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秀红

作品数:69 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镇江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成像
  • 16篇磁共振
  • 14篇肿瘤
  • 11篇细胞
  • 11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腺癌
  • 10篇X线
  • 7篇靶向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6篇血管
  • 6篇影像
  • 6篇乳腺
  • 6篇弥散
  • 6篇甲状腺
  • 5篇体层摄影
  • 5篇葡萄糖
  • 5篇DG
  • 4篇造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4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4篇江苏大学附属...
  • 13篇江苏大学
  • 6篇东南大学
  • 6篇镇江市第一人...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镇江医学院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解放军第三五...

作者

  • 61篇单秀红
  • 14篇王亚非
  • 11篇彭卫斌
  • 11篇胡慧
  • 11篇谌业荣
  • 8篇卢超
  • 7篇唐志洋
  • 7篇熊非
  • 7篇王鹏
  • 7篇胡曙东
  • 6篇耿兴东
  • 6篇顾宁
  • 5篇殷瑞根
  • 4篇王绪
  • 4篇黄昊
  • 4篇倪恩珍
  • 4篇郑金旭
  • 3篇王冬青
  • 3篇周月圆
  • 3篇范钰

传媒

  • 15篇江苏大学学报...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肝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脱氧-D-葡萄糖标记的氧化铁纳米粒对乳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靶向性的比较
2013年
目的比较2-脱氧-D-葡萄糖(2-DG)标记的氧化铁纳米粒(y-Fe2O,@DMSA.DGNPs)对高代谢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正常代谢乳腺成纤维母细胞(HUM,CELL-0056)的靶向吸收差异,探讨其作为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剂靶向高代谢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制备1.Fe2O3@DMSA.DGNPs纳米粒,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的代谢水平,采用普鲁士蓝染色法和比色法检测MDA-MB-231和HUM—CELL-0056细胞分别与1-Fe2O3@DMSA—DGNPs和二巯基丁二酸修饰的^y-Fe2O3纳米粒(-y—Fe2O3@DMSANPs)孵育10min、30min、1h和2h后的靶向性吸收情况,MRI观察T2WI信号强度变化。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MDA—MB-231细胞与y-Fe2O3@DMSA.DGNPs孵育后蓝染颗粒较多,有大量铁存在;而与y-Fe2O3@DMSANPs孵育后蓝染颗粒较少,显示铁含量较低;与y-Fe2O3,@DMSA—DGNPs+D-葡萄糖孵育后蓝染颗粒极低,铁含量明显减少。比色法检测显示,MDA—MB-231细胞对_y-Fe2O3@DMSA-DGNPs的吸收量明显大于对y-Fe2O3@DMSANPs和y-Fe2O3@DMSA-DGNPs+D.葡萄糖的吸收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粒的吸收呈时间依赖性。MRI检测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y-Fe2O3@DMSA-DGNPs组T2WI信号强度降低明显,在孵育10min、30min、1h和2h时,信号变化率的中位数分别为10.5%、37.5%、72.9%和92.0%;而1一Fe203@DMSANPs组的T2WI信号强度降低相对较小,在孵育10min、30min、1h、2h时,信号变化率的中位数分别为8.5%、11.4%、32.0%和76.7%。HUM—CELL-0056细胞对1-Fe203@DMSA-DGNPs、y-Fe2O3@DMSANPs和1.Fe203@DMSA—DGNPs+D-葡萄糖吸收不明显,T2WI信号强度变化差异不大。结论y-Fe2O3,@DMSA.DGNPs对高代谢乳腺癌细胞有良好的靶向性,可作为靶向高代谢肿瘤的MRI对比剂进行体内实验。
王鹏单秀红熊非顾宁钱晖范钰王亚非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靶向
低张水造影CT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低张力水造影CT对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06~2001-12间的295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被分成了两组进行螺旋CT扫描,166例实行了非低张1%的泛影葡胺造影CT扫描,129例实行了低张水造影后CT扫描。结果:非低张1%泛影葡胺造影法对胆总管下端结石诊断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3%、98%、90%;低张水造影法分别为87%、98%、92%。非低张1%泛影葡胺造影法对胰头及其周围小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53%、94%、86%;低张水造影法分别为92%、97%、95%。其中有2例壶腹部癌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区小腺癌,非低张1%泛影葡胺造影法仅诊断出壶腹癌1例;4例壶腹癌,低张水造影法诊断出3例。结论:低张水造影法与非低张1%泛影葡胺造影法对总胆管下端结石的诊断价值无显著性差异;而对胰头及其周围小肿瘤的诊断,前者较后者有明显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低张水造影法对壶腹部小肿瘤的诊断也有高敏感性、高准确性趋势。
单秀红彭卫斌冷菊宇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
脂质体载Gd-DTPA磁共振示踪成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二乙三胺五乙酸钆双葡甲胺(Gd-DTPA)被脂质体包裹后磁共振信号有无变化。方法制备Gd-DTPA脂质体、长循环的PEG-Gd-DTPA脂质体;取Gd-DTPA浓度相等的Gd-DTPA脂质体悬液、PEG-Gd-DT-PA脂质体悬液和Gd-DTPA PBS溶液各1 ml分别置EP管中,并用1 ml PBS液的EP管作对照;同时行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机型为西门子3.0T MR Trio a TIM和西门子1.5T MR Avanto。3.0T MR的成像序列为FL2d-T1W和SE-T1W;1.5T MR的成像序列为SE-T1W、TSE-T1W和TSE-T2W。结果 Gd-DTPA浓度相同的Gd-DTPA脂质体悬液、PEG-Gd-DTPA脂质体悬液和Gd-DTPA PBS溶液的磁共振信号无明显差异。结论脂质体载Gd-DTPA磁共振示踪成像是可行的。
胡慧单秀红戈延茹姜树红尉传社潘冬刚
关键词:脂质体对比剂GD-DTPA
影像学容易误诊的区域──肝脏毗邻部位病变被引量:1
1999年
分析7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与肝毗邻部位的病变造成误诊的MRI、CT、超声等影像学表现,着重对导致误诊解剖关系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7例中被误诊为肝癌的病例有胃癌2例,腹膜后肿瘤、腹膜间皮瘤、胆囊癌、胆囊脓肿各1例;另有1例是肝癌侵及后腹膜被误诊为肾上腺肿瘤。7例中MRI误诊1例,CT误诊5例,超声误诊1例。
彭卫斌殷瑞根单秀红
关键词:肝脏影像学诊断病变误诊
葡萄糖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2-DG修饰超顺磁性氧化铁的制备及体外实验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合成一种2-脱氧-D-葡萄糖(2-DG)包被γ-Fe2O3纳米探针,检测其性质特征及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葡萄糖受体的靶向性摄取。方法运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γ-Fe2O3@二巯基丁二酸(DMSA),再与2-DG共轭生成γ-Fe2O3@DMSA-DG,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检测粒子结构特征;噻唑蓝试验(MTT)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分别加入含无糖DMEM的探针培养基γ-Fe2O3@DMSA、γ-Fe2O3@DMSA-DG、γ-Fe2O3@DMSA-DG+2-DG(4.5 mg/mL),将探针在不同时间(10 min、20 min、1 h、2 h)孵育PC3细胞,运用普鲁士兰染色法和铁三嗪法分析PC3细胞对探针的吸收情况,并以体外MRI观察T2WI信号强度变化。结果 2-DG以酰胺键连接γ-Fe2O3@DMSA,粒子平均直径10 mm;探针未见明显毒性;γ-Fe2O3@DMSA-DG可被PC3细胞靶向摄取,并可在早期被2-DG抑制。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γ-Fe2O3@DMSA-DG探针,其对PC3细胞葡萄糖受体有较好的靶向性,使用临床型MR仪可对其进行监测。
耿兴东单秀红熊非顾宁
关键词:肿瘤超顺磁性氧化铁
肺炎性假瘤的动态CT表现
2004年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IPT)的动态CT特征。方法6例IPT术前或抗炎治疗前均行以下方案的动态CT扫描:病灶层平扫、注射造影剂后30s开始,在180s内间隔30s的病灶序列扫描。结果IPT的平均平扫CT值为33.5HU±6.66HU;30s时间段的平均CT增强值为10.3HU±2.40HU;60s时间段的平均CT增强值为39.17HU±6.27HU;峰强化在90s时间段,其平均CT增强为45.5HU±12.37HU,病灶达峰强化后在3min内无明显下降。结论综合分析平扫CT值、30s时间段的CT增强值以及90s以后的造影剂消退速度有助于IPT的诊断。
李说强巍单秀红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动态CT扫描影像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的CT增强值与p53表达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中CT增强值与微血管密度及突变型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4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CT扫描和因子、p53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S-P法),因子用来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果:54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T增强值与微血管密度(MVD)呈正相关,酌=0.6313;p53阳性组的平均MVD、平均CT增强值显著高于p53阴性组,P=0.007、P=0.000。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CT增强值与微血管密度有关,也与p53表达有关。
单秀红郑金旭王绪彭卫斌
关键词:肺肿瘤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
周围型肺腺癌增强CT与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腺癌CT增强表现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对 2 9例周围型肺腺癌标本进行S 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VEGF表达 ,并且用FVⅢ RA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来检测微血管密度 (MVD)。全部病例CT增强的同时有 17例进行了 3min内的动态CT增强扫描。结果  2 9例周围型肺腺癌组织中的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呈正相关 (r=0 .76 ) ,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VD、VEGF强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 .0 5 ) ,Ⅱ期组的MVD、VEGF强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组 (P <0 .0 1) ;其中 17例 3min内的CT增强值与MVD呈正相关 (r=0 .73~ 0 .84 ) ;VEGF强表达组的CT增强值显著高于弱表达组 (P <0 .0 5 )。结论 周围型肺腺癌在3min内的CT增强值与血管生成呈正相关 。
单秀红郑金旭王绪彭卫斌
关键词:肺腺癌动态CT扫描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R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显示甲状腺结节图像质量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MR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SPGR)序列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快速自旋回波(FSE)及3D FSPGR序列脂肪抑制增强T1WI,对甲状腺结节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图像质量及脂肪抑制效果、呼吸吞咽运动伪影进行主观评价,并对比甲状腺结节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甲状腺结节3D FSPGR序列成像主观评分平均得分高于FSE序列(P<0.001)。3D FSPGR序列成像中,甲状腺结节的SNR和CNR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图像的SNR均高于FSE序列(P均<0.05)。结论甲状腺3D FSPGR序列图像质量优于FSE序列,显示甲状腺结节更佳。
周月圆谌业荣单秀红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磁共振成像
256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的47例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口服甘露醇并注射山莨菪碱后进行多层螺旋CT小肠低张造影技术扫描检查,并实施动态监测双期增强扫描,采集的数据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RP)、容积重建技术(VRT)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处理,诊断医师根据对图像显示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能够用于诊断的显示最佳的0级率图像,同时与临床内镜或病理结果相对照,从而得出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MSCTE)在小肠病变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MSCTE检查对小肠黏膜与肠壁结构、系膜血管、肠管充盈等显示良好,显示0级率分别为70. 21%(33/47)、89. 36%(42/47)和74. 47%(35/47)。47例中小肠癌15例,Crohn氏病5例,淋巴瘤1例,间质瘤3例,血管瘤1例,炎症5例,憩室4例,不完全性梗阻2例,肠系膜血管动脉瘤伴血栓5例,腹主动脉瘤2例,阴性2例,肠道准备不充分1例,漏诊1例,诊断的阳性率为91. 5%。结论MSCTE技术应用于小肠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周月圆胡曙东单秀红
关键词:小肠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