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家强

作品数:77 被引量:592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经济管理
  • 22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1篇人口
  • 12篇就业
  • 12篇城市
  • 10篇劳动力
  • 9篇城市化
  • 5篇人口城市化
  • 5篇人口发展
  • 5篇人力资源
  • 5篇社会
  • 5篇农村
  • 5篇劳动力市场
  • 5篇城乡
  • 4篇再就业
  • 4篇西部大
  • 4篇西部大开
  • 4篇西部大开发
  • 4篇旅游
  • 4篇城镇化
  • 4篇大开发
  • 3篇一体化

机构

  • 71篇西南财经大学
  • 5篇北京交通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河北省社会科...
  • 3篇四川省科技顾...
  • 2篇四川省旅游局
  • 2篇四川省劳动和...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成都市政府研...
  • 1篇四川行政学院
  • 1篇四川省就业服...
  • 1篇四川省劳动和...

作者

  • 76篇刘家强
  • 15篇唐代盛
  • 7篇蒋华
  • 6篇吴忠观
  • 4篇王春蕊
  • 2篇唐青
  • 2篇罗蓉
  • 2篇唐克
  • 2篇刘昌宇
  • 1篇叶子荣
  • 1篇石建昌
  • 1篇刘嘉汉
  • 1篇赵曦
  • 1篇刘成玉
  • 1篇刘昌宇
  • 1篇刘灿
  • 1篇曹华伟
  • 1篇杨立壮
  • 1篇许德昌
  • 1篇葛云伦

传媒

  • 17篇人口研究
  • 10篇财经科学
  • 9篇经济学家
  • 7篇决策咨询通讯
  • 3篇理论与改革
  • 2篇市场与人口分...
  • 2篇人口与经济
  • 2篇中国人口科学
  • 2篇天府新论
  • 2篇决策咨询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经济评论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西北人口
  • 1篇探索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人口与计划生...
  • 1篇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就业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被引量:2
2004年
刘家强唐代盛蒋华
关键词:人力资源统筹发展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
羌族生育文化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论文运用田野调查法 ,采用典型抽样调查和分层抽样获取原始数据 ,通过对羌族生育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认为现代文明进程中受经济发展、人口控制的影响 ,羌族生育文化在生育数量、生育质量、生育目的和意义方面都向着积极的方向嬗变 ,然而也出现了性别偏好、婚姻模式的逆向选择 ,羌族原始宗教中所蕴涵的现代生育文化理念受到严重挑战 ,国家法与羌族的习惯法、民族信仰形成了直接的冲突。最后 ,论文提出应从历史的视角与现实的基础为基点 ,构建利益导向机制 。
刘家强杨立壮蒋华唐代盛
关键词:羌族生育文化田野调查法婚姻制度宗教信仰
“普遍两孩”生育政策的调整依据、政策效应和实施策略被引量:37
2015年
"十三五"对中国来说非常关键,人口均衡发展问题是这一关键时期的核心要素。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导致劳动力减少的人口结构叠加效应对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意味着人口政策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文章认为逐步放开的生育政策调整符合我国人口政策设计初衷和发展方向,"普遍两孩"生育政策是我国现行生育政策调整和完善合符逻辑的结果,其政策实施将对我国保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缓解婚姻市场挤压、延长人口红利收割、推迟老龄社会进程等方面的人口学后果和经济学后果产生积极效应,未来我国需要完善适应"普遍两孩"生育政策的支持体系和治理体系,实现从奖励少生向保障人口安全的政策转型以及"普遍两孩"生育政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
刘家强唐代盛
关键词:生育意愿
中国就业保护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劳动合同法》自实施以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颇受争议。文章利用2012~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通过构建就业保护因子,运用多层次回归模型从微观视角考察了中国就业保护对劳动者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严格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双重效应,在显著增加劳动者失业概率的同时提升了劳动者工资水平;长期看,就业保护对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就业冲击将逐渐消失,对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边际增收效应有加强趋势,由此提升了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签订劳动合同与实行加班补偿两类就业保护有助于缩小性别、学历、年龄等带来的工资差距。在适度就业保护框架下劳动力市场更容易在灵活性和稳定性之间寻找到均衡点。
刘家强盛伟唐代盛陈家建
关键词:就业保护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劳动力需求工资性收入
西部地区就业基本态势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的发展,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艰巨,其就业问题具有历史与现实的特殊背景。中共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西部逐渐走向市场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西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障碍。基于以...
刘家强
关键词:就业压力城乡就业
文献传递
西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对我国西部目前的社会救助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西部农村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所呈现出的社会救助发展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国内外经验,进一步提出了构建西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
马艳霞刘家强
关键词:农村社会救助
人本主义与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以成都为例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为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基于人本主义的视角,构架了人本主义城乡一体化的框架,并以成...
刘家强蒋华唐代盛
关键词:人本主义城乡一体化
文献传递
农民工就业地选择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4
2011年
文章利用多项选择Logit(MNL)模型,通过2009年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就业地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就业地选择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年龄选择特征和技能遴选效应,年龄每增加10岁,其选择省外就业的概率将会降低3.67%;与本地县域就业相比,技能优势主要体现在跨省就业选择中;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高、非农收入比值越大,农民工选择省外就业的概率就越低;居住地经济越发达,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本地就业。此外,人均耕地、就业途径、居住地类型、交通便利度以及户籍制度也是影响农民工就业地选择的重要因素。
刘家强王春蕊刘嘉汉
关键词:农民工
关于建立成都平原生态农业保护区的几点意见
2000年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再次从我国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在世纪之交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再次确认。从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来讲,它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成都平原是四川经济发展的中心,是成都经济圈的承载基地,也是全川人民生息繁衍的重要场所。之所以有如此殊荣,从根本上讲,还是在于它是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特色还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发达和耕地的肥沃。在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比较困难,乡镇企业支持农村,繁荣农业,富裕农民方面,四川与沿海的差距还较大的情况下,成都平原仍然是四川经济振兴的基础,也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刘家强
关键词:生态农业成都平原川西平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基础地位
建设旅游大环线 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关于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1999年
一、为什么要在四川民族地区建设旅游大环线四川民族地区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马边、峨边彝族自治县。受历史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不仅影响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大大制约了整个四川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如何使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的问题,不仅必要,而且迫切。由于民族地区具有基础薄弱、发展环境差。
刘家强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旅游业旅游带动环线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