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6%高于对照组的83.87%(P<0.05);研究组治疗后洼田饮水分级分布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VDS、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Vs、Vm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VC、MVV高于对照组,BF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刺激联合咽部NMES治疗脑卒中后SD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吞咽功能、呼吸功能,增加脑血流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杨嫚崔高亮田玉红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功能
- 颈部牵伸手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一种颈部牵伸手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一种手法治疗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的鼻塞、喷嚏、鼻痒、流涕及RQLQ评分,并评估观察组首次治疗前后的鼻塞VA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喷嚏、鼻痒、流涕、鼻塞及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鼻塞、喷嚏、鼻痒、流涕及RQL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手法治疗后患者的鼻塞VAS评分较首次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具有即刻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手法治疗即刻效果明显,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崔高亮杨嫚朱运华徐书华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鼻塞手法治疗
- 脉冲电磁场对脑卒中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PEMFS)对脑卒中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脑卒中后男性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和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EMFS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骨密度、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股骨颈、大转子以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值均较组内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分别为(0.802±0.107)g/cm2和(0.670±0.112)g/cm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ALP、PINP、β-CTx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ALP、PINP、β-CTx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和口服碳酸钙D3片的基础上增加PEMFS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形成,减少其骨吸收,提高其骨密度。
- 喻澜崔高亮徐群郭铁成
-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骨代谢骨密度
- 与帕金森病相关的临床误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与帕金森病相关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提高帕金森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利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运动障碍疾病数据库筛选出26例误诊患者,结合国内外的参考文献以系统回顾的方法分析疾病误诊原因。结果特发性震颤、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脑血管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多系统萎缩等疾病易与帕金森病相混淆。结论病史采集不详细、体格检查不仔细、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查或缺少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对PD认识不足等因素与帕金森病相关误诊有关。
- 崔高亮石正洪
- 关键词:帕金森病误诊
- 一种神经康复训练辅助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康复训练辅助器,包括训练椅、转板、限位板和支撑板;转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训练椅的右端,且训练椅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板,并且支撑板的上端和转板的右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板;还包括:升降杆,滑动连接在所述...
- 崔高亮程立彭辉田玉红
- 脑卒中患者躯干上部异常姿势与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脑卒中患者常合并头前倾和胸椎后凸等异常姿势,通过颅颈角和上胸椎角测量,观察其与肩痛是否有相关性。 方法 将10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肩痛组和对照组,肩痛组为脑卒中合并有肩峰撞击综合征且有肩痛症状的患者,对照组为物理检查阴性且无肩痛的脑卒中患者。通过坐位下矢状位头颈部及上胸部照片,分别进行颅颈角和上胸椎角测量,比较两组之间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肩痛组患者颅颈角较对照组小,上胸椎角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raman相关性分析,颅颈角与肩痛呈负相关(r=-0.29,P=0.04),上胸椎角与肩痛呈正相关(r=0.58,P〈0.01)。 结论 颅颈角及上胸椎角度可作为脑卒中后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一个预测因子,脑卒中患者合并有头前倾及胸椎后凸时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 崔高亮田玉红
- 关键词:胸椎后凸肩峰撞击综合征
- 综合康复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康复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量表(FMA)、徒手肌力检查法(MMT)及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卡氏(KPS)评分评定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结果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MMT和BI评分均高于本组康复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MA、MMT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KPS评分分别为(61.9±5.8)分、(55.0±5.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4±7.2)分、(41.5±6.6)分(P﹤0.01)。结论综合康复有助于提高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
- 彭辉崔高亮李源
- 关键词:综合康复脑胶质瘤肢体功能
- 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腰腹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腰腹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2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及对照组(61例)。对照组接受腰背肌训练,观察组接受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腰腹部核心肌力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腰背肌群肌力、炎症因子、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80.33%(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右侧屈、左侧屈、右旋、左旋、后伸及前屈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P物质(SP)及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腰腹部核心肌力训练能提高LDH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腰椎功能及腰腹部肌群肌力恢复,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疼痛情况。
- 崔高亮程立彭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效果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3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还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经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有了明显降低。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刘桂花崔高亮朱瑞雪
-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 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另加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经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有了显著降低。结论:立体动态干扰电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显著作用,可以提高疗效。
- 崔高亮程立刘桂花
- 关键词:立体动态干扰电脑卒中肩-手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