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志刚

作品数:31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翻译
  • 6篇隐喻
  • 6篇英语
  • 5篇文化
  • 5篇交际
  • 4篇语境
  • 4篇趋同
  • 4篇文化交际
  • 4篇跨文化
  • 4篇跨文化交际
  • 4篇被动句
  • 3篇当代英语
  • 3篇异化
  • 3篇英汉
  • 3篇语篇
  • 3篇取象
  • 3篇归化
  • 2篇等值
  • 2篇对等
  • 2篇对等原则

机构

  • 18篇武汉科技大学
  • 6篇湖北大学
  • 5篇宁波大学
  • 5篇上海体育学院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30篇孟志刚
  • 9篇熊前莉
  • 2篇文婷
  • 1篇刘霞
  • 1篇熊源
  • 1篇陈晦
  • 1篇余燕

传媒

  • 4篇江汉石油职工...
  • 3篇长江论坛
  • 2篇西安文理学院...
  • 2篇现代语文(下...
  • 2篇当代继续教育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江苏外语教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鄂州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师大外国...
  • 1篇中国教师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武汉交通职业...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翻译中“异化”和“归化”的辩证统一被引量:35
1999年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分为: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本文从文化交流的共时与历时角度阐释如下:(1) 共时角度:两者是根据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及读者对象的不同而形成的,相辅相成,并非是完全对立的。(2) 历时角度:归化是现阶段的折衷,而异化是发展之必然。
孟志刚
关键词:归化异化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跨文化交际辩证统一
从关联理论看对等原则的局限性被引量:10
2001年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也是当前翻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对等原则被广泛地探讨、应用 ,但其是否能运用于一切文本翻译 ?译文本能否达到真正的完全等值 ?本文力求依据关联理论 ,并结合英汉翻译实例 ,试图论述对等原则的局限性 ,最后得出结论 :等值只能是相对的、近似的 ,不等值才是绝对的 ;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任何翻译都应以目的语接受者的认知假设为导向 。
孟志刚陈晦
关键词:对等原则语境明示-推理关联翻译共时
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对世界和谐文化的构建
2014年
与直译和意译相同,异化与归化也是翻译领域的重要矛盾统一体,是辩证统一的。翻译的本质即译意,因而跨文化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其是一个世界文化认知和谐交流中归化与异化合理转换与融合的过程。文化翻译中异化与归化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辩证统一、和谐共存的合理翻译策略与方法,有助于构建世界和谐,丰富语言文化。
孟志刚文婷
从社会文化认知角度看异化与归化的辩证统一
2013年
本文探讨社会文化认知体验翻译角度下异化与归化策略问题。通过论述与详例,作者认为如同直译与意译一样,异化与归化也是社会文化翻译领域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一,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二,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对立面转化。因此,翻译的本质目的决定了翻译是一个和谐社会文化认知体验交流领域语言的归化与异化相互转换的渐进式过程。事实上,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并非互相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
孟志刚
关键词:异化归化辩证统一
英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被引量:1
2008年
传统的被动句研究通常局限于句法平面,而忽视了其语篇层面。本文试以语用为视角,在语篇层面上探讨被动句的语篇功能。被动句属于有标志句,并可分为强制性被动和非强制性被动。作为信息重组的一种语用手段,非强制性被动在语篇建构中具有如下语篇功能:促使信息均匀分布、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保持句式结构平衡、信息焦点凸显、信息焦点对比、话题导入、语势层进。这些语篇功能共同作用于语篇建构,从而确保语篇上下衔接、前后连贯,成为统一连贯的语义整体,以便恰当地传达交际者的语用意图。因而,对句式进行符合语用意图的安排可以被看成是形成句子、选择句式的重要语用理据。
孟志刚
关键词:被动句语篇功能
论词汇的文化蕴涵意义被引量:2
2000年
以汉英语言材料为依据,从文化词汇学、跨文化交际学分析的角度,按汉英对应词的指称意义、蕴涵意义的对应关系进行例举,从而论证汉英对应词文化蕴涵意义在词汇研究、翻译和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孟志刚
关键词:汉语英语对应词文化背景
中国英语修辞学二十年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 80年代以来英语修辞学在中国的二十年发展历程 ,着重探讨了国外英语修辞学理论的引进、中国英语修辞学在辞格研究、英汉修辞对比、应用研究三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以及英语修辞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基本态势。并试图预测 2 1世纪中国的英语修辞学研究的三个发展趋势。
孟志刚熊前莉
关键词:英语修辞学修辞格委婉语汉语
当代英语被动句分类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在言语交际中英语被动句因其特定的语篇、语用及修辞功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语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对被动句的分类 (分别依据被动句的结构特征和是否带有施事 )进行了研究 ,最后发现 :1、Be-型一般被动句占据了绝大多数 ,其次依次为 Be-型复杂被动句、Get-型一般被动句和 Have-型复杂被动句 ;2、无标志被动句是英语被动句的常规形式。施事可以是专名、不定的名词词组、非生物性名词词组 ,同样也可以是动名词和从句。专名既可以是人 。
孟志刚熊前莉
关键词:英语被动句施事受事句法
英汉隐喻意义取象的共性和个性及其翻译
2010年
隐喻取象是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能够反映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隐喻取象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而个性则是不同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联想意义等形成的认知差异,然而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在分析隐喻取象时,既要从物理、生理、心理的角度入手,又要从社会、文化、语言等角度入手,这样才能全面透彻地揭示隐喻的内在本质。对于英语隐喻的汉译,要灵活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采用直译、直译加补充说明、直译加注、释义、归化等翻译方法处理,以确保语言的活力和文化的多样性。
孟志刚
关键词:隐喻取象异化归化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
2011年
尝试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拟构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翻译是以对现实世界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原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须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倡导和谐适切翻译。
孟志刚
关键词: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翻译互动语篇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