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倩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盐酸米托恩醌射液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 1993年
- 我院于1990年用华西医大药学院研制的盐酸米托恩醌(DHAQ)治疗急性白血病13例、恶性淋巴瘤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急性白血病13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及细胞化学检查确诊,按FAB分型。单用组6例,1例在治疗过程中因严重感染出血死亡未纳入统计,联用组9例,1例在1疗程完后,病情稳定自动出院未列入统计。恶性淋巴瘤6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有可测量的客观标准,复治者停用化疗1月以上。
- 贺明琪凌宗倩周慧玲王小渝刘兴强马文皓王娟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瘤针剂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2例临床报告(附24例染色体分析)
- 1994年
- 根据1982年FAB协作组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MDS)分类建议,对我院1980~1989年期间确诊的MDS 52例进行总结,其中随访42例,从1984年开始对其中24例作了染色体检查。
- 贺明琪周惠玲王小渝凌宗倩马文皓王娟付文英曲行珍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例报告
- 6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学改变
- 1995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sus,SLE)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可以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液学改变。现将我院1985年以来收治的63例SLE病例血液学改变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本文统计63例SLE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
- 凌宗倩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改变多种自身抗体多器官损害自身免疫性抗体温抗体型
- 27例血液肿瘤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观察
- 1995年
- 50年代Nelson等在体内外实验中发现,红细胞能粘附微生物与相应的补体和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将此现象称为红细胞的免疫粘附(RICA)。更进一步证实红细胞表面有Ⅰ型补体受体(CR1)。红细胞可以通过CR1与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清除CIC。且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1981年Siegel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概念,指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许多疾病发生及病理过程有关。本文总结了我院血液科1991年以来住院的血液肿瘤病人27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 凌宗倩刘小平王娟马文浩
- 关键词:血液肿瘤人红细胞红细胞免疫功能白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复合物
-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被引量:2
- 1999年
- 凌宗倩曾昭宇陈蓉李慧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症状溶血性贫血
-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性狼疮6例报道
- 1998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但多为慢性溶血性贫血,以自免溶贫为首发症状就医者少见.我院收治6例以自免溶贫为首发症状最后确诊为SLE,6例均为女性最年幼者13岁,年长者45岁.现将一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 凌宗倩陈蓉李慧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症状溶血性贫血
- 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
- 1998年
- 患者,男,45岁。入院前3月反复全身骨痛,经对症处理无好转。有时牙龈出血,查血常规正常,未重视。入院前2天,受凉后畏寒,发热(未测体温),全身骨关节痛加重,咳嗽及负重时疼痛加剧。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2.3×20g/L,血红蛋白77g/L。以“发热、贫血待诊”收入院。查体:T:39℃,R:24次/分,P:98/分,
- 陈蓉凌宗倩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分泌型骨髓瘤细胞骨髓活检本周氏蛋白M蛋白
- 全文增补中
- 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
- 1996年
- 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610031)马文皓,凌宗倩,钟晓卫临床资料例1,男性,36岁。反复发热2月余,加重伴关节肿痛2月入院。入院前10月患者上感后出现咳嗽、咽喉痛,发热伴寒颤,体温高达39~40℃,半月后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2月...
- 马文皓凌宗倩钟晓卫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诊断骨髓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