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焕周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追问被引量:8
- 2004年
- 学界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是具有现代性的中国文学 ,是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然而 ,在仔细阅读现代文学中有关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时 ,我们很难找到具有独立人格和健全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 ,也很难感受到作家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热烈欢呼和现代理性精神烛照下的乐观与自信。相反 ,作品一再表现出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工业文明压抑下人性裂变的创痛感 ,甚至是某种程度上对工业文明的惶惑和排拒。基于此 ,对中国现代文学性质的基本判断应该是 :中国文学虽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但现代性尚未完全到来 ,现代文学只是中国文学现代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实现文学的现代性任重而道远。
- 孔焕周
-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知识分子形象
- 老舍抗战话剧的个性研究
- 2003年
- 鼓动全民抗战、渴望民族新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老舍抗战剧作的一条红线。鲜明的文化分析色彩,赋予了爱国主义以透视国民精神与社会心理的深刻思想内涵。温和的世俗讽刺是老舍表达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寄寓着作家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二者的完美结合,既是对老舍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业已开始的探索国民性思想的深刻总结,又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对国民性问题探讨的较高成就。小说化的戏剧创作手法,不仅使老舍抗战剧作具有了不同于戏剧家戏剧的鲜明特色,而且是老舍为丰富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经验作出的卓越贡献。
- 孔焕周
- 关键词:老舍抗战话剧讽刺性爱国主义
- 试论现代文学中的人文关怀
- 2003年
- 作为对古代文学中的非“人”化倾向的全面反动,中国现代文学表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将文学作为“人”谋求民族、阶级独立的工具,鲜明的平民化色彩和多角度、多层面的人文透视。文学从形象到思想由此获得了现代性品格。其原因主要是“人性”观念的嬗变与西方文学和哲学思潮影响的结果。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发现某一时期的精神生活、思想观念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
- 孔焕周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人文关怀人文情怀文学创作文学批评
- 论李健吾成熟期话剧创作被引量:3
- 2000年
-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 ,是李健吾话剧创作的鼎盛时期。数量众多 ,创作风格稳定 ,艺术特色鲜明 ,标志着作家创作的成熟。健吾剧作以开掘人物灵魂而别具价值 ,塑造众多的性格迥异、文化内含丰富的群体形象 ,填补我国现代文学为人生艺术领域的一个空白。变革中国戏剧情节结构的传统方法 ,发挥性格推动戏剧情节的西方艺术优点 ,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使剧情大开大阖、想落天外 ,大大强化艺术感染力量。与曹禺一样 ,李健吾是推动我国话剧成熟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应予以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话剧巨匠历史寂寞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 孔焕周
-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话剧创作成熟期文学地位艺术特色
- 全文增补中
- 存在与超越:《沙床》思想意蕴解读
- 2005年
- 孔焕周
- 关键词:思想意蕴《沙床》文学界俗化放逐
- 试论现代文学中的贵族化倾向
- 2003年
- 文学的贵族化倾向,是现代文学思潮演进中的重要问题。所谓文学的贵族化倾向,也就是文学的审美化倾向。“纯正”性、“人性”、创造性和纠偏性是其基本原则。贵族化是提升文学的审美价值、进行艺术探索的强大动力。非主潮地位、自身理论的偏颇以及过多的政治化色彩,是其受冷落的重要原因。
- 孔焕周
-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研究文学观念
- 重谈“五四”时期的文学现代化转型
- 2003年
- 目前,学界出现了一种将现代文学史的上限一再前提的倾向,已严重危机到学科本身的生存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重要的是指它是对古典文学的全面超越,是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它的上限应划在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时期:首先,以《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和《人的文学》等文章为标志,开始了对古典文学彻底而自觉的"清算"。其次,在"清算"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观念,从理论上划开了一个新的时期。再次,文学革命时期产生的一系列从内容到形式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是划分现代文学上限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 孔焕周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观念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非学术化倾向
- 2003年
- 近年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表现出学术品格在流失、非学术化倾向在加剧的趋势。追求“大而全”文学史格局 ,但由于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缺乏必要的理论整合和整体的文学史观照 ,而沦为材料的堆砌。在对某一文学现象进行论述时 ,有意剥夺或模糊其发生的具体历史场景 ,随意地解释 ,客观上混淆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造成学术混乱。从先验论出发 ,用自己预设的理论对原本生动丰富的文学史进行“肢解”。更有甚者 ,有的作者以轻佻的态度 ,以颠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寻开心 ,“痞气”十足。凡此种种 ,都已严重威胁到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严肃学术态度 ,抵制学术颓风 ,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规范 ,匡正学术研究的思维范式 。
- 孔焕周
-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学科规范思维范式
- 文化分析与“出走”模式——老舍抗战剧作的思想和艺术表现被引量:2
- 2004年
- 抗战时期,老舍先后创作了九部话剧。讴歌民族英雄、渴望民族新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批判犬儒主义的人生哲学、探索中国新文化出路的文化分析,是其思想内容的两大特点。"出走"的情节模式和对照的人物塑造手法,是其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老舍抗战剧作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它广泛而深刻地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理而成为一面时代的镜子,开拓性的题材和新颖性的形象系列,扩大了现代话剧表现生活的穿透力,对于老舍后来的小说和话剧创作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研究现代文学,不应漠视老舍抗战剧作的文学成就。
- 孔焕周
- 关键词:老舍文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