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记忆现象”1例
- 1996年
- 病例摘要 患者范照君,男,23岁,住院号9545。因阵发性心悸3年,加重伴突发心悸一天于1994年11月7日入院。查体:BP 12/9kpa,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60次/分,节律规整,心尖部第一心音元进,各瓣脉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查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见图A),即给利多卡因75毫克静推,给利多卡因400毫克加入静点,描记心电图转为窦性心律(见图B),但Ⅱ、Ⅲ、aF及V_4、V_5、V_6T波倒置,V_3T波双向。持续3天后倒置及22向的T波转为直立(见图C)。病人于11月9日以临床治愈出院。随诊 患者经北京阜外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症实为室速讨论 “心脏记忆”
- 尚士芹黄仑唐怀宇郜新志孙文敏
- 关键词:心脏病心电图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CD40L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IA)对入选的60例ACS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2例的外周血sCD40L水平进行检测,及6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ACS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AMI血清sCD40L明显高于UA组高(P<0.05);随访期ACSsCD40L增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sCD40L的升高在ACS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反应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 尚士芹刘斌张基昌安喆
- 关键词:CD40配体急性冠脉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
- 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价值被引量:1
- 2007年
- 孙昭辉尚士芹侯俭
-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学干预
- 盐酸索他洛尔注射液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2例
- 2001年
- 尚士芹王珺楠
- 关键词: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9
- 2009年
- 李恒斌尚士芹
-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危险因素病理生理过程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8年
- 马逸尚士芹杨瑞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术早期心电图
- 心肌桥的冠脉造影与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肌桥检出率、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预后等。方法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分析,回顾性分析580例冠脉造影检出52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冠脉造影心肌桥检出率10.69%,肥厚型心肌病占10%,糖尿病占20.96%,高血压占29.03%,既无高血压又无糖尿病占50%,多数心肌桥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少数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心肌桥长度8-31 mm。孤立性肌桥43例(69.3%)。结论(1)心肌桥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症状,但应用硝酸酯制剂可以加重心肌桥反应;(2)心肌桥可继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严重者可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3)先天发育、左心室肥厚、高血压和肥厚型心肌病与心肌桥的临床发生存在相关性;(4)心肌桥的发生与血糖、血脂、CRP、血沉、尿酸等无明显相关性;(5)有症状的心肌桥首选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支架治疗远期效果差。
- 杨瑞峰尚士芹马逸
- 关键词:冠脉造影心肌桥Β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冠脉搭桥术支架植入
-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依那普利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 2001年
- 尚士芹戴玮瑛
-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中重度高血压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冠脉支架术对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观察和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择期冠脉支架术对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延误治疗时机(9例),溶栓治疗未成功者(15例),心肌梗死急性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8例)的老年(≥60岁)AMI患者,在发病2~4 w内行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治疗.于术前1 d、术后4 w及12 w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有关心脏事件.结果行PTCA术及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通率为100%,且术后4 w及12 w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梗死区室壁运动指数(RWM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P<0.01,P<0.01,P<0.0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冠脉支架术可有效抑制左心室重构和改善左心室功能,并且安全可行,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 尚士芹刘斌孙继红宋春莉刁鸿英张基昌
- 关键词:老年择期支架置入术左室重构
- 经皮穿刺气囊二尖瓣成形术(附17例分析)
- 1996年
- 经皮穿刺气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是治疗风湿性单纯性二类瓣狭窄的一种新的非外科疗法新技术,由 Inove(井上治)于1984年最先报道。
- 娄凤云黄仑王君尚士芹
-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二尖瓣成形术PB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