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宗丽
- 作品数:19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思想论析
- 科技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技思想。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关系方面、科学技术自身发展方面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意见,深刻地阐述了科技发展的目...
- 原宗丽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文献传递
- 佩特曼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1
- 2013年
- 卡罗尔.佩特曼是国际知名的政治理论家,是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在1970年出版的《参与和民主理论》一书中,从参与式民主的内涵、功能、实现层次以及参与型社会等层面对参与式民主理论进行了诠释和建构。佩特曼的参与式民主思想标志着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正式兴起,推进了西方参与式民主的实践,也对当前我国民主建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 原宗丽
- 关键词:参与式民主
- 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论析
- 2001年
- 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牢固确立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农业发展要实现“两个飞跃”这四个方面。这是邓小平对中国农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赵付科原宗丽
- 关键词: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
- 麦克弗森与民主理论被引量:1
- 2014年
- 麦克弗森被誉为"20世纪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西方政治理论家,在与当代自由主义民主交锋的过程中,麦克弗森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揭示自由主义民主的本质根源是"占有性个人主义",并且基于当代民主理论的前沿,提出了参与式民主理论,对参与式民主制度以及参与性社会的实践进行了诠释和建构。
- 原宗丽
- 关键词:麦克弗森参与式民主
- 试析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启示被引量:4
- 2008年
- 正义是个古老的词,在古代西方,它与公正、公平等具有同程度的意义。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古希腊传统正义观基础上,通过对奴隶主阶级统治经验教训和当时社会实践的总结,提出了其独具美德意蕴的正义观。本文围绕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从分配正义的原则及价值证明、分配正义与纠正正义之间的矛盾以及分配正义的局限性及启示等视角对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究。
- 原宗丽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正义分配正义
- 创先争优的历史缘起、内在逻辑及现实意义
- 创先争优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组织广泛开展的一项旨在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活动。从根本上讲,创先争优就是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基层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个党员在基层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切实担当先锋模范角色,进而充分发...
- 原宗丽徐进功
- 文献传递
- 试论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
- 2004年
- 邓小平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特别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赋予党的制度建设以极为深刻而丰富的内容。本文围绕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着重分析和再现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在党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讨和研究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基本内容和主要途径的思想;以期能够为当前和今后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 原宗丽
- 关键词:邓小平
- 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008年
-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在于破除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禁锢和束缚,启动了全党和全社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 牛君原宗丽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复兴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3
- 2010年
- 随着西方自由主义民主话语危机的日益凸显,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的民主论争中出现了参与式民主理论复兴的潮流,参与式民主以肯定公民积极参与为价值内核,强调公民在公共领域的参与,主张参与是人们扩大对自己生活控制的一种方式。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复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推进了民主范式的学理性研究,对自由主义民主的现实困境起到了缓释作用,同时也为当前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 原宗丽
- 关键词:参与式民主
-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评析
- 2009年
- 齐泽克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结构出发,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幽灵式"的诠释和重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存在",是无所不在的幽灵。这一认识是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传统意识形态理论的再反思。其二,意识形态已被神秘化和崇高化,是构建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与"无意识"密切相联。在对意识形态挖掘中,齐泽克注重对现实行为的心理分析,关注意识形态现象背后的主体心灵,彰显了齐泽克批判精神的价值所在。其三,意识形态幻象的功能就是用来修饰、填补"能指"秩序的空缺,隐藏其非一致性,赋予社会以一致性和整合意义。尽管齐泽克力求"穿越"意识形态幻象,但他依然认同并维护意识形态幻象。因此,最终未能摆脱在"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进行截然的本体论式的区分的传统做法"。
- 原宗丽
- 关键词:意识形态客体幻象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