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会强

作品数:31 被引量:108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世界历史
  • 7篇世界历史理论
  • 6篇政治
  • 6篇思想政治
  • 5篇虚拟实践教学
  • 5篇政治理论
  • 5篇政治理论课
  • 5篇实践教学
  • 5篇思想政治理论
  • 5篇思想政治理论...
  • 5篇理论课
  • 5篇教学
  • 5篇高校
  • 5篇高校思想
  • 5篇高校思想政治
  • 4篇人类命运
  • 4篇主义
  • 4篇马克思世界历...
  • 4篇共同体
  • 4篇高校思想政治...

机构

  • 31篇上海政法学院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31篇刘会强
  • 4篇陈宝
  • 2篇王文臣
  • 1篇杨廷强
  • 1篇孙大鹏

传媒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上海行政学院...
  • 4篇新乡学院学报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上海商学院学...
  • 1篇党政论坛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党的文献
  • 1篇长江论坛
  • 1篇南方论刊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上海市经济管...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中国延安干部...
  • 1篇知与行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看不见的手”、理性设计与社会发展——斯密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看不见的手”并非纯粹的经济分析工具,而是斯密道德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除去经济学、神学等意义外,“看不见的手”原理具有深刻的发展观意蕴。它不仅揭示了国民财富自然增长的内在机制,而且阐发了社会发展的自发秩序思想,强调社会发展本质上不是理性预先整体设计的结果,而是每个个体在“看不见的手”牵引下相互作用的自然结局。上述思想对于后发国家实现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会强
关键词:经济增长理性主义
虚拟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探索被引量:29
2018年
虚拟实践教学是对高校思政课传统实践教学自然与必然的延伸与选择,是符合网络时代思政课教学内在规律的有益探索。虚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围绕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这个核心理念,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和兴趣,最终达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陈宝刘会强
关键词:虚拟实践教学教学效果
近十年来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研究述评
2007年
伴随全球化浪潮的兴起,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以此为主题取得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作为这个理论的重要环节,“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刘会强
关键词:世界历史性世界历史理论
从理论性错觉到实践性本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若干研究热点的再思考被引量:2
2020年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这一思想的讨论,学术界提出了"过渡阶段""次生阶段""早期阶段""历史形态"等观点。分析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依循"原始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的"世界历史"进程;二是以"部落所有制"-"古典时代的公社或国家所有制"-市民社会所有制-共产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展开。基于此,仍需对以下基本问题进行再思考:论述这一思想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理论关系,不能按照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造成一种理论性错觉,乃至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解释为从"多"走向"一"的理性化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之处,体现出一种动态性的实践本质,继承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进一步论述这些问题,对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马克思经典思想的内在继承性具有重要意义。
陈宝刘会强
关键词:世界历史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历史语境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学说新解读
2010年
通常所谓的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学说是一种理论抽象,分析当代社会发展应当走向理性具体,即基于世界历史语境的"资本社会有机体"学说。资本社会有机体的生成、发展表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只能是"世界历史性的",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同样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机性是随着"领域分离"逐步建构起来的,表现为一种整体发展;但资本使这种发展具有对抗性、悖论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唯有保留资本社会有机体的文明成果,扬弃其对抗性,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个人发展在资本社会有机体中表现为"能力的全面性"与"普遍异化"的二律背反。对于当代中国,理性的选择就是以马克思思想为引导,立足现实,借鉴资本社会有机体中人的发展的经验,切实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刘会强
关键词:世界历史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本质被引量:1
2013年
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特征决定了其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本质。在理论层面,通过哲学批判,马克思揭示了世界历史生成与发展的现实性,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阐明了世界历史的资本本性。在实践层面,指认共产主义是扬弃资本的世界历史的现实运动。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将共产主义运动定位于人类解放的高度,才真正构成对资本的世界历史的实践批判;经由共产主义运动生成的世界历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刘会强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
试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高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新解读被引量:6
2008年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演变过程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地位。作为《资本论》预备性研究成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凝结着马克思"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高点。马克思深入揭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机制,细致分析了资本、竞争、普遍交往以及世界市场的重要作用;系统剖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发展性状,不仅把其发展概括为自发和自觉两种形态,而且刻画了自发形态下个人"二律背反"式的发展情形;全面阐述资本的世界历史性贡献和生存极限,在充分肯定资本巨大的文明作用的同时,提出并科学论述了资本生存极限的问题。《手稿》表征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终成熟。
刘会强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
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被引量:1
2006年
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强烈诉求,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为此,在观念上,应当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树立和谐共生观;在实践中,应当变革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
刘会强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循环经济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基本内涵与现实要求被引量:1
2023年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革命、建设、改革中实践创新得出的重要成果。在历史逻辑方面,我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年求索,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基本内涵方面,党带领人民推进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协同发展,坚持文明发展整体性的同时也注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在现实要求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需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连通刘会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
理性审视经济全球化的三重维度——习近平经济全球化重要论述探析
2022年
近年来,习近平围绕经济全球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蕴含着具有内在关联的三重维度:从理论维度看,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揭示了人类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历史维度看,立足对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规律的深刻把握、对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普遍交往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步性。从现实维度看,着眼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主张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系统回应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刘会强龚卫洁穆宣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