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奎
-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高温高速模型发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高速模型发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发射模块、感应加热模块、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发射模块包括弹道,用于发射模型;感应加热模块包括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套设于弹道的起始端,用于产生交变磁场,以加热弹道内的模...
- 于哲峰杨鹰胥建宇罗庆黄雪刚孙良奎李松
- 气动电磁学概念探讨及若干研究进展介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前国内外一些热点研究方向,如再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电磁散射特性、通信中断、气动隐身一体化、等离子体隐身、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和电磁推进研究,既涉及到空气动力学又涉及到电磁学,形成气动电磁学这一交叉领域。本文从概念定义、典型应用领域、主要机理问题、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等方面对气动电磁学进行了探讨。建议在基础理论、数值模拟、试验设备与测试技术等方面加大气动电磁学研究力度,促进气动电磁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 于哲峰孙良奎马平梁世昌张志成黄洁
- 关键词:通信中断等离子体隐身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电磁推进
- 基于超材料的定向传热结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1
- 2015年
- 在热斗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定向传热结构的研究.基于变换热力学,采用坐标斜变换推导了定向传热结构热导率分布的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外部热流流经定向传热区域时,热流向设计的高温面流动,而设计的低温面温度较低.此外,在导出的热导率分布表达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坐标旋转变换,得到的热导率表达式只有相互垂直的两个分量.计算结果表明,沿高温面法向的热导率增大时,传热效率提高,而且经过坐标旋转变换后,高温面与低温面的温差增大.定向传热在红外隐身、热防护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孙良奎于哲峰黄洁
- 关键词:超材料红外隐身
- 同轴静电纺丝再经两步后处理制备PAN基中空碳纤维被引量:21
- 2009年
- 采用聚丙烯腈(PAN)溶液作为壳层,甲基硅油作为芯层,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外径为3μm的同轴PAN复合纤维,经过预氧化和炭化后可以制得直径约为1μm的中空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中空纤维形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表征了热处理前后纤维成分变化.分析了同轴射流结构、芯液/壳液流速比Vin/Vout对中空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同轴内针尖伸出外针尖的距离Zp是影响同轴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伸出长度Zp约为外针孔半径rout的1/2时得到同轴射流,Zp>0.7rout时从冠状锥体周围产生许多射流,不能在锥顶部形成同轴射流.芯液/壳液流速比Vin/Vout对中空结构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当Vin/Vout=0.5时得到多孔纤维,增大芯液流速,当Vin/Vout=1时得到中空纤维,继续增大Vin/Vout=2时得不到同轴射流.
- 孙良奎程海峰楚增勇周永江
- 一种高温高速模型发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高速模型发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发射模块、感应加热模块、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发射模块包括弹道,用于发射模型;感应加热模块包括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套设于弹道的起始端,用于产生交变磁场,以加热弹道内的模...
- 于哲峰杨鹰胥建宇罗庆黄雪刚孙良奎李松
- 文献传递
- 外加电磁窗减缓再入过程中的黑障
- 为解决再入过程中的黑障问题,克服单纯外加磁场方法中磁场装置的重量及复杂性的问题,提出了天线和强电磁场发生装置一体化综合设计的思路——电磁窗天线,外加电压为100V.利用不同飞行高度下的流场数据,对作用于流场的耦合电磁场进...
- 杨鹰于哲峰孙良奎黄洁
- 关键词:传输特性黑障
- 静电纺丝制备轻质碳纤维吸收剂的研究
- 采用静电纺丝法并通过热处理制备了超细实心碳纤维、中空碳纤维和C/SiO同轴复合纤维,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和纺丝溶液性质对纤维形貌的影响,并首次研究了静电纺丝纤维的吸波性能。 研究发现,超细实心碳纤维的直径减小主要发生在不稳...
- 孙良奎
- 关键词:静电纺丝介电常数雷达吸波材料
- 高超声速球模型及流场光辐射和电磁散射特性测量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研究高超声速目标及其流场对目标探测和识别的影响,在弹道靶设备上开展了球模型光辐射和电磁散射特性测量。由二级轻气炮发射模型,模型为15 mm的球,材料为Al2O3,速度范围4.2!6.1 km/s,靶室压力范围2.0!15.4 k Pa,光电倍增管探测器分别测量中心波长为254 nm、365 nm、430 nm的紫外辐射强度和可见光辐射强度,红外In Sb探测器分别测量波长为3!5μm、8!12μm的红外辐射强度,X波段单站雷达系统测量在视角为40°的全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模型及流场的光辐射强度和电磁散射特性强烈依赖于模型飞行速度和实验压力;模型及流场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主要为头部激波帽辐射,尾迹基本没有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模型及流场红外辐射主要集中在模型头部区域,尾迹在3!5μm波段红外辐射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尾迹在8!12μm波段辐射不明显;在模型飞行速度较低时,模型及流场的电磁散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有绕流的模型区域;当模型飞行速度较高时,模型及流场电磁散射能量分布在有绕流的模型区域和尾迹区域;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模型尾迹总目标RCS比等离子鞘套包覆的模型目标RCS大约1个数量级。
- 马平石安华杨益兼于哲峰孙良奎黄洁
- 关键词:光辐射电磁散射弹道靶流场
- 超视距雷达探测高超声速飞行器可行性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在前期开展再入飞行器RCS(雷达散射截面)特性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RCS特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绕流和尾迹对飞行器本体RCS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流场在头身部绕流、近尾尾迹和部分远尾尾迹的最大电子密度将远高于电离层最高电子密度,更高于典型天波超视距雷达工作频段对应的临界电子密度。因而等离子体尾迹将会对3~30 MHz频段电磁波产生较强的散射,使得等离子体尾迹的RCS远远大于飞行器本体的RCS。利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尾迹RCS的这一特点,有可能实现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超视距探测。
- 于哲峰梁世昌高铁锁孙良奎黄洁柳森
- 关键词:高超声速雷达散射截面尾迹超视距雷达
- 外加电磁窗减缓再入飞行器的通信中断被引量:3
- 2018年
- 为解决再入过程中的黑障问题,在前期磁窗天线增强等离子体透波特性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外加电磁窗影响研究,磁体为钕铁硼,外加电压为100V。利用不同飞行高度下的流场数据,对不加电磁场、外加磁场和外加正交电场与磁场影响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不同参数设置下天线窗口处的电子密度和电磁波衰减常数,分析了再入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天线窗位置、电磁波频率、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等参数对电磁窗天线性能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外加正交电场与磁场对于减缓再入过程中黑障的效果优于仅外加磁场,通过合理选择电磁窗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可以改变等离子体的分布特性和介电参数,能够有效地增强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输,为解决和减缓通信中断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 杨鹰于哲峰董维中丁明松孙良奎黄洁
- 关键词:传输特性黑障再入过程通信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