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吉红

作品数:82 被引量:23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农业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小麦
  • 13篇京郊
  • 12篇播种
  • 10篇冬小麦
  • 9篇油菜
  • 8篇冬油菜
  • 7篇播种机
  • 6篇种子
  • 5篇镇压
  • 5篇生长发育
  • 5篇农业
  • 5篇作物
  • 5篇高产
  • 5篇播期
  • 4篇栽培
  • 4篇小麦生产
  • 3篇都市
  • 3篇都市农业
  • 3篇都市农业发展
  • 3篇杂粮

机构

  • 76篇北京市农业技...
  • 18篇北京市顺义区...
  • 13篇北京市房山区...
  • 7篇北京市房山区...
  • 6篇北京市通州区...
  • 4篇北京农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市气候中...
  • 3篇农业应用新技...
  • 2篇北京市农业局
  • 2篇怀柔区农业技...
  • 2篇北京市植物保...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天水市农业科...

作者

  • 77篇周吉红
  • 32篇孟范玉
  • 26篇王俊英
  • 23篇毛思帅
  • 17篇王俊英
  • 17篇佟国香
  • 17篇梅丽
  • 14篇周继华
  • 10篇罗军
  • 8篇满杰
  • 5篇刘国明
  • 4篇叶彩华
  • 4篇曹海军
  • 4篇石建红
  • 3篇朱青艳
  • 3篇宋振伟
  • 3篇李润枝
  • 3篇徐向东
  • 2篇周永香
  • 2篇刘永霞

传媒

  • 17篇作物杂志
  • 13篇农业科技通讯
  • 4篇北京农业(下...
  • 3篇中国农技推广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北京农学院学...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北京农业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中国种业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农业技术与装...
  • 1篇第二届中国杂...
  • 1篇第四届中国杂...
  • 1篇全国特色杂粮...

年份

  • 7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0年度异常气候对北京冬小麦生产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收集小麦主产区气象数据,结合田间"三情"监测点调查结果,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针对2009/2010年度北京地区出现的异常气候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0年冬小麦全生育期遭遇播种-出苗期干旱、初冬强降温、冬季持续极端低温、春季低温霜冻和灌浆后期连阴寡照等异常气候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小麦造成的影响包括生育期推迟、群体不足、个体生长较弱、产量下降等。
叶彩华周吉红栾庆祖
关键词:异常气候冬小麦
基于神经网络的冬小麦蛋白质含量关键生态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温度、降雨、光照和土壤等生态因子影响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确定这些因子是否有重要影响及影响程度对于小麦种植区划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小麦种植点的气象数据和土壤养分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方法来评估温度、降雨、光照和土壤等因子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研究表明,影响北京地区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有:6月6日至6月10日的光照时间、气温大于32℃的天数、土壤碱解氮含量、5月上旬至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5月26日至5月30日的平均气温、5月下旬至6月上旬≥0℃的积温、6月1日至6月5日的平均气温、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温差、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降雨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针对部分关键因子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制作了响应曲线以反映蛋白质含量随生态因子的变化趋势。
王大成李存军宋晓宇王纪华黄文江王俊英周吉红黄敬峰
关键词:神经网络
京郊地区不同绿肥作物还田的土壤理化性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为了筛选到北京地区可替代冬小麦的绿肥作物。【方法】以小麦、油菜、紫云英、草木樨、毛叶苕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物量和植株碳氮含量的变化;绿肥翻压后,测定土壤的水分、pH、全碳、全氮和有机碳含量,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结果】在翻压时,毛叶苕子鲜质量、干物质质量最大,分别为211.84 g/株和47.82 g/株,且毛叶苕子C/N最低,为13.82。此外,绿肥翻压76 d后,在20~40 cm和40~60 cm土壤深度下,翻压小麦土壤含水量最低,分别为19.19%和19.20%;翻压毛叶苕子的土壤pH最低,为7.67;同时,翻压小麦后土壤全氮含量最低,为2.49 g/kg;翻压油菜后土壤全碳含量最高,为36.72 g/kg;而翻压毛叶苕子36 d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为11.26 g/kg。【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毛叶苕子是最佳的可以替代小麦的绿肥作物。
苏宝财赵阳佳张震东吕鹏辉徐小萌王婷周吉红李润枝
关键词:绿肥生物量土壤肥力
15份藜麦资源在北京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被引量:16
2019年
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的藜麦品种,将引种的15份藜麦资源在延庆区延庆镇西白庙村、延庆区香营乡上垙村和昌平区延寿镇分水岭村3点试种,比较产量、植株性状、抗性、生育期和景观效果等指标。结果表明:‘红藜1’、‘红藜2’、‘陇藜1号’和‘陇藜3号’综合表现优异,适宜作为粮景兼用型作物,在京郊进一步试验示范。其中,‘红藜1’和‘红藜2’为晚熟品系,生育期140~149 d,观赏期26~45 d,麦穗下垂,呈玫红色、橘黄色,高抗叶斑病、倒伏和倒折,在昌平区延寿镇分水岭村产量较高,为2 390.26和2 039.56 kg/hm^2。‘陇藜1号’和‘陇藜3号’为早熟品种,生育期89~108 d和90~100 d,观赏期15~17 d,麦穗直立,呈红色、黄色,在延庆区香营乡上垙村产量较高,为1 295.23和1 095.02 kg/hm^2。
梅丽郭自军王立臣石春梅周吉红周继华王俊英
关键词:景观效果适应性
一种小麦拌种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麦拌种机,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桶的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本申请通过上料机构的使用,将小麦种子从进料斗倒进...
梅丽周吉红孟范玉佟国香罗军解春源
北京地区油用油菜引进及种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增添京郊裸露农田治理作物品种,提升农田景观,为京郊优质高产田、优良生态田、优美景观田的建设增砖添瓦,2007年秋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越冬油菜,开展了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品种筛选,播期、密度和肥水运筹等栽培技术研究,并于2009年春天引进春油菜开展了试验研究,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裸露农田治理效果研究和提升农田景观效果的规模化示范。目前,已形成了北京地区冬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筛选出了适宜京郊种植的春油菜品种,油用油菜已落户北京。
周吉红
关键词:油菜
2BJK-8型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在北京地区适宜行距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以轮选987为供试品种,以北京市常规条播机播种方式为对照,研究了2BJK-8型小麦宽幅播种条件下不同行距26 cm(KF26)、23 cm(KF23)和20 cm(KF20)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幅播种机播种小麦带宽度扩展至8 cm,提高了行内种子分布均匀度,降低了缺苗断垄率,个体素质明显提升,单株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比常规播种提高,亩产较对照增产13.43%、16.79%和12.44%。其中20 cm和23 cm行距下产量较高,推荐作为北京地区推广的适宜宽幅播种行距。
孟范玉周吉红王俊英毛思帅满杰佟国香刘国明罗军方亚冉
关键词:小麦宽幅播种机行距增产
北京地区冬油菜适宜播种期研究初报
以陇油6号为指示品种,通过对8个不同播期下冬油菜的越冬保苗率、生育特征表现、经济性状、籽粒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分析,认为8月25日至9月15日为北京地区冬油菜的适播期。这一阶段播种的油菜枯叶前苗龄都在10叶以上,越冬保苗率7...
周吉红刘建玲刘国明冯万红张歧明
关键词:冬油菜播期
文献传递
春季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为指导京郊小麦种植户春季科学灌水,实现节水高效生产,开展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越冬前灌水50 m3,保苗安全越冬的基础上,春季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有显著性影响,灌水处理对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大,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的千粒重影响不大。春季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趋势为W4>W1>W2>W3,各处理间达5%差异显著性,以拔节期灌水的处理W4产量因素较协调,产量最高,为518.1 kg/亩,分别较W1、W2和W3亩增产5.9%、6.7%和8.3%。
佟国香周吉红毛思帅梅丽刘国明解春源罗军
关键词:小麦灌水时期
构建合理群体,因苗因墒科学管理,实现小麦高产高效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小麦高产田肥水投入量偏大及劳动成本逐年提高制约高产高效的状况,2014年北京市开展了小麦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高产点产量创历年最高,达10 227.0kg/hm2,再创北京小麦单产纪录。二是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高产点平均灌水2 920.5t/hm2,较上年减少307.5t/hm2,灌水和耗水生产率分别比上年提高38.1%和26.7%;平均投入纯养分511.5kg/hm2,较去年减少34.5kg/hm2,减幅6.3%;养分生产率15.4kg/kg,较上年提高3.2kg/kg,增幅26.2%。三是用工减少,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高产点用工较上年减少3个/hm2,劳动生产率较上年增加99.6kg/工,增幅38.2%。
周吉红毛思帅王俊英孟范玉
关键词:小麦高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