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琳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和谐社会
  • 1篇沿海省份
  • 1篇应急
  • 1篇援助
  • 1篇援助政策
  • 1篇灾后
  • 1篇灾后重建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决策
  • 1篇政府决策科学...
  • 1篇人力资本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构建
  • 1篇社会和谐
  • 1篇深加工
  • 1篇深加工产品
  • 1篇省份
  • 1篇税收
  • 1篇资本
  • 1篇文化

机构

  • 8篇四川省科技顾...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四川省地方税...
  • 1篇四川省食品药...

作者

  • 8篇吕琳
  • 1篇郭正模
  • 1篇唐民伟
  • 1篇刘资甫
  • 1篇陆德芳
  • 1篇李晓梅
  • 1篇蒋耀忠
  • 1篇宋民宪
  • 1篇张志
  • 1篇周小强
  • 1篇康敏

传媒

  • 3篇决策咨询通讯
  • 1篇四川省情
  • 1篇2006年工...
  • 1篇2007四川...

年份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决策咨询工作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近二十年来,我国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并建立健全包括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决策后评估与问责制度等制度。通过决策咨询的现状回顾,国内外咨询模式分析,决策咨询的发展趋势分析,对决策咨询的模式、决策咨询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如何拓宽工作领域作进一步的探讨。以现行的体制机制为背景,深入研究现行组织模式下决策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工作方法和工作范围,使决策咨询工作更加专业化(包括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
周小强张志吕琳康敏
关键词: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和谐视野中的灾后重建路径探析——基于扩大就业与税收援助政策的视角被引量:1
2008年
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恢复,即恢复人的家园;二是重建,即重建人更美好的发展途径。这两个方面的中心都是人,是人的外在依存与内在支撑两个方面的统一。进行灾后重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民生之本是就业,就业是民生的支撑,就业权利的实现是经济权利实现的基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
吕琳
关键词:扩大就业灾后重建社会和谐援助政策税收
发展四川煤焦油化工的对策研究
刘资甫陆德芳唐民伟蒋耀忠吕琳
该课题是针对该省富煤缺油焦油,加工分散,资源浪费极大,严重污染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该成果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煤化工的发展现状及作为新一代煤化工未来前景的展望,煤化工主要产品及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现状与发展动态,阐述了国内及省内...
关键词:
关键词:煤化工煤焦油深加工产品
科技文化创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伟大设想,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个伟大设想需要我们做出极大的而且是长期和艰苦的努力。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固然重要,但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弘扬...
吕琳
关键词:科技文化和谐社会传统文化文化水平
文献传递
四川工业发展与沿海省份工业发展比较研究
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工业整体水平总关全局及长远发展。近年来,四川省工业发展迅速,但也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并制约着四川工业发展。本文立足于四川工业发展现状,以沿海的浙、闽、鲁三省份为参照,对比分析四川工业发展与其的差距,并提...
吕琳
文献传递
四川省劳动预备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劳动预备制度是在基于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通过对新生劳动力进行就业前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在提高其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同时,调节劳动力供求,实现充分就业的一种新的社会就业制度安排。当前,四川省劳动预备制度建设正处于试点和初创阶段。根据对有关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从管理体制、职业教育定位、培训内容、明确财政投入主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四川省劳动预备制度建设的对策措施。
郭正模吕琳李晓梅
关键词:劳动预备制度人力资本
科技文化创新与和谐社会构建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人类发展和社会理念的重要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与科技文化氛围,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而科技进步和科技创...
吕琳
文献传递
特大灾害与法制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特大灾害具有难以预见、不能抗拒、损失巨大等特点,必须制定应急的法律。特大灾害包括政府责任与组织、物资征用、社会救助、灾后重建等内容,必须以法的形式加以调整。
宋民宪吕琳
关键词:应急法制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