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仁荣

作品数:22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血压
  • 5篇动脉
  • 5篇心病
  • 5篇高血压
  • 5篇冠心病
  • 4篇心肌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4篇他汀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反应蛋白
  • 4篇干细胞
  • 4篇高敏
  • 4篇高敏C反应蛋...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血压变异
  • 3篇血压变异性

机构

  • 16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三明市第一医...
  • 3篇福建省人民医...

作者

  • 22篇卢仁荣
  • 4篇江琼
  • 4篇林美明
  • 4篇陈良龙
  • 4篇余新
  • 3篇苏桂珠
  • 3篇张绪平
  • 3篇陈晓曦
  • 3篇郭进建
  • 2篇林岚
  • 2篇彭晓榕
  • 2篇郑元琦
  • 2篇丁希英
  • 2篇王洁
  • 2篇钟玲
  • 1篇李雄辉
  • 1篇魏丽芳
  • 1篇涂宣庆
  • 1篇余新
  • 1篇潘玲芳

传媒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海峡药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第五次中西医...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与鉴定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获取及培养增殖的方法并鉴定。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BMSCs,测定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BMSCs,P2、4、6代细胞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增值能力强,呈均一成纤维样细胞,P3代以后细胞均一地表达细胞表面抗原CD44、CD90,不表达CD34,弱表达CD11b/c,细胞表达Connexin43。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体外稳定培养扩增大鼠BMSCs的方法,培养的细胞成分单一,适用于对BMSCs进一步的应用研究。
卢仁荣陈良龙江琼郭进建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连接蛋白4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运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白天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hs-CRP,分析血压变异性与hs-CRP的关系。结果:在校正了平均血压及其他相关因素后,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夜间、白天及24h收缩压变异性与炎症因子hs-CRP呈正相关(r=0.265、0.359、0.386,P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密切相关,推测炎症可能是增加血压变异性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卢仁荣余桂英陈晓曦王洁
关键词:高血压C反应蛋白质
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通过与诊断结果对比观察,探讨心电散点图在快速诊断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记录患者连续24h心电信号,利用计算机自动检测技术,进行心电分析,并同步绘制24h心电散点图。将诊断结果分为窦性心律、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差异性传导5组,分别将4组心律失常结果与心电散点图检测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出二者的符合率及各组的B线斜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室上性早搏组与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差传组差异显著(p<0.001);室性早搏组与室上性早搏、心房颤动、差传组差异显著(p<0.001);心房颤动组与差传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电散点图在长程大样本心电数据中,快速诊断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彭晓榕张绪平姚光辉余新卢仁荣丁希英
关键词:心电散点图心律失常
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伴随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他们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各指标之间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2例患者的LVEDD、LVESD和MR等心脏超声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LVEF和LVFS等指标显著上升;同时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等级、QRS波段的宽度和NT-Pro BNP的水平均显著下降。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疗效,可以实现左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的同步收缩,提高心脏功能和左心室的收缩率,改善和提高他们生活质量。
郑元琦涂宣庆林美明卢仁荣余新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脉压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性改变的关系。方法:对高血压宽脉压组75例,高血压正常脉压组63例和正常血压脉压组(对照组)40例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参数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压宽脉压组与正常脉压组、对照组比较,SDNN、SDANN、SDNNI、rMSSD、PNN50降低,LF、HF也降低,LF/HF增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高血压正常脉压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SDNNI、rMSSD、PNN50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高血压宽脉压组与高血压正常脉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均有损害,但高血压宽脉压组损害更明显。表明高血压患者脉压宽窄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有关。
苏桂珠卢仁荣张绪平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心率变异性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是由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三七、山楂、绞股蓝、大蒜、天然冰片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在改善冠心病症状,降血脂,防治动脉硬化方面安全有效,临应用逐渐广泛.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报道有些中药的降脂和抑制血...
卢仁荣陈晓曦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冠心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中药制剂
文献传递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20例)与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组(治疗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片,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测定两组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hs-CRP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经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3个月后血TC、TG、LDL-C及hs-CRP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升高HDL-C(P<0.05),6个月后上述各项参数改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通过降血脂、抗炎等机制对防治冠心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起着重要作用。
卢仁荣陈晓曦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高敏C反应蛋白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棓丙酯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棓丙酯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1例。参照组给予无创通气,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棓丙酯注射液,比较两组左室射频分数(LVEF)、脑尿钠肽(BNP)、生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LVEF水平高于参照组,BN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全身状况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5.12%,高于参照组的80.49%(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高于参照组的80.49%(P<0.05)。结论:棓丙酯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对心肌功能损伤,安全性及治疗效果较佳。
邹春峰卢仁荣
关键词:棓丙酯注射液无创通气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探讨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治疗,给予观察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压、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SBP、DBP、TC、HDL-C、LDL-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1例头痛、1例面部潮红、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有2例患者头痛、3例患者呕吐合并面部潮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临床价值显著。
林美明余新卢仁荣邓德明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连接蛋白43基因后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_Cx43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明确同种异体干细胞及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转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选出11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再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n=11);细胞移植组(n=12);基因移植组(n=13);空载体移植组(n=13)。另取清洁雄性SD大鼠5只,作为BMSCs供体。心肌梗死各组大鼠结扎前降支后1~3小时心肌内移植入相应的细胞或培养基,移植后6周检测心功能并取心脏检测各种相关指标。结果:同种异体大鼠BMSCs可在梗死心肌组织定居、生存;与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细胞移植组、基因移植组和空载体移植组左心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基因移植组优于细胞移植组和空载体移植组(P<0.05)。结论:BMSCs转染Cx43基因后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行、有效。
卢仁荣陈良龙钟玲林岚江琼郭进建
关键词:心肌梗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连接蛋白43细胞移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