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团
- 作品数:38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我国近代著名民族私立大学的办学特色探析被引量:3
- 2004年
- 民族私立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国时期国立高等教育的不足。在艰苦的办学实践中,许多著名民族私立大学在办学信念、师资选拔、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和经费筹措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当前我国私立高校的办学实践有所借鉴和启示。
- 刘自团
- 关键词:办学特色
- 宁波高职教育规模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宁波的高职教育规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迅速壮大,其快速发展的基础在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关键是地方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今后宁波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少部分升本的高职院校应继续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增加部分专业招生比例的同时,要尽量避免专业的重复建设;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 高振强刘自团
- 关键词:高职教育
- 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大学生择校差异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家庭经济背景影响子女进入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收费较高的各类民办高校学生中,来自中、高收入家庭子女的比例较高。通过对大学新生的调查发现,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对所读高校的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与此同时,无关家庭经济背景,就业前景成为学生择校时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作为一种有目的性的社会行动,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的高校选择过程是个体主观理性选择的结果,是个体出于自身条件、资源的不同及需求和偏好的不同所作出的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具有充分的理性和实践逻辑。
- 刘自团
- 关键词:家庭经济大学生家庭背景择校
- 科技革命与大学课程变革——兼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课程改革被引量:11
- 2004年
- 高校课程具有反映和传承科学技术知识的基本特性。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高校课程的变革。通过对近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大学课程演变的历史考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分析,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 谢作栩刘自团
- 关键词:知识经济大学课程
- 新兴世界知名高校的发展机制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对应于传统的老牌院校,新兴世界知名高校特指"二战"以后建立或振兴起来、在短时间内赢得世界声誉的众多年轻院校。前沿性办学理念、特色型定位、创新型制度、国际化平台、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是这些新兴高校迅速崛起的共同经验。新兴世界知名高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创新发展机制。
- 刘自团
- 失衡与重构: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被引量:2
- 2018年
- 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分析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借助"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思想,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被视为维持整个教育生态系统平衡而进行调节的手段。因此,终身教育体系价值的人本性和社会性、要素的复杂性和关联性、运行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要求其必须变革仅以"学校"作为轴心的传统教育体系,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构建目标,发挥多元教育主体的基础作用,消除教育资源供给差异,营造终身学习文化氛围。
- 许文静刘自团
- 关键词:终身教育体系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系统
- 我国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的择校差异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175所普通高校4.7万名2007级大学新生的调查发现:家庭所处社会阶层地位不仅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影响着其子女对所就读高校的满意度。通过进一步分析和访谈可知: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差异实际上是一种选择的结果,这个选择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占有资源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因而机会极不平等,高等教育正是按照极不平等的严格程度选择出来的人面前的相对平等,来掩盖教育的社会再生产功能。
- 刘自团
- 关键词:社会阶层大学生社会再生产
- 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策略分析
- 大学学科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和学科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其建设成效很难立即体现,但由于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动力或目的是为了获得承认和尊重,为...
- 许文静刘自团
- 关键词:学科建设办学模式学科带头人
- 从热衷到退出:高校对待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态度再审视——兼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 2024年
- 作为“定义”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工具之一,世界大学排行榜自问世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的关注。从最初的热衷追逐,到如今频频有高校退出,高校对待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态度值得深思。符号权力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在排名场域中高校认同并追逐高排名的原因,而让高校打破排名这种“符号暴力”的主要根源在于排行榜量化指标的内在缺陷、排行机构价值导向与动机的不纯以及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由此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是:社会各界应当理性看待大学排名,使其能促进大学高质量发展;高校应以内涵建设为驱动,走特色发展之路;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评价体系,推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 刘自团刘自团
- 关键词:大学排名世界大学排行榜符号权力一流大学建设
- 我国高校专业评估:历史、问题及发展策略被引量:30
- 2008年
- 我国的高校专业评估工作自开展以来,已经历了零星实践、试点和扩大试点并逐步推开三个阶段。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它在评估的体系、标准和主体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评估的作用,应积极构建科学的专业评估体系,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专业评估要分类进行指导,专业评价主体要从单一走向多元,"按类招生"的专业评估要突出学校自我评价。
- 刘自团
-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