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孝思

作品数:175 被引量:1,204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1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6篇结石
  • 45篇胆管
  • 31篇光谱
  • 28篇肝内
  • 26篇胆管结石
  • 26篇肿瘤
  • 26篇内胆
  • 26篇红外
  • 26篇肝内胆管
  • 25篇胆囊
  • 25篇红外光
  • 25篇红外光谱
  • 24篇手术
  • 24篇肝内胆管结石
  • 14篇胆结石
  • 13篇胆道
  • 13篇光谱研究
  • 12篇切除
  • 12篇细胞
  • 11篇胆囊癌

机构

  • 98篇北京大学第三...
  • 47篇北京大学
  • 45篇北京医科大学...
  • 15篇北京医科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北京医科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第一...
  • 2篇铁道部北京铁...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73篇周孝思
  • 76篇徐智
  • 54篇凌晓锋
  • 48篇王立新
  • 34篇侯纯升
  • 31篇吴瑾光
  • 29篇张同琳
  • 27篇徐怡庄
  • 20篇张能维
  • 17篇邓绍庆
  • 16篇陆少美
  • 15篇张元福
  • 11篇傅贤波
  • 10篇侯宽永
  • 8篇徐端夫
  • 8篇翁诗甫
  • 8篇沈韬
  • 7篇刘亚奇
  • 7篇周培爱
  • 7篇吴才宏

传媒

  • 16篇中国微创外科...
  • 13篇光谱学与光谱...
  • 10篇中华普通外科...
  • 10篇北京医科大学...
  • 9篇中华实验外科...
  • 9篇中国实用外科...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实用外科杂志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5篇肝胆胰脾外科...
  • 4篇第14届全国...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国外医学(外...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8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11篇2001
  • 12篇2000
  • 8篇1999
  • 11篇1998
  • 5篇1997
  • 9篇1996
  • 8篇1995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正常组织与相应肿瘤组织结构的FTIR光谱研究被引量:42
1998年
本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对一系列胃肠道(食道、胃、结肠)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肿瘤组织的光谱基本一致,而正常组织的光谱按1400~950cm-1区域的特点可分为三类。对光谱中蛋白质酰胺Ⅰ带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
彭卿徐怡庄李维红李维红吴瑾光
关键词:肿瘤组织FTIR切片胃肠道组织
急性分离的大白鼠海马CA_1区锥体细胞Na^+电流特性被引量:1
1997年
张宗明吴才宏周培爱庄道斌阳冬梅周孝思
关键词:急性分离海马CA1区锥体细胞
肝移植术前测定氧自由基相关指标在预后判别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研究肝移植患者术前体内氧自由基的相关指标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 18例肝移植患者术前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 (LPO)、总抗氧化能力 (TAC)、一氧化氮 (NO)、总胆红素 (T BIL ) ,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血浆 L PO(17.13± 4.16)μmol/ L ,明显高于存活组 (7.97± 3 .5 2 )μmol/ L (P<0 .0 5 ) ,存活组血浆 TAC(3 8.0 5± 19.13 ) k U / L ,高于死亡组 (3 2 .5 4± 3 .0 7) k U/ L,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存活组血浆NO (5 0 .46± 19.5 4)μmol/ L,死亡组 (5 0 .80± 14 .80 )μmol/ L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死亡组血 T BIL(4 2 5 .98± 2 14 .18) μmol/ L,明显高于存活组 (172 .10± 14 4.3 2 ) μmol/ L(P<0 .0 5 )。从结果筛选出对判断预后有意义的指标为血浆 LPO和血浆 TAC,建立根据术前检验指标预测术后死亡与存活的判别函数式分别为 :Y1 =0 .3 2 90 X1 + 0 .0 998X2 ,3 .90 40 ,Y2 =1.3 5 2 0 X2 -0 .0 5 0 0 X2 -11.464 0 (其中 X1 为血浆 LPO,X2 为血浆 TAC) ;判别方程对存活组判别正确率为 10 0 .0 % ,对死亡组判别正确率为 83 .3 % ,总的判别正确率为94.4%。结论 :术前检测血浆 LPO和 TAC能较正确判断患者的死亡危险程度 ,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判别方程判别?
刘淳周孝思耿秋明
关键词:肝移植自由基脂质过氧化
肝内胆管结石76例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 回顾总结肝内胆管结石 76例死亡病例 ,分别分析其中 6 2例死于肝内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和 14例死于其它疾病病例的主要死亡原因。结果 死于肝内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的病例 ,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胆道残余结石和狭窄等胆道上游病变未得到彻底处理 ,从而导致的急性重症胆管炎 (acutecholangitisseveretype,ACST)和感染中毒性休克 (91.9% ,5 7/ 6 2 ) ;而死于其它疾病的病例 ,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 (71.4 % ,10 /14 )。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应彻底清除胆道上游的结石和狭窄等病变 ;
凌晓锋焦志刚徐智张能维王立新侯纯升周孝思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胆管炎恶性肿瘤
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治疗方式长期疗效报告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治疗方式的长期疗效,探讨合理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159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比较保守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切除术、肝胆管肠吻合术以及保留Oddi括约肌的肝门胆管狭窄成形术5种治疗方法的术后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结果146例随访2—12年,中位时间7年,随访率91.8%(146/159)。保守治疗16例(Ⅰ组),随访15例,15例出现胆管炎,其中死亡1例;肝外探查47例(Ⅱ组),残留结石率100%,随访43例,术后胆管炎32例(74.4%),其中死亡7例;肝叶或肝段切除16例(Ⅲ组),残留结石3例(18.8%),随访15例,术后胆管炎4例(26.7%),其中死亡1例;肝胆管肠吻合32例(Ⅳ组),残留结石11例(34.4%),随访29例,术后胆管炎14例(48.3%),其中死亡3例;保留Oddi括约肌48例(Ⅴ组),残留结石8例(16.7%),随访44例,术后胆管炎7例(15.9%)。Ⅱ组残留结石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组(P均=0.000);Ⅰ组和Ⅱ组胆管炎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Ⅳ组胆管炎复发率显著高于Ⅴ组(P=0.003)。结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保守治疗和肝外探查疗效最差,保留Oddi括约肌的肝门胆管成形术优于肝胆管肠吻合术。
王立新徐智凌晓锋侯纯升张能维张同琳周孝思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
实验外科中的统计学问题
2000年
周孝思
关键词:实验外科统计学统计分析
胆囊化学灭活治疗高危病人急性胆囊炎被引量:1
1996年
对高危病人急性胆囊炎行胆囊造痿术后胆囊的再处理问题进行研究,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为10例造瘘后的胆囊进行了经皮胆镜胆囊管闭塞及胆囊化学灭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徐智邓绍庆李强彭宣芙张能维周孝思
关键词:胆囊炎胆镜化学灭活
肝内胆管结石行保留Oddi括约肌的胆管狭窄整形术96例中长期随访报告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总结我院肝内胆管结石病行保留Oddi括约肌的胆管狭窄整形术(Oddi sphincter-preserved cholangioplasty with hepatico-subcutaneous stoma,OSPCHS)96例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我院1994年6月~2006年12月肝内胆管结石病行OSPCHS后随访达3年以上96例的临床资料,报道OSPCHS术后胆管炎和与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腹痛复发病例的微创治疗结果及转归。结果96例中完全无症状的64例。症状复发32例,其中有与肝内胆管结石相关的腹痛13例,有胆管炎复发19例,胆管炎复发率为19.8%(19/96)。3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8.1年(3~13.5年)。复发的原因包括残余胆道狭窄(5例)和残余结石(1例),新结石的产生(18例),新的良性胆道狭窄和结石(5例)以及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3例)。除3例拒绝进一步治疗外,16例经过切开皮下盲襻胆道镜治疗后继续随访3.2年无症状,10例有胆道狭窄合并结石(包括残余狭窄和新的狭窄)的仍然有胆管炎或腹痛症状,3例因罹患肝门部胆管癌死亡。结论OSPCHS术后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的病例通过皮下盲襻切开胆道镜取石等治疗避免了再次开放的大手术。OSPCHS是治疗病变非局限化的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最佳选择;处理胆道狭窄仍然是预防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的关键。
凌晓锋徐智王港王立新侯纯升修典荣张同琳周孝思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病症状复发微创治疗
经皮下空肠盲袢处理肝内外胆管术后再发结石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评价经皮下空肠盲袢处理肝内外胆管再发结石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 1 98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经皮下空肠盲袢处理肝内外胆管再发结石及急性胆管炎 2 4例。 结果  2 4例肝内胆管再发结石中 ,1 0例共 1 8例次急性胆管炎发作 ,都经皮下空肠盲袢置管引流 ,胆管炎均缓解 (1 8/ 1 8) ;1 4例共 1 7例次肝内外胆管再发结石 ,择期经皮下空肠盲袢置管引流。所有肝内外胆管再发结石均经皮下空肠盲袢用胆道镜等取石 ,结石取净率 79 2 % (1 9/ 2 4 )。 结论 经皮下空肠盲袢处理肝内外胆管再发结石是一便捷、微创。
徐智徐建王立新张能维张同琳陆少美周孝思
关键词:微创外科手术治疗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58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70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09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20例(2.8%),获得随访17例,随访率为85%,中位随访时间2(0—15)年。胆管癌诊断前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程15±11年(3~38年)。有胆管炎的14例,其中重症胆管炎11例。合并肝脓肿12例,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症15例。术前辅助检查提示合并胆管癌诊断的依次为CT、MRCP、B超、肿瘤标志物等。胆管癌的术前临床诊断率为55%(11/20)。行胆管癌根治术4例,姑息性手术7例,探查活检术6例,非手术治疗3例。根治术后1例失访,其余3例均存活,目前存活时间分别为1年1例,5年2例。姑息性手术7例,术后失访2例,存活时间1年2例,3年1例,5年1例。未切除者存活时间均未超过1年。结论对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有以下情况者应提高警惕,(1)病史较长、有胆管炎。(2)合并肝硬化。(3)影像学提示胆管壁增厚或肝内占位病变。(4)肿瘤标志物升高。这些提示发生胆管癌的可能性大。对这些病例应严格定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获得根治切除者预后较好。
徐云峰王凯刘亚奇徐智王立新侯纯升周孝思凌晓锋
关键词:胆管肝内胆管肿瘤胆管炎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