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若庄

作品数:135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3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分子
  • 23篇从头算
  • 19篇反应机理
  • 18篇量子化学
  • 14篇速率常数
  • 13篇电子结构
  • 13篇子结构
  • 9篇取代基
  • 9篇取代基效应
  • 9篇反应速率
  • 9篇反应速率常数
  • 9篇丙烯
  • 8篇化学反应
  • 7篇动力学
  • 7篇量子化学研究
  • 7篇化学研究
  • 6篇单分子
  • 6篇甲基
  • 6篇光解
  • 6篇二烯

机构

  • 13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河北建筑科技...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师范学院
  • 1篇大庆职工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学院

作者

  • 135篇刘若庄
  • 23篇黄元河
  • 22篇陈光巨
  • 21篇李宗和
  • 15篇方维海
  • 14篇马思渝
  • 13篇冯文林
  • 13篇丁万见
  • 12篇于建国
  • 12篇王艳
  • 10篇谭宏伟
  • 9篇方德彩
  • 6篇曹晓燕
  • 5篇陈媛梅
  • 4篇许贤忠
  • 4篇张红群
  • 4篇张绍文
  • 4篇钱英
  • 3篇李奇
  • 3篇王岩

传媒

  • 2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3篇化学学报
  • 2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4篇高等学校化学...
  • 14篇中国科学(B...
  • 8篇科学通报
  • 6篇Chines...
  • 6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第七届全国量...
  • 2篇中国化学会2...
  • 2篇第九次全国生...
  • 1篇物理
  • 1篇中国高校招生
  • 1篇第七届全国化...
  • 1篇中国化学会2...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0篇2002
  • 3篇2001
  • 7篇2000
  • 9篇1999
  • 4篇1998
  • 12篇1997
  • 11篇1996
  • 8篇1995
  • 9篇1994
  • 9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0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NCO+OH→NH_2+CO_2反应理论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用从头算UHF/6-31G基组研究了异氰酸和羟基生成氨基和二氧化碳即HNCO+OH→NH_2+CO_2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了反应途径上的过渡态和中间体,并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进行了确认.在UMP4/6-31G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同时对零点能进行了较正.计算结果表明:此反应是多步反应,先后通过3个过渡态(TS1,TS2,TS3),2个内旋转位垒(TSⅠ,TSⅡ),4个中间体(IM1,IM2,IM3,IM4),其中,IM3→TS2这一步为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速控步的活化能为202.388kJ/mol.与异氰酸和羟基作用的另一反应通道(即HNCO+OH→H_2O+NCO)的活化能(69.038kJ/mol)比较,可看出所研究反应通道为次要反应通道,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石土金李宗和刘若庄
关键词:一氧化氮异氰酸
四苯基卟啉质子化结构变化的理论研究(Ⅱ)——五氟苯基及吡咯环上氟的取代基效应
2002年
卟啉的衍生物在 DNA螺旋中的嵌入并堆积具有高选择性 .为考察 5 ,1 0 ,1 5 ,2 0 -四 (五氟苯基 )卟啉(TF5PPH2 )和 2 ,3 ,7,8,1 2 ,1 3 ,1 7,1 8-八氟 -5 ,1 0 ,1 5 ,2 0 -四 (五氟苯基 )卟啉 (F2 8TPPH2 )中 F取代基对质子化卟啉结构的影响 ,在四苯基卟啉研究的基础上 ,用半经验的 AM1 MO方法 ,并进行合理的对称性限制 ,计算了 TF5PPH2 和 F2 8TPPH2 及其质子化二酸 (TF5PPH2 + 4)和 (F2 8TPPH2 + 4)的几种可能的构型 .结果表明 ,由于 F取代基的影响 ,质子化过程中的结构、键电荷布居和前线分子轨道均有明显的变化 。
黄晓芬马思渝刘若庄
关键词:四苯基卟啉取代基效应
分子内坐标下反应途径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给出了分子内坐标下反应途径的动力学性质 ,即垂直于IRC的振动频率ωK和振动模式LK,这些振动模式与沿IRC运动的耦合常数BKF及它们之间彼此的耦合常数BKL.通过建立一套分子内坐标下的反应途径理论 ,以H1O2 H3 +H4→H1O2 +H3 H4反应为例 ,证明给出的这些动力学性质BKL,ωK,BKF清楚地说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各化学键 (包括键角 )的相互作用、变化情况及各自对反应的贡献 .
李宗和徐红许贤忠曹晓燕刘若庄
关键词:化学反应动力学
异氰酸(HNCO)自旋禁阻脱羰反应中的旋-轨偶合效应被引量:1
1994年
用自洽场从头算方法确定了异氰酸自旋禁阻脱羰反应单、三态势能面的零级近似能量极小交叉点(在MRSDCI/6-31G的水平上)。首次将分子中原子近似与有效单电子旋-轨偶合算符结合,在自洽场从头算CI的基础上得到单、三态的旋-轨偶合矩阵元,并用微扰方法据此确定单、三态波函数的混合系数,从而证明在零级近似能量极小交叉点邻域内,必伴随有单、三态的混合,异氰酸脱羰反应过程为:单态(反应物)→混合态(能量极小交叉点邻域)→三态(产物)。将零极近似能量极小交叉点视为反应过渡态,由此算得反应的活化势垒为354.163kJ·mol^(-1),这与实验结果极好的一致。
方维海刘若庄
关键词:异氰酸
NFCl自由基的理论研究(英文)
1996年
采用分子轨道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NFCl自由基的基态(X2A″)和激发态(12A′,22A′).得到了它们的平衡构型和谐振频率.计算确认了第一激发态(12A′).研究表明第一激发态的平衡构型是弯曲构型,而非前人建议的线形构型.实验观察到的位于300-400nm的吸收谱带归属于12A′←X2A″跃迁.
汪志祥刘若庄黄明宝
关键词:从头算激发态谐振频率平衡构型
一种具有规则结构的蛋白单体之间相互识别的分子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被引量:2
2003年
使用分子力学、分子动态学以及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天然的昆虫抗冻蛋白质分子(TmAFP)以长轴平行的方式发生二体相互作用的可能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子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可能的相互作用模式中,其相互作用区域必须至少包含一个β-面,并且当蛋白单体均取β-面靠近时,其侧链上的羟基在空间的分布满足结构上的二维匹配;利用分子力学与量子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表明两单体的β-面之间具有相对最强的相互作用,同时,高级别的DFT计算以及van der Waals键电荷密度分析进一步证实β-面的相互识别主要表现为β-面的一个苏氨酸侧链的羟基对另一个的苏氨酸羟基氧的识别,即它们之间能形成较强的氢键.因此,分子力学以及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都说明蛋白单体在相互识别的过程中,均以β-面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最大.
杨作银贾宗超刘若庄陈光巨
关键词:抗冻蛋白量子化学计算苏氨酸
螺环[2,3]己烷氢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1998年
在HF/6-31G**水平上(并用MP2法进行了相关能校正),应用从头算分子轨道法和能量梯度技术,研究了螺环[2,3]己烷氢解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主要的2个途径为:①螺环[2,3]己烧氢解经四元环过渡态生成乙基环丁烷;②螺环[2,3]己烷氢解经四元环过渡态生成1,1-二甲基环丁烷.计算结果2个途径活化能均过大,表明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难以进行.
何丽针刘若庄
关键词:分子轨道法从头算
尿素氯化四乙基铵氢键包合物结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选择一种典型的氢键包合物———尿素氯化四乙基铵 [(C2 H5) 4N+ Cl-·2 (NH2 ) 2 CO],利用半经验的AM1MO方法 ,计算了它的结构 ,并对其自组装过程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自组装的本质 ,除主体分子间的氢键和主客体分子间的电荷作用外 ,主客体分子间还存在其它弱的相互作用 ,使体系具有明显的稳定化效应 .
李奇胡祥丽马思渝刘若庄
关键词:氢键包合物
丙烯醛及其衍生物基态脱羰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用从头算自洽场分子轨道方法和能量梯度技术,研究丙烯醛及其衍生物基态脱羰反应的机理,用二级微扰方法考虑电子相关效应.结果表明基态丙烯醛脱羰为一简单反应,反应涉及三中心过渡态.取代基对丙烯醛脱羰反应仅有较小的影响,从计算的势垒可以推得基态丙烯醛及其衍生物热脱羰是很困难的,但是,光激发得到的丙烯醛很可能首先通过内转换成系间窜跃回到基态,然后发生脱羰反应,即基态脱羰很可能在其光解离反应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邵国泉方维海陈光巨刘若庄
关键词:丙烯醛分子轨道法衍生物微扰
NCO+H_2→HNCO+H的动态学和选模反应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用从头算方法计算了NCO+H_2→HNCO+H的反应途径。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沿反应途径的动态学性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的速率常数和振动选模反应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电子相关能对反应活化位垒影响较大,用多体微扰方法进行校正是有效的;反应存在返回效应和隧道效应,用变分过渡态方法和小曲率近似方法分别进行校正也是有效的。反应中,两个能量较高的束缚振动模式与反应途径有较强的耦合和传能过程,激发这些振动,特别是H_2的伸缩振动,对反应有较大促进。
马思渝刘若庄冀永强
关键词:从头算变分过渡态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