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洪颖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卧式下肢康复...
  • 3篇下肢康复机器...
  • 3篇康复
  • 3篇康复机器人
  • 3篇机器人
  • 1篇动力学建模
  • 1篇运动学
  • 1篇运动学分析
  • 1篇阻抗
  • 1篇阻抗控制
  • 1篇力矩
  • 1篇控制研究
  • 1篇计算力矩
  • 1篇计算力矩法
  • 1篇仿真
  • 1篇并联机构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3篇孙洪颖
  • 3篇张立勋
  • 1篇王岚
  • 1篇钱振美
  • 1篇李长胜

传媒

  • 2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控制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为掌握人体下肢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对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和仿真研究。考虑到机器人利用机构牵引人体下肢,辅助患者实现对髋、膝、踝关节的康复训练,将人体下肢和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应用闭环矢量法和牛顿-欧拉法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并以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基于计算力矩法设计了控制器,以轨迹跟踪为目标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对康复训练是有效的,并且动力学模型能快速、有效地给治疗师和患者提供训练参数,为制定有效的康复训练策略和进行动态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孙洪颖张立勋王岚
关键词: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建模计算力矩法
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保证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利用力反馈信息采用阻抗控制原理设计了康复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器,通过调整末端位置与力之间的关系使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柔顺性。建立了系统的控制模型,并在dSPACE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控制器中的阻抗参数,可以使机器人获得不同的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同时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康复训练的影响。在患肢康复的不同阶段,可通过调节该控制器参数,使康复过程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又具有柔顺性。
孙洪颖张立勋李长胜
关键词: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阻抗控制
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仿真被引量:19
2010年
针对人类由于意外事故、疾病和机体老化等因素产生的功能障碍或残疾,研制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新型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同时采用连杆机构模拟人体下肢,把人体下肢和机器人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机构牵引人体下肢实现对髋、膝、踝关节的康复训练。并利用闭环矢量法对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正、逆过程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其运动学方程。根据运动学分析制定了一种康复训练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运动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制定康复训练策略的可行性。
张立勋孙洪颖钱振美
关键词: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并联机构运动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