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英
- 作品数:36 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肠镜在儿童下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附1145例报告被引量:3
- 2003年
- 陈肖肖章许平吴秀英陈洁欧弼悠
- 关键词:结肠镜儿童下消化道疾病
-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检查和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分析儿童溃疡性结肠炎 (UC)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方法 对 40例儿童UC的内镜表现、组织学特点以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UC占结肠镜检查总数的 4% ,年龄 2个月~ 12岁 ,最小发病年龄生后 7d ,中度 +重度占 75 % (18+12 / 40 ) ,临床表现慢性腹泻 6 8% (2 7/ 40 ) ,粘液或粘液血便 5 3% (2 1/ 40 ) ,反复便血 48% (19/ 40 ) ,腹痛、呕吐等不明显 ,营养不良 30 % (12 / 40 ) ,贫血 2 8% (11/ 40 ) ,肠外表现仅见 1例有关节痛和肝脾肿大。病变均呈连续性分布 ,充血、水肿、有颗粒样改变、粘膜脆易出血 38例 (95 % ) ;有浅表、多发、密集、无规律分布的糜烂及溃疡 34例 (85 % ) ;假息肉 5例 (12 % ) ;粘膜桥 2例 (5 % )。病变分布范围 ,仅累及直肠 14例 (35 % ) ;直肠乙状结肠 16例 (40 % ) ;左半结肠 3例 (8% ) ;全结肠 7例 (15 % ) ,无右侧结肠炎和局限性结肠炎。结论 结肠镜诊断儿童UC确诊率高 ,儿童UC发生率低 ,症状明显 ,病变多累及直肠和左半结肠、以急性活动期为主的特征。
- 陈洁吴秀英陈肖肖欧弼悠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儿童
- 酸反流指数在小儿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诊断中的价值:附12年4109例食管pH值监测结果分析
- 目的:了解酸反流指数(RI)在小儿病理性胃食管反流(GER)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小儿病理性 GER 的诊断标准。对象与方法:对1994年至2006年经食管 pH 值监测而得到有效数据的4109 例患儿进行分析,其中男性26...
- 江米足周雪莲余金丹张雁翼陈洁章许平吴秀英陈肖肖欧弼悠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 文献传递
- 洛赛克口服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剂量探讨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洛赛克 (奥美拉唑 )口服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合适剂量。方法 将 2 0例消化性溃疡患儿分成 2组 ,分别晨间 1次口服洛赛克 (0 .30~ 0 .6 0 )mg·kg-1·d-1(平均 0 .40± 0 10 )和 (0 .6 1~ 0 .90 )mg·kg-1·d-1(平均 0 .80± 0 10 ) ,监测治疗前、给药第 1天、第 1周及 4~ 6周 (平均 5周 )时胃 pH动态变化。 结果 治疗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各项胃 pH监测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儿治疗后平均胃pH值、中位 pH值及胃 pH >3的时间百分比均大于治疗前 ,差异有显著性 ;而这 3项指标及药效维持时间在不同治疗时期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洛赛克口服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合适剂量为 0 .30~ 0 .6 0mg·kg-1·d-1(平均0 40mg·kg-1·d-1)。
- 江米足欧弼悠陈肖肖吴秀英周雪莲陈洁章许平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胃酸氢离子浓度
- 儿童结肠息肉内镜诊治及病理特点被引量:29
- 2004年
- 黄晓磊童美琴陈飞波欧弼悠吴秀英陈肖肖章许平陈洁
- 关键词:结肠息肉病理特点高频电凝切除术内镜儿童确诊诊治
- 内镜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58例分析被引量:1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内镜取消化道异物的时机选择与方法。方法 应用纤维胃镜、结肠镜并配以光电显像仪对 5 8例14岁以下儿童取消化道异物。结果 成功钳取食管异物 2 4例 ,胃内异物 2 7例 ,十二指肠降部异物 3例 ,结肠异物 1例 ,无一例应用麻醉剂 ,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内镜处理小儿消化道异物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疗效快 ,值得推广应用。
- 吴秀英章许平欧弼悠陈肖肖陈洁江米足
- 关键词:儿童消化道异物内窥镜
- 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家庭内聚集及根除治疗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儿童家庭内聚集现象,探讨根除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治疗。方法 经胃镜检查、病理切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PCR-UreA-DNA确诊H.pylori感染患儿226例,对其383位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洛赛克+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治疗92例患儿,分成与感染的父母同治组和未同治组,观察对照2组H.pylori根除率差异性。结果 226个家庭383位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中H.pylori总阳性检出率为33.8%。41例患儿菌株血清基因型与73位父母基因型符合率为89%(65/73)。与父母同治组H.pylori根除率为95.2%(40/42);未同治组H.pylori根除率为80%(40/50),x^2=4.67,P<0.05,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H.pylori感染有突出的家庭内聚集现象,父母及有密切接触的其他家庭成员是儿童感染的重要传染源;与感染父母或家庭成员的同步治疗,对提高患儿H.pylori根除率与预防再感染有重要意义。
- 陈肖肖欧弼悠尚世强吴秀英章许平陈黎勤曲一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洛赛克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根除率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的远期疗效及治疗失败病例再治疗的探讨被引量:19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短程疗法对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根除率及远期疗效 ,探讨初治失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经胃镜检查、组织活检等确诊为Hp感染的门诊患儿 192例 ,男 118例 ,女 74例。将本组患儿分成 2组 :克拉霉素组 15 7例 ,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 1周疗法 ;灭滴灵组 35例 ,采用奥美拉唑、灭滴灵、羟氨苄青霉素三联 2周疗法。疗程结束后 4周 ,分别于 1~ 36个月内进行复查随访 ,检测Hp根除率 ,其中对克拉霉素组中 2 2例Hp根除患儿进行 3年跟踪随访。对 2组Hp未根除 (初治失败 )者进行复治 ,灭滴灵组失败的复治方案 :克拉霉素三联 1周疗法 ;克拉霉素组失败的复治方案 :增加其中克拉霉素剂量和延长奥美拉唑疗程 ;复治再失败的方案 :奥美拉唑、铋剂、呋喃唑酮、羟氨苄青霉素四联疗法。结果 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 (90 4 % ,14 2 / 15 7)较灭滴灵组 (77 1% ,2 7/ 35 )高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6 9,P <0 0 5 )。克拉霉素组 2 2例Hp根除患儿 ,3年内随访复发率 4 5 % (1/ 2 2 )。本组共 2 9例次根除失败 ,采用 3种复治方案后 ,根除率分别为 75 % (6 / 8)、77% (11/ 15 )、10 0 % (6 / 6 )。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 1周疗法是根?
- 陈肖肖欧弼悠吴秀英周雪莲汤宏峰曲一平尚世强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灭滴灵羟氨苄青霉素
-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探讨:附4158例食管pH值监测结果分析
- 目的:寻求符合我国儿科临床实际的小儿GERD的诊断标准。方法:对4158例经食管pH值监测而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小儿GERD的新诊断标准。并与以下2种诊断标准相比较:①Boix-Ochoa 标准(A标准),即Bo...
- 江米足周雪莲余金丹张雁翼陈洁章许平吴秀英陈肖肖欧弼悠
- 关键词:小儿胃食管反流病CER
- 文献传递
- 胆汁反流对小儿胃黏膜损伤和HP感染的影响
- 目的了解小儿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病理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59例胃镜检查发现黏液湖黄染的患儿进行了Bilitec2000胃内胆红素动态监测,对其胃黏膜病理改变如炎症程度、炎症活动性、淋巴...
- 江米足应爱娟顾伟忠余金丹陈洁汤宏峰吴秀英陈肖肖欧弼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