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豪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超小剂量及标准剂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研究
- 周继豪
- 关键词: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化疗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分子分型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所有NHL的40%。DLBCL在临床和病理中具有高度异质性。尽管一线R-CHOP方案能够使约60%的患者实现治愈,但仍有30%-40%的患者面临复发难治。未来DLBCL治疗疗效提高的希望需要寄托在我们对DLBCL临床和病理异质性更深认识的基础上。唯有更精确的分型,才能使不同的DLBCL患者得到精准化和个体化的治疗,从而获得超越R-CHOP方案的疗效。近年来,医学界在DLBCL的分型方面做出大量探索,且取得较大突破。本文旨在对DLBCL的临床及分子分型进展进行综述。
- 陈婷婷张新友周继豪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表达谱免疫组织化学基因突变谱克隆演化
- 血液肿瘤化疗后粒缺伴发热患者一线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费用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评价血液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两种一线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策略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12月某院血液肿瘤化疗后粒缺伴发热病例的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按一线抗感染治疗方案分为以碳青霉烯类药物为主治疗组(碳青霉烯类组)和以含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主治疗组(含酶β-内酰胺类组),对两组病例治疗疗效、住院总费用以及住院日数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粒缺伴发热的病例103例,其中碳青霉烯类组为71例,含酶β-内酰胺类组32例。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其次为血液、胃肠道。检出病原菌47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8.1%、12.8%、19.1%,以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为(25.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1.3%)和铜绿假单胞菌(8.5%)。碳青霉烯类组、含酶β-内酰胺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1%、71.9%,住院总费用分别为(59529.7±39771.3)、(49546.9±31641.1)元,住院日数分别为(28.7±7.9)、(26.2±6.3)d,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两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日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血液肿瘤化疗后粒缺伴发热的患者,一线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为主的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疗效优于应用含酶β-内酰胺类为主的药物,两组住院总费用以及住院日数差异不明显。
- 胡丽娜谢勉李国强冯春柯鹏张新友周继豪
- 关键词:病原菌住院总费用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老年人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根据统计,AML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40岁人群中,其年发病率仅为1/10万;而在75岁以上人群巾,其年发病率达到15/10万。
- 周继豪克晓燕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年发病率AML
- 小剂量、超小剂量及标准剂量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研究
- 2009年
- 目的评价小剂量、超小剂量及标准剂量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寻找小剂量化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77例年龄≥60岁AML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小剂量、超小剂量和标准剂量化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总样本中小剂量、超小剂量组患者的年龄较大、PS评分较高、白细胞较低,但与标准剂量组比,完全缓解(CR)率、总有效率(ORR)、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照年龄或PS评分细分亚组,小剂量、超小剂量组在〈70岁和PS评分≤2的亚组中,不论近期、远期疗效都明显优于标准剂量组;而在≥70岁和PS评分〉2的亚组中,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小剂量化疗并未减少化疗相关死亡,也未增加远期复发的风险。结论小剂量、超小剂量化疗与标准剂量化疗相比可以改善老年AML患者的预后,而且更适用于年龄较轻、一般情况较好的部分老年患者。
- 周继豪赵伟王继军景红梅刘彦陈渝萍克晓燕
-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
- P-GEMOX方案一线治疗原发鼻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以P-GEMOX(培门冬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原发鼻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一线接受P-GEMOX方案化疗的7例原发鼻外鼻型NKTCL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结果7例原发鼻外鼻型NKTC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41岁(27~74岁),男性多见(6例);原发及侵犯的鼻外部位包括回盲部、淋巴结、皮肤、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系统等。患者一线采用P-GEMOX方案化疗,虽部分患者能获得短暂疗效,但最终所有患者均快速进展并死亡,总生存期2周至21个月。结论P-GEMOX方案一线治疗原发鼻外的鼻型NKTCL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较差。
- 胡丽娜谢勉李国强冯春柯鹏张新友周继豪
- 关键词:鼻外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提高对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认识.方法 通过1例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分析BPDCN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及预后.结果 BPDCN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绝大多数发病时表现为皮疹和骨髓浸润,特征性免疫表型为CD4+、CD56+、CD123+.在诱导治疗方面,淋系方案比髓系方案治疗的总反应率高,复发率较低,总生存较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带来长期生存.患者发病时白细胞和血小板总数可能是影响BPDCN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BPDCN在临床表现和免疫表型上都具有显著特点,治疗方案建议以淋系方案为主,在首次完全缓解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改善预后、获得远期生存的重要手段.
- 周继豪孙璇林海清孙雄飞姜容张新友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母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