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琰

作品数:6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子宫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 2篇疗效
  • 1篇电切术后
  • 1篇性激素
  • 1篇性子宫出血
  • 1篇阴式
  • 1篇阴式子宫
  • 1篇阴式子宫切除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方式
  • 1篇预防复发
  • 1篇预后
  • 1篇孕酮
  • 1篇粘连分离术
  • 1篇诊治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合并
  • 1篇妊娠合并糖尿...

机构

  • 6篇无锡市妇幼保...

作者

  • 6篇孙琰
  • 3篇钱芳波
  • 1篇王家俊
  • 1篇朱燕华
  • 1篇杨一新
  • 1篇袁蓉
  • 1篇唐艳

传媒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妈富隆和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及对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观察妈富隆和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及对性激素的影响情况。方法:收集来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完全止血时间、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2、LH和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2、LH和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米非司酮,且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的能力高于米非司酮,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朱燕华杨一新孙琰张弘唐艳王家俊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妈富隆米非司酮性激素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被引量:2
2010年
孙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饮食方式发生率妊娠后
腹腔镜子宫切除和阴式子宫切除的疗效比较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切除和阴式子宫切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单纯性子宫切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LH和TVH术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中、术后临床观察比较中,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肛温、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H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明显优于TV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都是安全子宫切除术式,但TLH更适合相对复杂的手术。为此临床选择术式时,应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及术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决定。
孙琰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阴式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疗效观察
影响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患者术后1年的疗效,并对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0例患者不良预后47例,不良预后率为22.4%;单因素分析显示,重度宫腔粘连、病程>12个月、能源性分离、致密性宫腔粘连、术前闭经、人工流产>3次、宫腔粘连范围>2/3、宫腔粘连部位为双侧宫角封闭、术前宫腔操作次数≥2次、未实施人工周期和内置节育器治疗等因素与不良预后关系密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致密性宫腔粘连、病程>12个月、人工流产次数>3次、术前宫腔操作次数≥2次、宫腔粘连部位为双侧宫角封闭等因素为不良预后的强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病程、术前操作及人工流产次数、宫腔粘连性质和粘连部位等均是影响宫腔粘连分离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控制和预防,给予宫腔粘连患者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钱芳波孙琰
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术LOGISTIC回归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仅进行常规止血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再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随访24个月后,比较2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8个月、14个月、24个月,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多发性息肉、单发性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术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以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袁蓉孙琰钱芳波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2例尖锐湿疣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例和4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诊治。观察两组患者疣体清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伤口结痂、愈合、HPV清除时间,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疣体数目相差无几,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第1周、第2周的疣体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伤口结痂、愈合、HPV清除的时间分别为(3.20±1.20)d、(7.30±1.35)d、(32.50±12.50)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伤口结痂、愈合、HPV清除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痊愈30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的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5%(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红斑、糜烂等不良反应,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尖锐湿疣患者,能够显著提高疣体清除率,显著缩短伤口结痂、愈合、HPV清除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孙琰钱芳波
关键词:尖锐湿疣宫颈环形电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