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刚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毒性
  • 5篇神经毒
  • 5篇比卡因
  • 5篇布比卡因
  • 4篇神经毒性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上皮
  • 3篇支气管上皮细...
  • 3篇人支气管上皮
  • 3篇人支气管上皮...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细胞
  • 3篇气管
  • 3篇气管上皮
  • 3篇气管上皮细胞
  • 3篇红霉素
  • 2篇褪黑素
  • 2篇抗炎
  • 2篇抗炎机制

机构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周刚
  • 5篇刘敬臣
  • 3篇赖坚
  • 3篇柳广南
  • 3篇何志义
  • 3篇钟小宁
  • 3篇李梅华
  • 3篇朱敏
  • 1篇陈园园

传媒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管紧张素1-7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布比卡因诱导的N2a细胞凋亡研究
2023年
研究血管紧张素1-7对布比卡因诱导的N2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N2a细胞随机分为4组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C组):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无任何药物干预;布比卡因组(B组):含0.6 mmol/L的布比卡因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血管紧张素1-7+布比卡因共处理组(A组):含0.2 mmol/L的血管紧张素1-7+0.6 mmol/L的布比卡因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PI3K抑制剂组(I组):含0.2 mmol/L的LY294002+0.2 mmol/L的血管紧张素1-7+0.6 mmol/L的布比卡因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光镜观察药物对N2a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2a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P-PI3K、AKT、P-AKT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9、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相比,B组细胞损伤较重,细胞皱缩变圆,突触变短,聚拢成团,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9与Cleaved Caspase 3表达显著升高;与B组相比,A组细胞形态明显改善,凋亡率降低,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升高,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9和Cleaved Caspase 3表达降低;与A组相比,I组由于加入了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 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9与Cleaved Caspase 3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血管紧张素1-7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布比卡因诱导的N2a细胞凋亡,对布比卡因导致的神经毒性有保护作用。
周刚罗云鹏韦丽玲刘敬臣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1-7布比卡因神经毒性PI3K/AKT信号通路
布比卡因通过组织蛋白酶B激活NLRP3炎性体诱导N2a细胞毒性
2022年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及NLRP3炎性体在布比卡因诱导N2a细胞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N2a细胞随机分为4组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C组):完全培养基培养,无任何药物干预;单纯抑制剂组(CA组):10μmol/L的CA-074-me预处理1 h后不加任何药物处理;CTSB抑制剂预处理+布比卡因组(CA+B组):10μmol/L的CA-074-me预处理1 h后,应用0.9 mmol/L的布比卡因培养12 h;布比卡因组(B组):0.9 mmol/L的布比卡因培养12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LDH释放实验检测上清液LDH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NLRP3蛋白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TSB以及NLRP3炎性体活化相关因子NLRP3、cleaved-caspase-1和N-GSDMD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CA组细胞活力、上清液LDH活性以及CTSB、NLRP3、cleaved-caspase-1、N-GSDMD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释放增多,CTSB蛋白含量增加,炎性体活化相关蛋白NLRP3、cleaved-caspase-1和N-GSDMD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B组比较,CA+B组细胞存活率增加,LDH释放减少,CTSB蛋白含量降低,炎性体活化相关蛋白NLRP3、cleaved-caspase-1和NGSDMD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布比卡因可能通过CTSB激活NLRP3炎性体活化诱导N2a细胞损伤。
余悦赖坚罗云鹏陈美云紫周刚韦丽玲刘敬臣
关键词:布比卡因神经毒组织蛋白酶B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红霉素抗炎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红霉素(EM)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将细胞随机分为8组,先加入EM干预,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分组如下:①空白对照组;②TNF-α(20ng/ml,16h)组;③EM(0.3μg/ml,24h)+TNF-α(20ng/ml,16h)组;④EM(3μg/ml,24h)+TNF-α(20ng/ml,16h)组;⑤EM(30μg/ml,24h)+TNF-α(20ng/ml,16h)组;⑥EM(0.3μg/ml,48h)+TNF-α(20ng/ml,16h)组;⑦EM(3μg/ml,48h)+TNF-α(20ng/ml,16h)组;⑧EM(30μg/ml,48h)+TNF-α(20ng/ml,16h)。然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提取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因ICAM-1RT-PCR产物分子大小约为700bp,与原设计产物分子大小490bp不相符,进一步作基因克隆测序了解基因之间是否具有同源性。结果ICAM-1的RT-PCR产物即为目的基因:ICAM-1基因。TNF-α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后,细胞ICAM-1mRNA表达增高。先加入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EM,后加入TNF-α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各组细胞ICAM-1mRNA表达均降低,且提示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结论TNF-α能激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使其ICAM-1基因表达增高,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EM能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CAM-1基因表达,可能是EM的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李梅华钟小宁柳广南何志义朱敏周刚
关键词: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红霉素
核因子-κB在红霉素抗炎机制的表达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红霉素(EM)的抗炎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将细胞随机分为8组,先加入EM干预,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分组:①空白对照组;②TNF-α(20μg/L,16h);③EM(0.3mg/L,24h)+TNF-α(20μg/L,16h);④EM(3mg/L,24h)+TNF-α(20μg/L,16h);⑤EM(30mg/L,24h)+TNF-α(20μg/L,16h);⑥EM(0.3mg/L,48h)+TNF-α(20μg/L,16h)。然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提取核蛋白,应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结果:EMSA结果显示,TNF-α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后,细胞内NF-κB表达增高。先加入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EM,后加入前炎因子TNF-α刺激16HBE,EMSA结果显示各组细胞NF-κB表达均降低,且提示有随着EM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NF-κB表达受抑制愈明显的趋势,但随着EM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到一定的范围,NF-κB表达受抑制差别不明显。结论:TNF-α能激活16HBENF-κB,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在炎症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M能抑制人16HBENF-κB的激活水平,这可能是EM的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李梅华钟小宁柳广南何志义朱敏周刚
关键词: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红霉素核因子-ΚB
右美托咪定对布比卡因脊髓神经毒性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2022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是否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布比卡因脊髓神经毒性。方法:选择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组(S组)、布比卡因组(B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组)。SD大鼠进行鞘内置管后分别进行以下处理:S组鞘内注射0.12μL/g生理盐水,连续3次每次间隔90 min,B组鞘内注射0.12μL/g的5%的布比卡因,连续3次每次间隔90 min,D组腹腔注射50μg/kg的右美托咪定,30 min后连续3次鞘内注射5%布比卡因每次间隔90min。各组于给药后0 d、1 d、2 d、3 d测大鼠甩尾反应潜伏期(TFL),0 d是在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者布比卡因后的90 min进行甩尾测试和运动功能评分,换算成最大抗辐射效应百分比(%MPE)以进行感觉功能的评估,并行运动功能(BBB)评分。给药后3 d取材,取腰膨大处脊髓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脊髓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leaved-caspase3、Bax、Bcl-2、Pi3k、p-Pi3k、Akt、P-Akt蛋白量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中Bax和Bcl-2表达情况。结果:与S组相比,B组和D组%MPE评分增高;BBB评分下降;HE染色光镜下脊髓损伤严重;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pPi3k、p-Akt表达下降(均P<0.05)。与B组相较,D组%MPE评分下降,脊髓组织损伤程度较轻,Bax蛋白表达量下降,Bcl-2、pPi3k、p-Akt表达量上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抑制脊髓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布比卡因脊髓神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韦丽玲罗云鹏赖坚赵漾周刚陈美云紫余悦刘敬臣
关键词:神经毒性PI3K/AKT布比卡因
基于铁死亡探讨褪黑素缓解布比卡因脊髓神经毒性的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MT)能否通过抑制铁死亡缓解布比卡因脊髓神经毒性。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组)、布比卡因组(B组)、褪黑素与布比卡因共处理组(BM组),各组于0 d、1 d、2 d、3 d测定最大抗伤害效应百分比(%MPE)、BBB评分进行行为学评估,并于给药后3 d取材,取腰膨大处脊髓组织进行HE、尼氏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组织神经元病理损伤情况和神经元存活数量,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多重免疫荧光检测活性氧(ROS)表达水平,ELISA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铁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GPX4、4HNE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B组%MPE升高,BBB评分降低,脊髓组织空泡增多,存活神经元数量减少,脊髓组织损伤程度较重,线粒体缩小,双层膜密度增加,线粒体嵴消失或断裂,ROS、MDA、铁含量增多,GSH降低,4HNE蛋白表达升高,GPX4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B组比较,BM组%MPE降低,BBB评分升高,脊髓组织损伤较轻,脊髓组织空泡减少,存活神经元增多,线粒体损伤改善,ROS、MDA、铁含量下降,GSH升高,4HNE蛋白表达降低,GPX4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MT可抑制铁死亡,从而缓解大鼠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引起的脊髓神经毒性。
刘子儒赵漾陈园园罗云鹏罗茜韦丽玲周刚刘敬臣
关键词:神经毒性褪黑素布比卡因
红霉素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白介素-8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红霉素(EM)的抗炎作用机制,为临床长期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慢性气道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 HBE),将细胞随机分为8组,先加入红霉素干预,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分组如下:(1)空白对照组;(2)TNF-α(20ng/mL,16h);(3)EM(0.3μg/mL,24h)+TNF-α(20ng/mL,16h);(4)EM(3μg/mL,24h)+TNF-α(20ng/mL,16h);(5)EM(30μg/mL,24h)+TNF-α(20ng/mL,16h);(6)EM(0.3μg/mL,48h)+TNF-α(20ng/mL,16h);(7)EM(3μg/mL,48h)+TNF-α(20ng/mL,16h);(8)EM(30μg/mL,48h)+TNF-α(20ng/mL,16h)。然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提取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介素-8(IL-8)mRNA。结果用前炎因子TNF-α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 HBE)后,RT-PCR结果显示细胞IL-8 mRNA表达增高。先加入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红霉素,后加入前炎因子TNF-α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 HBE),RT-PCR结果显示各组细胞IL-8 mRNA表达均降低,但其降低的水平与红霉素作用浓度及时间无明显关系。结论前炎因子TNF-α能激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L-8基因的表达,使其表达增高,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在炎症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霉素能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白介素-8基因表达,这可能是红霉素的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李梅华钟小宁柳广南何志义朱敏周刚
关键词: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红霉素IL-8TNF-Α
褪黑素对布比卡因脊髓神经毒性的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MT)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增殖、激活对布比卡因脊髓神经毒性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组(N组)、布比卡因组(B组)、褪黑素与布比卡因共处理组(M组)。4组大鼠行鞘内置管后分别做如下处理:B组及M组各鞘内注射5%布比卡因0.12 mL/kg,N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2 mL/kg,每组各给药3次,每次间隔90 min;M组鞘内注射后立即腹腔注射MT 12.5 mg/kg,B组及N组鞘内注射后立即腹腔注射与M组等量MT溶媒,各组均连续3 d给药,每天1次;S组鞘内置管后,不行鞘内注射,腹腔注射MT溶媒同B组。各组于给药后3 d取材,取腰膨大处脊髓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脊髓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Bcl-2、Bax、Caspase-3、CD86、IL-1β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N组脊髓组织损伤程度,Bcl-2、Bax、Caspase-3、CD86、IL-1β蛋白表达及IBA1免疫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均P>0.05)。与N组相比,B组和M组脊髓组织损伤程度较重,脊髓组织空泡化及损伤神经细胞增多,Bax、Caspase-3、CD86、IL-1β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小胶质细胞增多(均P<0.05)。与B组比较,M组脊髓组织损伤较轻,神经细胞尼氏体溶解及噬神经现象较少,Bax、Caspase-3、CD86、IL-1β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小胶质细胞增殖减少(均P<0.05)。结论:MT可以减轻大鼠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引起的脊神经毒性,减少脊髓组织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增殖激活相关。
陈美云紫赖坚罗云鹏余悦周刚韦丽玲刘敬臣
关键词:布比卡因神经毒性褪黑素小胶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