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丽 作品数:31 被引量:27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塞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miulation,rTMS)在脑梗塞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10次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和简易的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MEP、CMCT及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EP、CMCT及F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rTMS有利于脑梗塞运动功能的康复。 吴小丽 吴宏胜 谢德丰 张承根 李朝健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塞 康复 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损伤后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肌电引导对提高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损伤患者下肢肌痉挛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脑损伤后下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前者采用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者采用经验注射;按修订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价疗效。结果肌电引导组和非肌电引导组比较,治疗后M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电引导组疗效明显优于非肌电引导组。且下肢肌无力和注射后局部疼痛副作用分别为1例和5例,有显著差异,1~3周后完全恢复。结论肌电引导可明显提高治疗脑损伤下肢肌痉挛的疗效,且可有效减少副作用发生。 吴小丽 文国强 吴宏胜 谢德丰 孙畅关键词:脑损伤 肌电 肉毒毒素 52例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肌肉功能及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2 2002年 吴小丽关键词:突眼性甲状腺肿 肌肉功能 肌电图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39例临床及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13 2002年 李天炼 廖小平 吴小丽关键词:病理改变 肌电图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与治疗 被引量:15 2011年 骨骼肌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占人体总重量的50%。每一块肌肉都可能发生疼痛和功能异常,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临床调查显示,30%骨骼肌疼痛患者是由于肌筋膜触发点导致局部疼痛和远处牵涉痛,这些疼痛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黄丹婧 吕娇娇 黄强民 吴小丽关键词:肌筋膜触发点 肌筋膜疼痛 发病率 疼痛患者 生活质量 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最佳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爆发式(burst)刺激方式、15 Hz高频刺激患侧皮质M1区和1 Hz低频刺激健侧皮质M1区3种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寻找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脑梗死的最佳优选方案。方法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3组(爆发组、高频组和低频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加做rTMS治疗,20 min/次,每周治疗5 d、停2d,疗程4周共治疗20次,在rTMS治疗前后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波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值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的MEP的潜伏期、波幅、CMCT、NIHSS、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爆发组较高频组和低频组疗效改善更明显(P<0.05),高频组和低频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论是高频、低频或爆发式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的恢复均有促进作用,尤其爆发式刺激更能有效地提升患者大脑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吴小丽 王冰雁 吴宏胜 谢德丰 李朝健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运动诱发电位 疗效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用4种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对亚临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患者不同类型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和损害特点。方法:病例组为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无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 吴小丽 吴宏胜 谢德丰 张承根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CMAP SNAP F波 SSR 文献传递 群组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 1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一对一康复训练模式,观察组采取群组管理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时间均为5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总体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7%vs 68.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和SS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干预后的NHISS评分和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2.1)分vs(10.3±2.2)分,(23.1±4.5)分vs(25.1±4.8)分,P均<0.05]。结论与常规的一对一模式相比,群组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更突出,神经功能和吞咽功能的恢复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何泽液 吴小丽 陈令军 陈文运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神经电生理检查早期诊断面神经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测在早期诊断及评估面神经炎的价值。方法对180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多项神经电生理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瞬目反射(BR)、双侧面神经F波、患侧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肌电图(EMG)、双侧面神经M波,并对各项检测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BR异常率最高,F波次之,M波最低,其中BR异常率与F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异常率与EMG、M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波异常率与EMG、M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G异常率与M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及F波早期诊断面神经炎的阳性率较高,其中BR能反映全程面神经传导功能,F波则主要反映面神经近端功能;EMG结果与患者病程有关,其结果能直接反映面神经受损程度;M波则主要反映面神经远端功能,对早期诊断面神经炎不够敏感。 吴小丽 李朝健 吴宏胜 谢德丰 张承根 曾建春关键词:面神经炎 F波 肌电图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早期脑梗死运动功能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2002年 吴小丽 李天炼关键词:脑梗死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