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俊钊
-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后程加速超分割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 陆合明林辉吴玉英舒留洋冯国生陈甲信程金建黄宝芹彭露杏吴丹玲邓珊卢志平古俊钊
- 该项目来源于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后程加速超分割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桂科攻0816004-40)。该项目应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放疗。其基本技术原理在于:利用后程加速超分割这种非常规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鼻咽癌
- 鼻咽癌调强放疗期间自适应放疗时机
-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在调强放疗(IMRT)期间制定自适应放疗(ART)计划的合理时机.方法 19例接受根治性IMRT的NPC患者在每五次放疗后及放疗结束时均进行重复CT扫描,扫描条件与计划CT相同,将获得的图像与计...
- 陆合明冯国生黄蕙娴蒋海兰陈甲信程金建庞强卢志平古俊钊彭露杏邓珊秦俭莫颖吴丹玲韦英林
- 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颌下腺体积、位置及受照剂量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颌下腺的体积、位置及受照剂量变化情况和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自适应放疗的4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放疗前及放疗第11次、第22次和放疗结束时患者颌下腺体积、位置的变化及颌下腺的实际受照剂量与初始计划的受照剂量。结果:放疗第11次、第22次和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相比,颌下腺的体积逐渐减小,腺体中心点位移逐渐增大,实际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均小于初始计划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P<0.01),其中患侧颌下腺的变化较健侧更为显著(P<0.01)。结论:自适应放疗技术能根据鼻咽癌治疗过程中肿瘤及颌下腺体积、位置变化情况调整放疗计划,降低腺体实际受照剂量,在优化颌下腺功能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古俊钊廖超龙韦英林
- 关键词:鼻咽癌自适应放疗颌下腺体积受照剂量
- 创新引导的综合教学模式在高职见习生放射治疗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创新引导的综合教学模式在高职见习生放射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名高职见习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试验组采用创新引导的综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期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客观题成绩上的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的病例分析应用主观题、操作技能成绩和问卷调查的学习兴趣、资料查阅、分析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沟通交流、集中协作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引导的综合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可提高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 古俊钊黄翌航邓珊廖超龙晏学翔
- 关键词:综合教学模式见习教学高职
- 鼻咽癌放化疗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在综合治疗中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寻找相应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措施,并建立发生严重口腔黏膜炎的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21例鼻咽癌患者的10项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后指数(PI)方程,并按PI值将患者划分为严重口腔黏膜炎高发组和低发组,比较其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组间差异。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同步放化疗、口腔护理差、采用常规放疗方法是发生严重口腔黏膜炎的高危因素,PI值>0.2201的患者严重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于PI值≤0.2201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步放化疗、口腔护理差、采用常规放疗方法是发生严重口腔黏膜炎的高危因素。PI值能较好地预测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为临床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彭露杏陈甲信陆合明黄宝芹庞强邓珊古俊钊
-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疗法口腔黏膜炎COX回归分析预后指数
- 自适应放疗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 探讨自适应放疗在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的影响.方法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剂量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在放疗第5次后及第15次后进行自适应放疗计划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本研究前瞻性分析接受调强放...
- 陆合明刘绪黄慧娴蒋海兰陈甲信程金建庞强卢志平古俊钊彭露杏邓珊秦俭莫颖吴丹玲韦英林
-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中的作用评价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在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30例(实验组),与单纯放、化学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30例(对照组)对照。结果:实验组口咽疼痛、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腹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同步放、化疗后KPS评分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后KPS评分降低,且有明显差异异(P<0.05),实验组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前后白细胞下降明显(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病灶完全缓解及部分缓均为100%,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颈部肿瘤,虽然不能明显增加疗效,但能明显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潘彦康古俊钊庞强黄敏
-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头颈部肿瘤
- 调强放疗对老年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对老年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腮腺功能变化与剂量、体积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对调强放疗组12例与常规放疗组20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6个月观察口干症状发生情况,测定腮腺分泌功能及pH值,并结合腮腺受照剂量、体积进行分析。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6个月的腮腺分泌功能减少率分别为75%、66.67%和100%、100%,2级以上口干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1.7%、33.33%和9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在保证鼻咽肿瘤剂量的同时,减少腮腺照射体积及其剂量,有助于保护老年患者的腮腺功能。
- 古俊钊罗和生张法灿
- 关键词:鼻咽肿瘤腮腺放射治疗剂量
- 多模态MRI预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对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反应的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多模态MRI预测中晚期宫颈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2022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60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反应性将其分为A组(存在显著反应,n=48)和B组(无显著反应,n=1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多模态MRI检查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扩散加权成像、T1WI、T2WI和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扫描后图像中肿瘤信号强度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多模态MRI对于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T1WI序列均以等信号强度为主,T2WI序列均以混杂信号为主,但两组病灶整体信号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扩散加权成像序列信号强度均以混杂信号为主,幅度图均以低信号为主,相位图和R2*图均以混杂信号为主,其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位值和R2*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ADC值、相位值和R2*值预测宫颈癌患者治疗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3、0.656、0.759,R2*值预测效能更高。结论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有无反应性在MR常规序列中的征象具有重叠,无特异性,但有反应性患者在扩散加权成像、T2*加权血管成像图像上表现相对于无反应患者更复杂,ADC值、相位值与R2*值可作为判断阿帕替尼治疗后有无反应的定量指标,其中R2*值的价值更高。
- 彭露杏陆合明陈甲信蒋海兰卢志平陈钊宏邓珊古俊钊庞强吴友军梁萍
- 关键词:宫颈癌治疗反应性扩散加权成像
- 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学改变与鼻咽癌自适应放疗计划优化时机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在调强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解剖学及剂量学改变,通过评估这些解剖学及剂量学改变,研究自适应放疗的最佳干预时机。方法收集2012-08-2013-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入组19例鼻咽癌患者,在调强放疗过程中进行每周CT扫描,通过形变配准方法将计划CT与新CT进行融合,自动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评估解剖学改变。将原始放疗计划通过剂量映射传递到新CT图像上,形成合成计划,分别与原始计划对比DVH。结果 GTVnx、GTVnd和腮腺的体积在放疗过程中逐渐缩小。与原始计划相比,各周合成计划中所有靶区的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原计划相比,PTVnx和PTV1的部分剂量学参数显著改善,特别是在第10次放疗后,这些参数包括PTVnx的Dmean、D95、V95和CI,以及PTV1的Dmean、D95和CI;PTVnd的剂量学参数只有D95和V95在某些时间点上有显著改善;对于PTV2,其D95和V95在某些时间点上显著变劣。部分器官如脑干、脊髓、腮腺、声门、右侧眼球和左侧晶体的剂量在某些时点上显著增加。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发生显著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解剖学和剂量学改变。将PTV2的D95、V95及CI、脑干Dmax、脊髓Dmax、腮腺Dmean、声门喉Dmean、右侧眼球Dmax和左侧晶体Dmax作为预测自适应放疗时机的参数,经过分析建议在鼻咽癌调强放疗至第5次后和第15次后分别进行自适应计划优化。
- 黄慧娴陆合明冯国生林辉刘绪舒留洋蒋海兰陈甲信程金建秦俭庞强卢志平古俊钊彭露杏邓珊莫颖
- 关键词:鼻咽癌解剖学改变自适应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