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高温下水稻开花习性对受精率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4年
- 以籼稻Ⅱ优7954(中等敏感)和Ⅱ优7号(耐高温)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在水稻抽穗开花期进行38℃高温处理,研究高温下颖花开放特性对受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Ⅱ优7号与Ⅱ优7954花时较对照提前,Ⅱ优7号花时集中,而Ⅱ优7954花时分散;Ⅱ优7954处理温度与高温处理时间之间存在互作,随着高温处理时间延长受精率下降;高温处理时段和变温模式直接影响水稻的开花习性,对受精率的影响很大。
- 周建霞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向镜陈惠哲胡声博
- 关键词:水稻开花习性受精率高温
- 高温下开花时间对水稻颖花育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逆境,以籼稻Ⅱ优7954和粳稻连粳6号为材料,研究了高温下开花时间对颖花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颖花开花紊乱,在高温处理时段之外有大量颖花开放;早开花(即高温开始前开花)有利于籼稻Ⅱ优7954和粳稻连粳6号提高受精率,晚开花(即高温结束后开花)有利于提高籼稻Ⅱ优7954的受精率但对提高粳稻连粳6号的受精率无作用。
- 周建霞张玉屏朱德峰向镜陈晓阳
- 关键词:水稻开花时间
- 早稻花期高温鉴定初探被引量:4
- 2013年
- 选用我国主要水稻种植区的18个主栽早稻品种在35℃和38℃下进行耐热性鉴定,探讨早稻花期高温鉴定的适宜温度。结果表明,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讲,双季早稻花期耐热性评价温度应低于38℃,而华南地区38℃可作为花期耐热性评价温度。
- 周建霞胡声博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向镜
- 关键词:早稻花期
- 气温升高对水稻结实率及产量影响
-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稻区6个代表性站点60年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该区单季稻生育期的特点及其生长特性,进一步分析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耐性品种的筛选的重要性及探索昼夜温差变化对水稻生长影响的必要性。
- 张文倩王亚梁朱德峰王磊陈惠哲向镜张义凯周建霞张玉屏
- 关键词:水稻生长昼夜温差温度变化
- 文献传递
- 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对高温诱导水稻颖花不育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以Ⅱ优7954(热敏感品种)和Ⅱ优7号(耐热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方法,研究了水稻抽穗开花期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对高温热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空气湿度加重了高温诱导的颖花不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水稻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减小,叶温高,柱头上萌发的花粉数少;高温干旱条件也导致叶温升高,使开颖率降低,颖花不育率提高。
- 周建霞张玉屏朱德峰向镜陈晓阳
- 关键词:水稻高温土壤水分
- 高温后移对水稻颖花败育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以籼稻Ⅱ优7954和Ⅱ优7号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箱在水稻抽穗开花期进行两种高温处理,即常规38℃高温处理(9:00-14:00)和38℃高温后移处理(11:00-16:00),以受精率衡量高温后移对水稻颖花败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高温后移下颖花败育的原因。结果表明:常规高温处理下颖花育性对开花当天高温最敏感,而高温后移处理下颖花育性对开花前1d高温最敏感;高温后移开花高峰出现在高温来临前,可见高温后移主要通过开花前高温而非开花时高温影响颖花育性;开花前高温主要通过影响花药散粉、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延伸从而引起颖花败育。研究成果可为水稻品种高温热害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 周建霞张玉屏朱德峰向镜
- 关键词:水稻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