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防治作用。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即对照组、模型组、烟酸组及二甲双胍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每天给予脂肪乳剂、烟酸、二甲双胍。实验开始1周后断尾取血,测定血清脂质;3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匀浆TG、TC、FFA水平,并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能降低大鼠血清TG、ALT、FFA、FBG、TNF-α水平及肝匀浆中TG、FFA水平和肝脂肪变性程度及炎症水平(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对脂肪乳剂诱导的NASH模型大鼠具有防治作用。
- 汤坚凌芳
- 关键词:二甲双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miR-23b转染宫颈癌干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变化及其机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微小RNA-23b(miR-23b)转染对宫颈癌干细胞(CD133^+Ca Ski细胞)顺铂(CDDP)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分选宫颈癌细胞系Ca Ski中的CD133^+Ca Ski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CD133^+Ca Ski细胞和宫颈癌非干细胞(CD133-CaSki细胞)中的miR-23b,并预测其靶基因。将CD133^+Ca Ski细胞分为mimics组、NC组、空白对照组,mimics组转染miR-23b模拟物(miR-23b mimics),NC组转染miR-23b阴性对照物(miR-23bNC),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之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DDP,CCK-8法检测CDDP对各组CD133^+Ca Ski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D133^+Ca Ski、CD133-CaSki、转染miR-23b mimics的CD133^+Ca Ski细胞中乙醛脱氢酶1A1 (ALDH1A1)蛋白。将人胚胎肾细胞系HEK-293T分为wt组、mut组、空载体组,wt组转染miR-23b mimics、内参质粒SV40、pmir GLO-ALDH1A1-3'-UTR wt(野生型)荧光素酶质粒,mut组转染miR-23b mimics、内参质粒SV40、pmir GLO-ALDH1A1-3'-UTR mut(突变型)荧光素酶质粒,空载体组转染miR-23b mimics、内参质粒SV40、pmir GLO空载体质粒,采用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中转染质粒编码蛋白的萤光强度。结果 CD133^+Ca Ski、CD133-Ca Ski细胞中miR-23b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9±0. 05、1. 09±0. 14,两者相比,P <0. 01; miR-23b的预测靶基因为ALDH1A1基因。CDDP对mimics组、NC组、空白对照组细胞的IC50分别为(8. 18±1. 02)、(13. 98±1. 48)、(14. 15±1. 27)μg/m L,mimics组与NC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P均<0. 05。CD133^+Ca Ski、CD133-Ca Ski、转染miR-23b mimics的CD133^+Ca Ski细胞中ALDH1A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9±0. 06、0. 12±0. 03、0. 13±0. 04,ALDH1A1蛋白在CD133^+Ca Ski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与CD133-Ca Ski细胞和转染miR-23b mimics的CD133^+Ca Ski细胞相比,P均<0. 05。HEK-293T细胞中,wt组、mut组、空载体组转染质粒编码蛋白的萤光强度分别为0. 41±0. 06、1. 12±0. 15、1. 02±0. 15,wt组转染质粒编码蛋白的相对
- 凌芳沈慧玲
- 关键词:微小RNA顺铂
- 临床药师培养机制的探讨
- 本文对临床药师的培养机制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培养临床药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临床药师教育与培养的现状、关于临床药师培养的建议等进行了阐述。
- 谢东浩凌芳
- 关键词:临床药学合理用药临床药师药师培养
- 文献传递
- 老年患者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体内茶碱血药浓度,以便调整用药方案。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碱谷浓度。结果:进行了40例次监测,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2例次,占总数30%;低于有效血药浓度26例次,占总数65%;达中毒血药浓度2例次,占总数5%。结论:老年患者在使用茶碱时应经常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 凌芳张九如
- 关键词:茶碱老年患者治疗药物监测紫外分光光度法
- 我院近10年102例住院药疹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为临床预防和诊治药疹提供参考。方法:对1998~2007年我院102例住院药疹患者的致疹药物、药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致疹药物以抗感染药(45例)最为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药(15例)、中药(15例);皮疹类型以多形性红斑型最为常见(39例),其次为荨麻疹型(18例)、固定性红斑型(15例)。结论:临床医师在诊治疾病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用药情况,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
- 凌芳倪鸿昌
- 关键词:药疹
- 我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被引量:7
- 2005年
- 凌芳张九如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三级甲等DRUG临床药学
- 我院住院患者药物过敏史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13年我院住院人群的药物过敏史情况。方法:通过医院局域网调阅我院2013年全年全部50 411份住院病历,对住院病历首页填写的药物过敏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0 411份(40 362例)住院病历首页中有3 224份(2 489例)填写了药物过敏史情况,住院患者中药物过敏比例为6.17%,男女比例为1∶1.3,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青霉素(1 756例),其次为破伤风抗毒素(137例)。结论: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情况,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倪鸿昌凌芳
- 关键词:住院人群药物过敏史回顾性分析
- 曲安奈德兔眼玻璃体内注射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家兔眼玻璃体内一次性注射曲安奈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方法对家兔眼玻璃体内一次性注射曲安奈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其在房水和玻璃体内的药物浓度变化,计算其在房水和玻璃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玻璃体内一次性注射曲安曲德4mg后,房水—峰浓度(Cmax)=(0.466±0.173)μm/ml,半衰期T(β1/2)=(25.3754±11.417)d,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489±0.499)μg/(ml·d);玻璃体—峰浓度Cmax=(608.7±137.0)μg/ml,半哀期T(β1/2)=(32.0±9.3)d,药—时曲线下面称AUC=(3524.3±521.7)μg/(ml·d)。结论玻璃体内一次性注射曲安奈德4mg,其在房水中半衰期为25.4d,玻璃体中32.0d,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 贡亦清凌芳吴登雷
- 关键词:曲安奈德玻璃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 左氧氟沙星引起关节肿痛被引量:14
- 2005年
- 凌芳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关节肿痛
- 门诊患者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
- 2007年
- 汤坚凌芳
- 关键词:门诊患者退药药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