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圆

周圆

作品数:45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细胞
  • 16篇肿瘤
  • 10篇基因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耐药
  • 6篇蛋白
  • 6篇药物
  • 6篇干细胞
  • 5篇多药
  • 5篇分子
  • 5篇白血病细胞
  • 4篇多药耐药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肿瘤药
  • 4篇拮抗
  • 4篇拮抗剂
  • 4篇腺癌
  • 4篇抗体

机构

  • 32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口腔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5篇周圆
  • 25篇杨纯正
  • 21篇熊冬生
  • 13篇杨铭
  • 13篇范冬梅
  • 12篇齐静
  • 11篇纪庆
  • 10篇许元富
  • 8篇彭晖
  • 7篇高瀛岱
  • 6篇杨逢春
  • 6篇朱惠芳
  • 6篇邵晓枫
  • 5篇肖瑛
  • 5篇黄牛
  • 5篇张永慈
  • 5篇代晓华
  • 5篇齐静
  • 4篇邢文
  • 4篇王金宏

传媒

  • 6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第11次中国...
  • 1篇2009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PS细胞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细胞)是指将一些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入已分化的成体细胞,使其重编程为形态及功能上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的一类细胞。因此,i PS细胞技术避免了传统ES细胞在临床应用方面的道德伦理问题,使其在再生医学、疾病建模、新药筛选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近年来,i PS细胞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大突破,包括体外诱导生成造血干/祖细胞、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基因治疗单基因遗传病等。该文对i PS细胞诱导重编程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汪文君邢文周圆杨逢春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疾病模型基因治疗重编程
新的肿瘤耐药相关基因ERGIC-53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ERGIC-53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耐药的关系,寻找肿瘤耐药逆转可能的新靶点。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检测ERGIC-53基因在K562和K562/A02中的表达差异;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1种肿瘤敏感及耐药细胞系中ERGIC-53基因的表达;设计合成针对ERGIC-53基因的siRNAs,用脂质体法转染K562和K562/A02细胞,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干扰耐药细胞中ERGIC-53基因表达后的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ERGIC-53在K562/A02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亲代K562细胞(P<0.05);6种耐药细胞株中ERGIC-53基因表达的平均值约为亲代敏感细胞的2倍。siRNA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在转染后72h时细胞内阿霉素积累接近其亲代敏感细胞水平。结论:ERGIC-53基因与肿瘤细胞耐药相关,明确该基因参与耐药肿瘤细胞表型的形成。
肖瑛许元富周圆邵晓枫谢印良谷岳熊冬生杨纯正
关键词:RNA干扰抗肿瘤药基因
靶标抗癌药物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2002年
近年来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靶标药物发展很快 ,主要集中在信号转导抑制剂和血管新生抑制剂等方面 ,这些药物选择性强 ,副作用轻 ,常能增加传统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在联合化疗方面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周圆
关键词:肿瘤分子靶点联合化疗抗癌药
NF-H基因参与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机制形成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分析K5 6 2 /A0 2细胞多药耐药性 (MDR)分子机制 ,寻找可能参与K5 6 2 /A0 2细胞耐药机制的新基因。方法 通过长期逐步增加K5 6 2细胞培养液中阿霉素 (ADM)的浓度 ,诱导出多药耐药细胞株K5 6 2 /A0 2 ,利用cDNAmicroarray比较K5 6 2和K5 6 2 /A0 2基因表达的差别 ,从中选择NF H基因进行RT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验证 ,并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和细胞内ADM浓度的测定 ,进一步验证该基因与K5 6 2 /A0 2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 ,有 12个基因可能参与了K5 6 2 /A0 2细胞的耐药机制 ,其中 7个基因在K5 6 2 /A0 2中被下调 ,5个基因被上调。本研究结果显示 ,NF H基因在K5 6 2 /A0 2细胞中高表达 ,并且 ,将NF H和mdr1反义核酸同时转入K5 6 2 /A0 2细胞后 ,可明显提高细胞内ADM浓度 ,而单独转入NF H反义核酸效果不明显。结论 K5 6 2 /A0 2细胞耐药表型的形成是多因素的 ,除了P 糖蛋白 (P gp)等常见因素外 ,可能还有NF
谭耀红杨纯正赵春华齐静彭晖王建祥周圆肖瑛兰岚
关键词: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机制MDR阿霉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基因组学与疾病进展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13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ASXL1、TET2、IDH1、IDH2、SETBP1、MPL515、JAK2V617F及JAK2 exon12基因突变情况,综合评判PV后骨髓纤维化(PPMF)疾病进展与基因组学特征。方法用Sanger方法对ASXL1、TET2、IDH1、IDH2、SETBP1、MPL515和JAK2 exon12基因进行测序;用巢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检测JAK2V617F突变,对突变患者用Taqman-MGB探针检测突变负荷。分析基因突变与PPMF疾病进展的关系。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析PV后继发PPMF的危险因素。结果 PV患者ASXL1、TET2、IDH1、IDH2的突变率分别为7.69%(8/104)、5.26%(1/19)、0.08%(1/120)、和0.08%(1/121)。未发现SETBP1、MPL515突变者。PV患者JAK2总突变率为82.22%(111/135)。其中JAK2 exon12突变率为2.96%(4/135)。PPMF患者中,ASXL1突变率高达31.82%(7/22)。ASXL1与JAK2V617F负荷(V617F%)呈正相关(rs=0.298,P=0.002),ASXL1突变组的血红蛋白低于未突变组,白细胞、V617F%≥50%比例、血栓栓塞比例及继发PPMF比例高于未突变组(P<0.05);ASXL1突变、V617F%≥50%和脾大是PPMF的危险因素。结论 ASXL1突变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促进V617F%增高,参与PPMF的发生和发展。
赵迎旭白洁张磊盛梦瑶石慧邢文杨逢春艾丽梅周圆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基因组学IDH1JAK2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酰胺基杂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酰氨基N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式中各基团的定义及制备方法详细描述见说明书。通式(I)化合物显示出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因此有望用来治疗慢性...
杨纯正彭晖齐静黄牛王建祥谢平王彩云周圆
文献传递
靶向肿瘤坏死因子的炎性肠病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4年
肿瘤坏死因子在介导炎性肠病(IBD),特别是在克罗恩病的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已有多种以肿瘤坏死因子为靶点的药物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研究。
肖瑛许元富周圆杨纯正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炎性肠病靶向靶点克罗恩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2
2015年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 PSC)技术在疾病研究和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JAK2V617F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患者携带的一种重要突变。该研究采用非整合型质粒重编程携带JAK2V617F突变的PV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携带JAK2V617F突变的i PSC。结果表明,通过这种途径形成的i PSC系可稳定传代,多能性基因表达水平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s)类似,可稳定地在体内分化形成三胚层结构并携带不同负荷的JAK2V617F突变。这为研究JAK2V617F在PV中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开发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模型。
汪文君邢文白洁刘淑平许静纪光臻袁卫平张孝兵程涛周圆杨逢春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重编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JAK2V617F
Gleevec耐药白血病细胞中P-糖蛋白功能失调及其调节
2007年
目的:明确Pgp在Gleevec耐药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K562/G01细胞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伊马替尼(Gleevec,STI571)细胞毒作用的敏感性以及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PL)对K562/G01细胞药物敏感性的调节作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MDR基因mdr1及Pg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内DOX及罗丹明123(Rhodamin123,Rho123)水平以及Gleevec和ATP对Pgp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人白血病Gleevec耐药K562/G01细胞对Gleevec耐药约40倍,但对MDR类化疗药物DOX却保持敏感,而且,Pgp抑制剂VPL不改变K562/G01细胞对DOX的敏感性。与MDR表型的K562/A02细胞一样,K562/G01细胞表达mdr1及其编码的Pgp蛋白,但Pgp却没有药物外排泵功能,K562/G01细胞中DOX或Rh123浓度与敏感细胞K562相当。加入Gleevec或ATP可明显降低K562/G01细胞中DOX水平。结论:人白血病Gleevec耐药细胞K562/G01表达mdr1/Pgp,但Pgp功能明显受阻,Bcr/Abl抑制剂Gleevec或ATP可部分恢复K562/G01细胞中Pgp的药物外排泵功能。
齐静杨铭周圆王彩云熊冬生杨纯正
关键词:白血病P-糖蛋白
草乌甲素微乳及其制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乌甲素微乳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将草乌甲素溶于油相,加入乳化剂、助乳化剂及其他添加剂,制成透明或略带浊光、粒径在100nm以下的微乳。与草乌甲素原料药相比,含药微乳化学稳定性和粘膜透过能力明显提高。以草乌...
刘玉玲吴晓辉夏学军王洪亮周圆汪仁芸金笃佳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