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文俊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曲霉
  • 3篇黑曲霉
  • 2篇丝状菌
  • 2篇糖化
  • 2篇糖化酶
  • 2篇菌体
  • 2篇菌体形态
  • 2篇发酵
  • 2篇发酵过程
  • 2篇反应器
  • 1篇代谢流
  • 1篇代谢通量
  • 1篇代谢通量分析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野生株
  • 1篇液体深层发酵
  • 1篇深层发酵
  • 1篇生理参数
  • 1篇生物反应
  • 1篇生物反应器

机构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浙江长城搅拌...

作者

  • 7篇唐文俊
  • 4篇储炬
  • 4篇庄英萍
  • 3篇夏建业
  • 3篇张嗣良
  • 1篇薛维纳
  • 1篇王泽建
  • 1篇唐寅
  • 1篇陈洪章
  • 1篇张超
  • 1篇黄明志
  • 1篇赵志敏
  • 1篇鲁洪钟

传媒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层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内冷模和热模的传质特性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替代菌丝发酵液进行两种桨型组合(三层平直叶圆盘涡轮,3PY和底层半圆管圆盘涡轮HY及上面两层三宽叶翼型轴流桨KCXu,HY+2KCXu)的功率消耗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功率下,低浓度CMC溶液中上翻操作的HY+2KCXu组合的传质能力更好,但是随着黏度的增加,两种组合的传质能力趋于相同。同时采用两种桨型组合进行黑曲霉产糖化酶的发酵实验,通过调节转速实现两种桨型下发酵罐内菌体的氧摄取速率相近,通过对产酶量、菌形、发酵液流变特性以及反应器内的传质能力对比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装有HY+2KCXu组合的罐内发酵液的表观黏度低于装有3PY组合的罐,HY+2KCXu罐内似乎更容易形成菌球,菌球的形成降低了发酵液的黏度,传质系数增大,从而提高了产酶效率。
谢明辉鲁洪中唐文俊夏建业张嗣良周国忠虞培清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传质丝状菌生物反应器
液体深层发酵中丝状菌形态控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丝状菌广泛用于工业发酵,其菌丝形态与产物产量及发酵液粘度和能耗紧密相连,成为发酵过程控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丝状菌形态特征、成球机理及液体深层发酵中影响丝状菌菌丝形态的因素,包括添加微粒子、碎布片及搅拌通气、接种量、培养基组分、培养条件等对丝状菌形态的影响,并对未来深层发酵丝状菌形态控制进行了展望。
薛维纳储炬张超王泽建唐文俊鲁洪钟
关键词:液体深层发酵丝状菌
我国工业生物过程工程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工业生物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工业生物过程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发展,我国作为工业发酵大国在工业生物技术由实验室向产业化转化过程中面对诸多挑战,由此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国工业生物过程工程发展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伴随着不同阶段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物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本文重点回顾了近三、四十年来我国工业生物过程工程发展的历程,包括早期由化工过程研究引入的动力学模型化研究、基于过程控制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基于过程在线监测技术发展起来的参数相关性分析方法、过程多尺度理论的建立、基于现代固态发酵的新型固态发酵罐的设计及优化技术发展等。通过对生物过程工程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先进工业生物过程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及由此引出的未来发展重点方向进行了探讨。
庄英萍陈洪章夏建业唐文俊赵志敏
关键词:生物过程动力学模型
黑曲霉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的分析方法建立及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的发酵生产通常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但其菌体形态是一个区别于其他非丝状菌的一个重要发酵指标。针对目前形态分析的瓶颈,本研究使用琼脂糖凝胶对黑曲霉菌形进行固定,利用平板实现菌球样本的大量制备,并结合图形处理软件自建自动化处理程序,实现了大量准确可靠的菌体形态参数的获得,大大增加了形态数据处理通量及准确度。应用该方法于黑曲霉发酵生产糖化酶过程中不同供氧水平及剪切水平下菌体形态的研究,通过大量形态数据定量阐明了黑曲霉在不同剪切水平下的分区域形态分布特性,为进一步工业过程的形态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
唐文俊夏建业储炬庄英萍张嗣良
关键词:黑曲霉菌体形态
基于菌体形态特征、生理参数及反应器工程特性的黑曲霉发酵过程优化
丝状真菌的发酵生产通常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其完善的表达后修饰机制使得其表达内源蛋白和外源蛋白的水平和效率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中,黑曲霉作为一种典型的丝状真菌,是糖化酶发酵生产的主要菌株。糖化酶在工业中的主要作用是降解...
唐文俊
关键词:黑曲霉糖化酶菌体形态生理参数反应器发酵优化
青霉素生产工艺优化及代谢分析提高产量被引量:7
2019年
青霉素作为第一个被应用的P-内酰胺类抗生素,至今仍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产黄青霉补料分批发酵的传统工艺中,青霉素合成速率在100h左右开始快速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后期倒种和后期补盐两种工艺优化策略,对传统工艺加以改进。结果表明,后期倒种工艺中,发酵250h后仍具有较高的青霉素合成速率,但后期倒种使大量仍具有较强青霉素合成能力的菌体流失,造成严重浪费。后期补盐工艺中,发酵终末青霉素总产量以及产物对糖得率分别较原始工艺提高了28.46%和34.55%。对细胞代谢途径及菌体形态等的进一步探讨表明,传统工艺发酵后期包括磷源及金属离子在内的痕量营养物质的不足会影响菌体的生长,并且抑制前体氨基酸及NADPH的合成,从而造成了青霉素产率的下降,菌株自身的发酵效率潜力依旧可以挖掘。
李云龙唐文俊白成海黄明志储炬储炬
关键词:产黄青霉补料分批发酵
基于比速率及代谢流的黑曲霉突变株和野生株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黑曲霉具备优异的外源蛋白表达和分泌能力,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酶制剂的生产。通过研究黑曲霉突变株和野生株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生理参数和代谢流的差异,确定了黑曲霉合成糖化酶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宏观动力学分析发现,较之野生株,突变株具有较高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并且副产物得率降低了90%,底物利用率提高了近30%,表明突变株与野生株在碳源分配和产物转化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利用流平衡分析(FBA)计算胞内代谢通量分布,发现还原力和核糖的供应水平是限制菌体合成的主要因素,而前体氨基酸是合成糖化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这些研究结果为后续发酵工艺优化和菌株基因改造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陈香粉鲁洪中唐文俊唐寅储炬庄英萍张嗣良
关键词:黑曲霉糖化酶代谢通量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