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萌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帝内经》肾窍关系及应用研究
- 目的:通过对《黄帝内经》(下文简称为《内经》)中关于肾与人体官窍条文的收集、归纳和整理,探究肾与人体各官窍的生理联系和病理联系,再结合后世医学和非医学文献中肾与各官窍的生理和病理联系,深入挖掘和整理肾与九窍相关联之根本,...
- 尹萌
- 关键词:黄帝内经肾虚从肾论治
- 文献传递
- 《黄帝内经》“肉”的理论框架探析被引量:2
- 2024年
- “肉”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肉的相关生理病理机制已涉及如糖尿病、风湿性疾病以及肥胖症等领域。此类患者皆面临疾病起病隐蔽,病机复杂,病程漫长,常伴终生,西医无特效药物治疗等困境。因此,临床治疗与发展亟须系统全面的中医理论基础作为指导与支撑。而《黄帝内经》对肉的论述分散于各篇章中,未设立专篇,后世更缺乏对其相关理论内容的系统总结。通过检索《黄帝内经》中关于肉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历代医家的注解及临床应用,介绍肉的理论起源,整理肉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与内涵,发掘肉与脾、肺、肾等脏腑及经络的联系,全面总结肉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内容,构建较为系统的肉的理论框架,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医人体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中医外科、针灸等以中医外治疗法为主的诊疗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 宋雅文尹萌朱鹏举郑煜凡鞠宝兆孙秀业
- 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
- 《黄帝内经》肾与九窍(官窍)相关被引量:2
- 2014年
- 脏腑与官窍之间关系《黄帝内经》相关论述甚为繁多;就肾而言,建立在五行学说基础上的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影响最为深远;肾尚与其他官窍(目、鼻、口、舌)有着密切的关联,肾藏精,肾精充养官窍,维持官窍正常功能。后世医家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创立诸多补肾调神良方来治疗官窍病,如张介宾济川煎、半硫丸、地黄饮子、缩泉丸等;临床治疗官窍病不应忽视肾虚致病,由肾虚所致官窍病治疗,应以补肾填精为大法。
- 尹萌鞠宝兆
- 关键词:张介宾
- 《黄帝内经》五体理论及应用研究
- 目的: 五体为皮、肉、脉、筋、骨的统称,是人体躯体的主体框架。五体理论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人体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探讨五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诊疗方法。五体之间通过脉系以及其他具体结构相互...
- 尹萌
- 关键词:《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皮肤相关术语研究
- 2022年
- 术语是各领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基础,中医学部分术语在《黄帝内经》时期便已形成,并沿用至今。皮肤相关术语是人体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中确立了许多与皮肤相关的中医术语。笔者对《黄帝内经》中皮肤及其附属物的术语进行了语义辨析,厘清其文字起源,明晰其在《黄帝内经》中的涵义和现代中医学中常用义,并确定部分首选术语,以期为中医术语研究和中医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 尹萌鞠宝兆朱鹏举孙迪
- 关键词:黄帝内经皮肤腠理皮毛
- 《黄帝内经》痹证痿证异同考论被引量:12
- 2023年
- 东汉前古书中多将痹与痿混用,直至《黄帝内经》,将痹与痿分论,系统梳理《黄帝内经》中关于痹与痿的论述,从涵义、发病机制、症状和治疗,探析痹与痿的异同。痹与痿实为二病,痹证日久可进一步发展成痿证,虽痹能变痿,但不能谓痿即痹,临证治疗时应加以辨别。痹证和痿证可见于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虚重则表现为痿,实重则表现为痹。在治疗痹证时,除辨清证型之外,还应注意是否有痹证日久转为痿证的倾向。如有痹证日久,有转痿证之意,仍按痹证治疗,恐效果不佳,不如转换思路,以痿治痹,或可见奇效。
- 尹萌朱鹏举王宏利鞠宝兆
- 关键词: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