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钧

作品数:260 被引量:2,272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5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6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01篇小麦
  • 105篇基因
  • 28篇大麦
  • 26篇转基因
  • 26篇春化
  • 24篇冬小麦
  • 24篇籽粒
  • 23篇小麦品种
  • 20篇克隆
  • 20篇反义TRXS...
  • 18篇蛋白
  • 18篇胁迫
  • 18篇发芽
  • 17篇种子
  • 16篇淀粉
  • 15篇酶活性
  • 15篇基因克隆
  • 15篇TRXS基因
  • 14篇高产
  • 13篇普通小麦

机构

  • 227篇河南农业大学
  • 33篇山西农业大学
  • 10篇安徽农业大学
  • 8篇河南省农业科...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郑州师范高等...
  • 3篇山西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财经政法...
  • 2篇英国威尔士大...
  • 2篇山西腾达种业...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西省科学院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作者

  • 260篇尹钧
  • 80篇任江萍
  • 62篇李永春
  • 59篇李磊
  • 44篇牛洪斌
  • 35篇卫丽
  • 31篇王翔
  • 29篇李巧云
  • 27篇刘万代
  • 26篇周苏玫
  • 22篇孟凡荣
  • 22篇王新国
  • 19篇苗果园
  • 15篇李金才
  • 11篇邓德芝
  • 10篇牛吉山
  • 9篇宋丽
  • 9篇王潇
  • 9篇李冬兵
  • 8篇袁秀云

传媒

  • 33篇麦类作物学报
  • 21篇作物学报
  • 20篇河南农业科学
  • 15篇华北农学报
  • 13篇中国农学通报
  • 1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植物生理学通...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山西农业大学...
  • 7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5篇生物工程学报
  • 5篇江西农业学报
  • 4篇作物杂志
  • 3篇核农学报
  • 3篇生态农业研究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年份

  • 4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16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23篇2010
  • 25篇2009
  • 21篇2008
  • 30篇2007
  • 21篇2006
  • 11篇2005
  • 1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氧还蛋白调控机理及优质啤酒大麦新种质创育
尹钧卫丽牛洪斌任江萍李永春李磊李巧云刘万代牛吉山周苏玫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作物基因工程主要技术内容:该研究成果是在国家948、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课题组通过10年的努力,完成了硫氧还蛋白基因(Trx)的克隆(EF654654)、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受体材...
关键词:
关键词:啤酒大麦品种选育
调控小麦春化发育特性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小麦春化发育过程主要受VRN1、VRN2、VRN3等基因的调控。对小麦春化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互作关系进行了综述,指出小麦VRN1基因经低温诱导可以加速植株茎尖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VRN1的3个部分同源基因的等位变异是小麦春化发育特性差异的主要决定因子;VRN2基因是一个开花抑制因子,其核心作用结构域的单碱基突变会使基因失去功能;VRN3基因被长日照诱导,可促进植株开花,基因的等位差异对小麦开花时间早晚有显著影响。VRN1、VRN2、VRN3 3个主要春化相关基因之间的互作共同调控小麦开花的春化响应途径。
金芬芬朱灿灿王翔李磊卫丽尹钧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
抗穗发芽转基因小麦的创育
<正> 小麦收获前遇到阴雨天气发生麦穗在植株上直接发芽的现象是一种世界性的气候灾害,在我国小麦产区约有85%的地区存在穗发芽问题,黄淮麦区为小麦穗发芽的多发地带,一般严重地区大面积穗发芽三年一遇。小麦穗发芽后会导致产量降...
尹钧任江萍李永春李磊
文献传递
中外小麦品种光温互作效应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来源不同的参试冬小麦品种 (春小麦品种 )具有对春化 (日长 )反应敏感性远大于对日长(春化 )反应的一般特征。但英国冬小麦兼有中国超强冬性品种的短日效应和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 ;美国冬性品种则兼有中国强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和冬性品种的长日反应特性。英、澳春性小麦对春化作用也有微弱反应 ,类似中国南方冬播春性小麦。中国中熟冬麦区温光条件与英美品种温光特性的差异是引种生育期较长。
尹钧曹卫星
关键词:小麦穗分化
转TrxS基因大麦Y001籽粒灌浆期淀粉酶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过量表达PaTrxS基因的T4代稳定大麦品系Y001不同灌浆期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跟踪。经PCR检测,转基因大麦豫啤1号(YP1)植株均出现了886 bp的目的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大麦基因组上。对不同发育时期转基因种子和对照种子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转TrxS基因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在花后30 d内均比对照高,且峰值出现较对照早5 d;β-淀粉酶活性在整个籽粒发育时期都明显高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TrxS基因对啤酒大麦的淀粉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同时转基因大麦种子在成熟期淀粉含量和蛋白组分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明显。
邓德芝牛洪斌卫丽尹钧李巧云陈小霞彭博
关键词:啤酒大麦淀粉酶活性淀粉蛋白组分
作物抗虫转基因育种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被引量:4
2007年
李永春陈焕丽尹钧薛庆中
关键词:转基因育种抗虫育种植物生物技术抗虫基因微生物
减氮补水对小麦高产群体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8
2016年
在大田条件下,设自然降水(W_1)、适量补水(W_2,拔节后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70%±5%)、充足补水(W_3,拔节后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85%±5%)3个水分处理和不施氮(N_1)、减氮(N_2,195 kg N·hm^(-2))、高氮((N_3,270 kg N·hm^(-2))3种氮肥水平,研究了减氮补水对小麦高产群体光照环境、光合性能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补水(N_2W_2)处理在灌浆期明显改善了群体的光照环境,距冠层顶部20~30 cm处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较高氮补水(N_3W_2、N_3W_3)处理提高34.5%,透光率提高10.8%;N_2W_2处理孕穗期叶面积指数最高,灌浆期下降速率最慢,高值(大于7.6)持续期较高氮和无氮处理延长3~4 d,光合势平均提高9.7%;减氮补水(N_2W_2、N_2W_3)处理灌浆期旗叶的光合速率仍较高,但与N_3W_2处理差异不显著.N_2W_2处理旗叶的表观量子效率达0.101μmol CO_2·m^(-2)·s^(-1)、Pn维持在27.692μmol CO_2·m^(-2)·s^(-1),光补偿点(LCP)较低,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生产力;籽粒产量以N_2W_2处理最高.
张珂珂周苏玫张嫚石珊珊尹钧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性能
小麦光敏色素互作因子TaPIF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为研究小麦光敏色素互作因子TaPIF4基因的结构、特性以及在小麦中的具体功能,从小麦中克隆TaPIF4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48 h内的节律表达及在低温、干旱、高盐和脱落酸(ABA)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推测其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TaPIF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所编码的蛋白在C端含有1个b HLH结构域。TaPIF4蛋白的b HLH结构域保守程度高,在进化关系上与粗山羊草的PIF4-like蛋白最近。TaPIF4基因的表达具有昼夜节律性,在光照条件下表达量低,在黑暗条件下表达量高。TaPIF4基因在外源ABA处理下表达被明显抑制;在干旱处理下,短时间内其表达量升高,之后下降;冷处理下,表达模式与干旱处理相反;盐处理下,其表达无明显规律。推测TaPIF4基因可能参与植物ABA、干旱、低温胁迫的信号通路。
李璐王翔王状元曹云胡格王留壹尹钧
关键词:小麦光周期昼夜节律性胁迫
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LK906和Pm4连锁的STS标记及其用法
一种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LK906和Pm4连锁的STS标记及其用法,属于植物分子育种技术领域。该标记命名为XTaAetPR5-467,是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
牛吉山尹钧马正强贾海燕王保勤倪永静
文献传递
转基因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概述了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问世以上转基因小麦研究取得的巨大进展,简要介绍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基因转化方法,对转基因技术在获得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改良品质和雄性不育转基因小麦植株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了转基因小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转基因小麦前景。
刘万代尹钧任江萍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技术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