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不均衡式再通胀进程的逻辑演变及汇率政策建议
- 2017年
- 特朗普当选真正对于国际经济金融有直接影响的是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文章分析指出二者皆能通过改变经济增长的轨迹达到再通胀效果,但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仍脆弱,全球的再通胀进程正变得越发不均衡。文章进而分析了全球再通胀进程对美元及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就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王蕾丁孟周洋
- 关键词:汇率政策通胀逻辑演变人民币汇率全球经济复苏
- 关于对我国经济八个基本事实的认知
- 2017年
-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需要正视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深度分析每个问题的性质和原因,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真正尊重经济的客观规律,保持必要的理性和耐心。与此同时,我们坚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注定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的间奏,中国经济在趋势上仍将蓬勃向上。借用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一句话,"斯密的《国富论》写于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得如火如荼时期;
- 周洋雒水稞
-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间奏经济结构转型国富论外汇储备规模一线城市
- 日趋成熟的人民币外汇市场——“汇改”一周年回顾与展望
- 2016年
- 8.11汇改以来,伴随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市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显著提高,市场因素在汇率形成中发挥的作用明显加大,汇率市场的运行基础己更为有序和理性。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新特征也将对其他金融资产价格走势产生根本性影响。回首这一年,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果?进一步推进市场化需重点从哪些地方着手?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运行逻辑是怎样?外贸企业等市场投资主体应如何完善其汇率风险管理?如何看待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趋势前景及把握此宏观背景下的资产配置策略?在本期中,本刊组织专题对上述问题作深入探讨,供读者参考。
- 周洋周钰博
- 关键词:外汇市场汇率风险管理市场投资主体金融资产
- 从商业银行配置意愿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
- 2013年
- 10年期国债从六月份开始走出了一波明显的“熊市”行情,10月25日创下的4.21%高点已较五月底上涨了近80bp,是近期上行幅度最大的一次(见图1)。回顾这轮“熊市”,起始于6月份的流动性冲击,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一级市场疲弱带动二级市场收益率上行,宏观经济强于预期以及3年期央票到期续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周洋李晶侯丽萍
- 关键词:国债收益率市场收益率市场参与者
- 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尚需时日——兼评2016房地产新政被引量:2
- 2017年
- 房地产调控政策本身我们并不陌生,但与历史上历次楼市调控政策相比,此次新政有三个主要的不同之处。宽货币、加杠杆以及土地财政的客观存在都是此轮房价上涨的基本要素,使得居民"想买房",并"能买房",是实际意义上的"系铃人"。因此,未来房地产市场大势如何,要看这几个方面"解铃"的可能性。上述三个基本因素又共同作用于房价预期,最终推动此轮房价上涨。考虑到刚需因素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房价租金比不具备吸引力,预期在此轮房价暴涨中的作用益发突出,对预期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针对本轮调控,三个基本因素中,货币宽松和土地财政短时间之内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受到直接抑制的是居民加杠杆行为,这对于房价上涨速度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而房价绝对值的趋势性变化则要视另外两个因素在未来的动态演绎过程而定。长期来看,观察近十年的中国房价走势不难发现,历次房价的回调幅度均相对温和,新一轮房价上涨、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均轻松超过前一轮高点,尚未出现持续久、幅度大的系统性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世纪以来还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长周期。但在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拐点之后,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的可能性在增大,货币政策紧缩、房产税征收等都可能成为触发因素。当然,如果调整压力能够被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以及结构性改革释放的红利所消化,我们也可期待房地产长周期拐点更迟一些到来。
- 王蕾周洋
-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土地财政
- 资金为什么这么紧——“6.20”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被引量:1
- 2014年
- 2013年“6.20”之后,资金利率中枢出现了系统性抬升,利率水平冲破上半年高位成为常态(见图1)。以7天质押式回购为例,2013年1-5月利率均值水平为3.30%,7-11月均值水平抬升至4.58%,抬升幅度将近130bp。进入12月以后,资金利率再次冲高,一度冲破“6.20”前水平,
- 周洋
- 关键词:资金利率质押式回购利率水平月利率均值升幅
- 后QE时代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变迁
- 2013年
- 一、政策路径判断 金融危机之后,欧美主要央行采取了激进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和保持价格稳定。随着各国经济和通胀形势的分化,欧美主要央行的政策方向也开始出现分歧。
- 王蕾徐凡李晶丁孟周尧侯丽萍周洋
- 关键词:实体经济E时代货币政策价格稳定经济复苏
- 人民币不宜大幅贬值
- 2016年
- 2016新年伊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急剧下跌,对于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开始出现极端化预期,各种猜测不绝于耳,"一步到位"等声音此起彼伏。我们试图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通过分析,我们倾向于认为人民币当前不宜大幅贬值,只要决策层引导适当,人民币汇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区间内是可以实现的。为量化预测结果,我们以2015年12月31日作为基期,基于我们对主要汇率2016年末点位的预判,测算了在不同假设下人民币汇率指数相较基期保持稳定所对应的人民币变动幅度,并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即使人民币相对美元走势偏弱,人民币汇率指数依然可以保持"强势";第二,为了维护总汇率指数的基本稳定,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幅度应相对可控。
- 王蕾周洋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波动性贬值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