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坪
- 作品数:59 被引量:220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不同攻角下涡轮叶栅边界层分离再附的大涡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采用三维可压缩N-S方程的大涡模拟方法,对低压涡轮叶栅T106A边界层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攻角的变化对吸力面边界层的分离再附位置、分离泡长度等流动现象的影响。基于弦长和出口速度的雷诺数为1.1×10^5,出口马赫数为0.4。研究结果表明:来流攻角为+7.8°时,叶栅表面静压系数、吸力面边界层分离和再附位置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边界层分离后在三维不稳定性作用下依次形成Λ涡、发卡涡等结构,最终发生转捩;当来流从正攻角向负攻角变化时,吸力面边界层的分离点向下游移动,分离泡长度逐渐减小。
- 王云飞秦勇陈浮刘华坪
- 关键词:大涡模拟低压涡轮攻角边界层分离
- 基于动网格与UDF技术的阀门流场数值模拟被引量:77
- 2008年
- 基于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利用动网格及UDF(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对管路系统常见的4种阀门流动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该数值模拟方法打破了以往静态研究的局限,更真实地模拟了阀门的开关动态过程中的流动状态和阀体受力情况。动态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阀门开度减小,流场变得复杂,出现复杂涡系,损失增加,同时阀门受力变化较大,会导致冲击与振动,对阀体工作精度与结构强度都非常不利,而且阀门开启过程与关闭过程并非简单反过程,尤其对于球阀,启闭过程中其流场特性与受力特点差别很大。
- 刘华坪陈浮马波
- 关键词:阀门动网格UDF
- 一种抑制水下航行体及水翼表面空化现象的流动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水下航行体及水翼表面空化现象的流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多孔介质材料固定在航行体或水翼的局部或全部固壁表面上,具体固定位置至少为以下情况中的一种:A、多孔介质材料固定在航行体或水翼固壁表面空泡初生位置...
- 刘华坪于永川
- 来流特性对高速扩压叶栅端壁射流旋涡的影响
- 2016年
- 在进口马赫数Ma=0.67的高速平面扩压叶栅上,开展了不同来流附面层厚度和湍流强度对端壁射流旋涡发生器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来流湍流强度相比,进口附面层厚度对栅内流动的影响更大,随着其厚度的增加,栅内二次流动增强,损失增大;来流湍流强度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减弱。射流旋涡在较小附面层厚度条件下减小栅内损失的效果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加而减弱,甚至会恶化其气动性能;而当附面厚度较大时,射流穿透能力减弱,湍流强度的增大将减小射流旋涡上洗区掺混损失并减缓其下洗侧与吸力面间端壁附面层的发展,叶栅气动性能的提高更加显著。当δ=15%H、T_u=10%时,射流旋涡使得栅内损失减小达8.4%。
- 刘华坪卢炳潇陈聪张东飞
- 不同头型鱼雷入水冲击载荷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F)多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开展了不同长短轴比椭球头型鱼雷入水过程及水下航行的动态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头型对鱼雷入水最大冲击载荷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最大冲击载荷和入水动压及头型长短轴比之间的函数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鱼雷最大冲击力与入水速度的平方成线性增加关系;随着长短轴比的增加,最大冲击力减小,且其相对减小量也随之减小,同时鱼雷在水下航行所受的阻力也会随长短轴比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鱼雷入水弹道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刘华坪余飞鹏张岳青姜博太
- 关键词:鱼雷
- 不同发射深度下喷管燃气射流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探索发射水深对发动机水下点火流场特性的影响机制,该文数值研究了不同水深条件下发动机水下点火时实验喷管气水两相流场的非定常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射流初期,高密度水介质对喷管出口高温燃气泡强剪切流具有阻滞作用,导致了流场中的压力以及射流产生的推力波动比较剧烈;随着射流的发展,流场中的压力及射流产生的推力波动趋于平缓,波动幅值与频率也随之降低;喷管推力随工作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并且推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喷管进口燃气总压变化趋势一致。
- 陈焕龙王柠刘华坪俞建阳陈浮许佳伟
- 等离子体影响平板附面层流动的机理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10年
- 基于Orlov和Corke提出的电场力模型,将等离子体作用力耦合到流动控制方程中,理论分析了等离子体对附面层流动的作用机理和效果,并通过对平板附面层流动的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增加了其作用区内壁面附近的压力,绝缘壁面上的压力最大,沿壁面外法线压力梯度为负值;同时等离子体增大附面层内的速度,并诱导出沿壁面内法线方向的流动以及沿流向的顺压力梯度,这将有利于附面层流动分离的控制。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等离子体的作用效果有所减弱,通过提高电极电压来提高电场强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作用效果。
- 刘华坪陈浮袁继来王仲奇
- 关键词:等离子体附面层
- 不同攻角下双孔射流旋涡发生器对高速扩压叶栅端区流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探究不同攻角下单孔以及双孔射流旋涡发生器(VGJs)对高速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栅内气动性能参数以及端区流动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单孔以及同向双孔射流均具有较好的变攻角特性,随着攻角的增加控制效果先显著增加然后略微降低,在2°攻角条件下,VGJs使得总压损失降低最为明显,单孔射流达到11.0%。反向双孔射流的控制效果较差,在-4°攻角条件下甚至出现了3.9%的总压损失增长。采用射流旋涡发生器,射流旋涡(JV)将通道涡分成两部分,靠近吸力面的次生通道涡(PVⅡ)很快汇入角区,端壁展向涡(SV)消失,吸力面分离被推迟,但吸力面上的展向运动显著增强,叶栅通道内的二次流动得到有效控制。
- 陈聪刘华坪陈浮宋彦萍王亚博
- 关键词:攻角
- 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获得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提高气膜冷却效率的机理,对有/无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的平板气膜冷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并采用唯象模型模拟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流场所施加的电场力。结果表明,冷却射流在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的下拉诱导作用下对主流的穿透率降低,射流中心轨迹高度的下降幅度沿流向发展逐渐增大;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气动激励作用下气膜孔下游的肾形涡的强度与尺度均减小,同时肾形涡的两侧产生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小尺度的反肾形涡,进一步抑制了肾形涡的发展;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的展向扩散效应提高了冷却射流的展向扩张能力,从而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与无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相比,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平板中心线与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分别提高了50%与200%。
- 李国占俞建阳刘华坪陈浮李林熹
- 关键词:等离子体气膜冷却
- 翘曲端壁对大折转角压气机叶栅流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研究了翘曲端壁对大折转角压气机叶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翘曲最高点位于压力面时效果较好,翘曲高度为2%叶高时出口总压损失下降约5.8%;而翘曲最高点位于压力面与吸力面之间时效果则不理想;翘曲高度为5%叶高、翘曲最高点距压力面为0.25倍节距时出口总压损失增加约3.4%,此时端壁附近压力梯度呈先顺后逆变化,低能流体由压力面端区迁移至10%叶高处与吸力面附近低能流体汇合,增加了流道内二次流强度;当来流攻角不为零时,下端壁翘曲所构造的反向压差对于减小二次流强度、降低出口总压损失的效果仍比较明显,+3°攻角下出口总压损失减小约5.6%,-3°攻角下出口总压损失减小约3.5%,但同时其导致的负荷沿径向重新分配也将使得上端壁附近流动状况也发生改变.
- 崔可宋彦萍刘华坪陈浮
- 关键词:翘曲大折转角压气机二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