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元
- 作品数:148 被引量:64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阳江市花生低产主要原因及高产栽培措施
- 广东阳江市花生年均亩产量多年徘徊在130kg左右的低产水平,本文分析了其低产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花生高产栽培的措施.
- 雷嗣彬周桂元
- 关键词:花生高产栽培油料作物
- 文献传递
- 花生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与抗黄曲霉侵染的关系被引量:26
- 2003年
- 通过丙酮分级沉淀和 DEAE- Sephadex A5 0离子交换柱 ,从花生种子醋酸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出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物质。SDS- PAGE电泳图谱显示 ,纯化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分子量分别为 17.1和10 .3k Da,纯化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能显著地抑制黄曲霉 (Aspergillusflavus)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 ,表明胰蛋白酶抑制剂是花生种子抗黄曲霉的有效成分。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多少、活性的高低与品种抗黄曲霉侵染的能力有关。 5个抗性品种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和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 ,且抗性品种胰蛋白酶抑制剂粗提液体外抑菌效果也较感病品种显著 ,表明花生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和活性可作为花生抗黄曲霉侵染的标记性状之一。
- 梁炫强潘瑞炽周桂元
- 关键词:花生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抗黄曲霉侵染
- 鲜食花生相关生化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3
- 2004年
- 通过测定13个花生品种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蔗糖、总糖和果糖的含量,鉴定和筛选出适合鲜食的花生品种。结果表明:花生品种M001的蔗糖、总糖和果糖含量较高,且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较低,该品种较适合鲜食。
- 罗虹周桂元方洪标董桂军
- 关键词:花生品种鲜食花生生化特性总糖糖含量胰蛋白酶抑制剂
- 花生高密度遗传整合图谱的构建及产量和抗病QTL-meta分析
-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目前,利用不同的遗传作图群体挖掘了大量的产量和抗病相关QTLs。然而,由于不同遗传背景下QTLs的互作效应,仅有少量的QTLs得以育种利用。因此,通过构建整合图谱,利用QTL-meta分析,...
- 鲁清刘浩洪彦彬李海芬刘海燕李杏瑜温世杰周桂元李少雄陈小平梁炫强
- 关键词:花生抗病
- 文献传递
- 白叶枯病原菌侵染引起水稻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感染白叶枯病后 ,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 ,与病斑长度成极显著负相关 ,遗传相关系数r =- 0 .82 5 ,并且与环境的关系也很密切 .水稻感染白叶枯病后 ,至少有 4对多酚氧化酶基因被活化 ,基因效应属负向趋显性 .非固定遗传的显性及上位性成分在遗传型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 85.2 % ) .
- 张尤凯周桂元王润华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多酚氧化酶酶活性
- 一种连续提取花生油脂和蛋白质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连续提取花生油脂和蛋白质的制备方法,它是先将花生蒸炒、脱衣后进行部分脱脂,脱脂后的花生粉浸泡,滤出后磨浆、浆渣分离,然后将乳化稳定剂和白砂糖溶于热水中,经胶体磨乳化,溶融后与浆液混合,均质、装灌封口、杀菌后制...
- 徐鹤龙刘明津王春玲周桂元庞维和
- 文献传递
- 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粤油14的选育及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
- 周桂元李少雄梁炫强黎穗临洪彦彬李一聪祝升直刘海燕姚德仁江洁凤李雄兵温世杰陈小平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该成果针对该省花生生产限制因子是花生主要病害(青枯病、锈病、叶斑病)的危害和栽培技术落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复合杂交将高抗青枯病、抗锈病、抗叶斑病以及高产性状整合在一起...
- 关键词:
- 关键词:花生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害防治
- 一种快速提取花生DNA的新方法被引量:1
- 2011年
- 以花生为材料提取DNA的步骤繁杂且耗费时间。探讨用一步法提取花生DNA,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结果可信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进行花生品种种性和纯度的鉴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田间育种材料的选择。
- 李杏瑜朱方何洪彦彬陈小平李少雄周桂元刘海燕梁炫强
- 关键词:花生DNA
- 南粳37的选育、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 1995年
- 南粳37的选育、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徐锁顺,王子明,裔承宽,周桂元,宋小禄(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南京210014)顾正远,段祥茂,董晓敏,王永军,高平(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东海县农技推广中心农科所)(连云港市农科所)(国营三河农场)南粳37由江苏省农科...
- 徐锁顺王子明裔承宽周桂元宋小禄顾正远段祥茂董晓敏王永军高平
- 关键词:水稻栽培选择育种
- 优质高产多抗中籼品种——南京玉籼的选育及其利用
- 1998年
- 中籼品种南京玉籼在1991~1992年江苏省中籼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078kg。在1993年江苏省中籼稻生产试验中,产量比对照盐籼156增产7%以上。大面积试种示范,亩产超过500kg,高产田块达550kg/亩以上。稻米外观半透明,基本上无心腹白,粒形细长,整精米长度7mm以上,长宽比为317∶1,米质7项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部颁一级米标准。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和褐飞虱。该品种全生育期143天左右,株高100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一般有效穗21万/亩,每穗实粒93粒,千粒重26g。株型紧凑,生长清秀,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性和抗虫性较好的中籼品种,适宜在苏中、沿江和苏南丘陵中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 宋小禄裔承宽周桂元周桂元徐锁顺杨杰
- 关键词:籼稻高产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