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 作品数:30 被引量:133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上海市卢湾区艾滋病监测及防制现状分析 2005年 吴健 范惠俐 阮圆 袁家麟关键词:艾滋病监测 艾滋病病毒 社会问题 监测工作 高危人群 2012-2019年上海市男男性行为哨点人群HIV-1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了解2012-2019年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和相关行为情况,探索MSM 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MSM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9年对上海市MSM开展哨点监测,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 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012-2019年共检测MSM 3207人,以25~34岁、未婚、非本市户籍、本地居住时间超过2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预防艾滋病服务措施覆盖率中位数86.3%,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中位数94.6%。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中位数为6.5%,总体呈上升趋势(P<0.001)。85.2%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9.3%。最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或异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均呈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1.506,95%CI:1.067~2.126,P=0.020)、每次同性肛交性行为都未使用安全套(OR=1.379,95%CI:1.005~1.891,P=0.047)、吸毒(OR=3.688,95%CI:1.412~9.634,P=0.008)及感染梅毒(OR=5.872,95%CI:3.784~9.111,P<0.001)为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MSM HIV抗体阳性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仍然存在,须进一步探索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模式,减少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和传播。 吴健 张佳玉 王旭婷 舒伟萍 徐元 秦晓云 宁镇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哨点监测 上海市卢湾区1997—2007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2009年 吴健 范惠俐 阮园关键词:流行病学分析 性传播疾病 STD 死灰复燃 疫情资料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安全套知信行及其主要障碍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安全套使用的知识、态度、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障碍,为进一步推广使用安全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卢湾区4家大型娱乐场所和18家小场所的124名女性服务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安全套使用的知识、态度以及相关行为,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来源等。[结果]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平均年龄(29.44±7.1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0.6%;安全套的知识和态度得分较低,劝说嫖客使用安全套的技巧得分较低;最后三次商业性性接触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36.6%。安全套观点总分较高者、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总分较高者、月收入越高者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越高,OR值依次为3.023、2.887和1.623。安全套可及性得分高;但通过专业机构获取预防艾滋病信息的比例很低。[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安全套使用频率较低,不安全性行为频繁,可产生潜在的艾滋病传播机会。影响安全套使用的主要障碍有:该人群文化程度较低,安全套的认知匮乏,劝说嫖客使用安全套的技能差,场所经理对使用安全套的态度不明了,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应针对以上障碍加大力度进行安全性行为的宣教和推广使用安全套,对女性服务人员与嫖客同时进行干预以提高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效果。 凌红 范惠琍 宋琴 吴健 袁家麟 吴建华 潘启超 刘娟 Robert Remis关键词: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 安全套使用 知信行 性病艾滋病预防 上海市2013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015年 截至2013年底,全国报告存活HIV/艾滋病患者436817例,MSM传播比例从2006年的2.5%上升到2013年的21.4%。近年来,上海HIV-1感染数逐年增高,截至2013年底累计报告HIV/艾滋病11168例,其中艾滋病患者3511例,死亡741例。2013年上海市报告HIV感染者1844例,较2012年同期增长10.0%。 郑敏 吴健 倪莹青 周艳秋 王绪琴 陶静 盖晶 郁晓磊 薛以乐 康来仪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HIV-1感染 艾滋病患者 HIV感染者 MSM 上海市男男性接触者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和梅毒感染现状以及性行为特征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男男性接触(MSM)人群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和梅毒感染现状及性行为特征。方法:访谈员在志愿者带领下,到MSM人群聚集场所,对符合条件的MSM进行一对一访谈。该人群在接受HIV、梅毒检测及调查性行为特征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HIV-1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在接受调查的203人中,HIV-1和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4.4%和10.3%;43.3%的调查对象与女性有性接触;其与男性偶然性伴安全套使用率高于与固定性伴;HIV-1和梅毒的感染情况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和性伴数量有一定关系。结论:上海市MSM人群的HIV-1和梅毒感染率较高,需对其进行艾滋病防治强化教育和综合干预,以遏制HIV-1和梅毒在该人群中传播。 吴健 陈磊 范惠俐 阮圆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 梅毒 2015年至2018年上海市HIV⁃1感染者基因亚型及分子传播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型(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8年新报告的HIV-1感染者血清样本1322例,通过巢式PCR扩增HIV-1pol区基因序列,根据pol基因序列进行病毒亚型分析,基于最适基因距离构建分子网络,分析分子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322例血清样本共获得1241条HIV-1pol区基因序列,发现12种HIV基因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为主,分别占50.93%和34.00%。有530条序列进入分子网络,入网率为42.71%(530/1241),共形成95个传播簇,簇内节点数为2~219个,其中有一个大簇,节点数为219个(41.32%,219/530)。入网率最高的亚型是CRF07_BC(59.48%,251/422),其次是01B(52.46%,32/61)和CRF01_AE(34.55%,218/631)。男男性行为传播相较于异性性传播更容易形成网络。结论:2015年至2018年上海市HIV-1基因亚型多样,以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为主要优势毒株,分子网络呈聚集性分布,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1感染者具有更快的病毒传播能力,导致更高的感染率,更易进入网络成为高风险传播者。加强HIV-1分子监测可及时了解毒株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动态,可帮助公共卫生部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吴健 陈玮华 徐昊 徐元 申永秀 宁镇 秦婷 林怡 沈鑫 郁晓磊2013年上海市男男性接触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毒株耐药基因的变异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新发现未经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HIV-1毒株耐药基因变异情况,为优化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新发现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所有MSM人群中的HIV感染者,共669份血浆标本,进行反转录PCR扩增、DNA测序、亚型鉴定,并与国际HIV耐药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最后获得645份pol区基因片段,原发耐药率为2.48%(16/645);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相关突变率为0.16%(1/645),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相关突变率为1.70%(11/645),NRTI和NNRTI同时耐药相关突变率为0.31%(2/645),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相关突变率为0.31%(2/645)。亚型重组CRF01-AE中耐药突变率为2.99%(12/401);CRF07-BC中NNRTI耐药突变率为0.61%(1/163);CRF-01B中NNRTI耐药突变率为4.65%(2/43),分别为CRF52—01B和未定型CRF01B各1份;欧美B亚型中NNRTI耐药突变率为2.70%(1/37)。结论2013年上海市MSM人群HIV-1感染者耐药株的流行仍处于低水平,其中NNRTI耐药相对较高,基因型以CRFO1—AE耐药为主,今后需进~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耐药监测。 吴健 王绪琴 尹鹤峰 袁家麟 郁晓磊 周艳秋 郑敏 盖晶 陶静 薛以乐 康来仪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同性恋 上海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梅毒流行率及服务需求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针对男男性接触者(MSM)的艾滋病性病检测及服务需求,为建立适合上海市MSM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招募方法,访谈员在MSM人群聚集场所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该人群接受HIV、梅毒检测和性行为、服务需求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210人中,HIV-1和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5.2%和7.1%;最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发生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41.4%。结论针对MSM人群应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开展同伴教育,推广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和提高安全套使用等综合防治。 吴健 范惠俐 朱斌 阮圆 袁家麟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 梅毒 上海市2007-2013年HIV-1分子流行病学演变趋势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2007-2013年艾滋病病毒(HIV)-1亚型流行趋势。方法选取2007-2013年确认的、首次随访的HIV-l感染者1296例。取其血浆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DNA测序,系统进化树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获得1085例pol区基因片段,其中亚型分布显示,CRF01_AE所占比例为59.1%(641例),CRF07_BC为23.1%(251例),B亚型为9.3%(101例),CRF08_BC为4.2%(46例),C亚型为1.1%(12例),CRF55_01B为0.9%(10例),CRF59_01B为0.8%(9例),CRF02_AG为0.6%(6例),CRF58_01B为0.3%(3例),未定型CRF_01B为0.3%(3例),CRF67_01B为0.2%(2例)和G亚型为0.1%(1例)。HIV-1主要流行毒株,CRF01_AE的比例从2007年64.3%下降到2013年的55.2%,CRF07_BC从2007年的8.6%上升到2013年的30.2%。CRF01_AE、CRF07_BC和B亚型均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其中同性性传播分别为61.3%(393/641)、49.8%(125/251)、51.5%(52/101),异性性传播分别为36.3%(233/641)、35.5%(89/251)、44.6%(45/101);CRF08_BC中异性性传播占60.9%(28/46);C亚型、CRF55_01B、CRF59_01B和CRF58_01B均以性传播为主;CRF02_AG以异性性传播为主,未定型CRF01_B、CRF67_01B和G亚型均以同性性传播为主。结论上海市2007-2013年HIV-1亚型变化明显,目前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主。继续加强对HIV-1基因亚型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吴健 王绪琴 周艳秋 郁晓磊 盖晶 袁家麟 郑敏 陶静 薛以乐 康来仪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