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博

作品数:99 被引量:1,00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经济管理
  • 12篇文化科学
  • 8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城市
  • 14篇高铁
  • 11篇可达性
  • 11篇城市群
  • 8篇土地利用
  • 8篇网络
  • 6篇铁路
  • 6篇高速铁路
  • 6篇城市密集区
  • 5篇经济联系
  • 5篇城镇化
  • 4篇东北三省
  • 4篇新型城镇化
  • 4篇三大城市群
  • 4篇社会网络分析
  • 4篇频次
  • 4篇集约利用
  • 4篇耕地
  • 4篇城市流
  • 4篇城市流强度

机构

  • 79篇东北农业大学
  • 29篇东北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黑龙江科技学...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长春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 1篇北京市城市规...
  • 1篇黑龙江省环境...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作者

  • 94篇姜博
  • 34篇赵映慧
  • 12篇修春亮
  • 11篇李晓庆
  • 9篇薛睿
  • 8篇张慧
  • 7篇王媛
  • 6篇马玉媛
  • 5篇齐艳红
  • 5篇滕广青
  • 5篇常志远
  • 5篇王玉迪
  • 5篇罗冲
  • 4篇向长玉
  • 4篇陈才
  • 4篇宋戈
  • 4篇张雪松
  • 4篇张文琦
  • 3篇雷国平
  • 3篇张平宇

传媒

  • 15篇经济地理
  • 4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人文地理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铁道运输与经...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高等理科教育
  • 2篇图书馆学研究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商业研究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14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格局模拟分析——以哈大高铁为例被引量:73
2014年
利用可达性模型并结合GIS反距离加权插值技术综合测度了哈大高铁通车前后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研究表明:哈大高铁通车前后,时空压缩效果显著,城市可达性得到大幅提升;可达性改善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位于高铁线路中间的城市提升较大,首末城市提升较小;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加速了东北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空间分化与重构现象日趋复杂,辽中南城市群分化成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吉林中部和哈尔滨都市圈重组成哈长经济区,哈大高铁轴带人口、经济的空间极化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扩散域突破传统的空间尺度甚至行政区划的范畴,部分城市空间隶属关系模糊。
姜博初楠臣王媛于晓雷赵映慧薛睿
非数量线索一致性变化对近似数量判断的影响:行为和ERP研究
非符号的近似数量判断过程一直是数量认知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研究多关注数量线索变化对近似数量判断的影响,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非数量线索在数量判断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非数量线索与数量线索的一致性会显著影响数...
姜博
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其包括,步骤一、根据所述待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全球定位数据和各研究年份的交通地图信息融合生成待研究区域各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步骤二、将待研究区域中各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图层,...
姜博薛睿初楠臣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演化的领域知识发展趋势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知识的演进与发展问题是图书情报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中从时间序列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特定领域文献关键词的提取,基于关键词共现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采用网络密度、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点度中心势、中介中心势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领域知识网络的发展态势进行跟踪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领域知识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向小世界状态迈进,而且领域知识的中心性会随着知识发展逐渐显现,为基于复杂网络的理论与方法对领域知识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判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赵汝南常志远姜博刘雅妹陈思滕广青
关键词:复杂网络领域知识知识网络
东北城市密集区空间运输联系演变规律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选取东北城市密集区15个中心城市2007-2010连续四年的铁路、公路客货运输量等相关指标,利用区位熵模型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近年来东北城市密集区空间运输联系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东北城市密集区空间运输联系近4年来总体上呈现出小幅度增强态势,但在不同发展阶段又表现出空间运输联系增强与减弱的交替变化规律;铁路旅客运输联系、公路旅客运输联系、铁路货物运输联系均呈现出加强的态势,仅公路货物运输联系则呈现出小幅度减弱的态势;旅客运输联系呈现上升趋势,货物运输联系则呈现下降态势,但相对而言,旅客运输联系增强的趋势比货物运输联系减弱的趋势更为显著。
姜博马晓蕾郎晓东赵映慧修春亮
关键词:城市密集区空间运输联系
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驱动因素与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利用文献资料法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大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驱动因素、主导因素、空间扩展方向、空间扩展模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超大城市土地扩展的驱动因素主要集中在经济、人口、交通、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因素等方面...
姜博赵映慧黄善林薛睿向长玉龙冬冬
文献传递
环渤海高铁沿线可达性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以环渤海高铁沿线城市为对象,研究高铁通车前后的可达性状况及其空间分异格局,预测未来沿线空间格局的演变态势,结果表明:(1)环渤海高铁的开通大大提升了沿线的可达性,时空收敛效应显著,呈以高铁轴带为核心、轴带外围为边缘的"核心-边缘"格局,高铁轴带内部呈现线路"中间高、首末低"的分异特征,可达性最优要素由京、津向环渤海高铁线路两侧扩散;(2)环渤海高铁沿线城市可达性的提升加速沿线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和重塑,表现在环渤海高铁"C"形轴带空间极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沿线的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三大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显现,产生1+1+1>3的组合效应;环渤海港口群对接铁路线,空间分化与组合日趋复杂;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与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通道的融合。
初楠臣姜博吴相利张余鲁承琨
关键词:可达性
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2024年
探究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及其驱动力对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东北地区2000—2018年5期遥感数据,采用ESV系数法、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东北地区ESV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近18年来,东北地区ESV共损失了982.70亿元,林地ESV是ESV的主体构成,核心功能是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2)ESV空间上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特征,高值区与次高值区分布广泛;3)经济与社会因子交互作用对ESV影响最大;4)各主导驱动因子对ESV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空间差异,人口密度作用强度由北向南递减,国内生产总值(GDP)作用强度具有明显空间集聚性,年均降水量作用强度整体上由东向西递减。研究结果可以为东北地区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一些科学参考。
周宇张余王琴迟淦文姜博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国外分众分类法研究的学科分布与热点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分众分类法近年来引起了图书情报学界的高度关注。选取Web of Science、SCOPUS、Emerald文献数据库为基础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际学术界分众分类法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科学与图书情报学是分众分类法研究中涉及最多的两个学科,并且开始逐渐向工程应用拓展;学科热点主要由个性化服务与推荐、语义网与本体、知识管理与信息检索三个方面构成,语义网和本体是领域中的骨干线索和核心热点,图书馆是领域中增长最迅速的学科关键词。
刘雅姝姜博常志远赵汝南滕广青
关键词:分众分类法学科分布
沈阳经济区空间联系综合评估研究
2013年
空间联系是城市与区域、区域与区域融合的重要过程,是城市地理学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核心问题。鉴于空间联系研究的复杂性,本文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区位熵模型和发送到达模型综合评估了沈阳经济区空间联系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沈阳以较高的城市流强度成为区域联系的中枢,鞍山次之,其他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均较低;2000年以来,沈阳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上升态势,而其他城市则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沈阳经济区空间运输联系近20年总体上呈现出小幅度减弱态势,铁路旅客运输、公路旅客运输、铁路货物运输联系明显增强,仅公路货物运输联系表现为小幅度减弱态势;经济区各地级城市与沈阳的联系最为密切,其中沈(阳)抚(顺)联系居于首位;城际交互作用联系强弱总体上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姜博王媛李萌
关键词:城市流强度区位熵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