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胜斌

作品数:84 被引量:1,13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 4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5篇盆地
  • 54篇鄂尔多斯盆地
  • 28篇延长组
  • 19篇致密
  • 15篇延长组长
  • 14篇地质
  • 14篇储层
  • 13篇三叠
  • 12篇油层
  • 11篇页岩
  • 11篇砂岩
  • 10篇页岩油
  • 10篇油层组
  • 9篇孔隙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致密砂岩
  • 8篇三叠系
  • 7篇二郎坪群
  • 6篇地质意义

机构

  • 74篇中国石油天然...
  • 52篇低渗透油气田...
  • 10篇中国石油
  • 6篇河南省地质调...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长江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长庆...
  • 2篇西北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首钢集团
  • 1篇河南省地矿局

作者

  • 84篇冯胜斌
  • 41篇牛小兵
  • 34篇尤源
  • 29篇梁晓伟
  • 14篇王芳
  • 13篇淡卫东
  • 12篇贺静
  • 11篇辛红刚
  • 10篇袁效奇
  • 8篇李卫成
  • 7篇李廷艳
  • 7篇王成玉
  • 7篇徐黎明
  • 7篇郝炳英
  • 6篇罗顺社
  • 6篇毛振华
  • 6篇彭翼
  • 6篇王永宏
  • 6篇燕长海
  • 5篇张居增

传媒

  • 11篇低渗透油气田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世界地质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沉积学报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石油科技论坛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有色金属(选...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产与地质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冲决:河道演化关键环节的综述与讨论
2023年
有关冲决的研究已充分应用于地质学、地貌学、水工学等领域,但尚未受到国内沉积学家的充分重视。在梳理相关争议性问题的基础上,综述并讨论有关冲决概念、成因、演化、识别、应用等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包括:(1)阐述冲决的概念,以及冲决与决口、改道的异同,并建议使用狭义的冲决概念来解释大规模的河道改道;(2)明确坡度比是冲决的主要控制因素,天然堤的抗冲性(砂质天然堤还是泥质天然堤)、泛滥平原的地貌特征(地表植被,水位,排水状况,废弃河道)是河道冲决的次要控制因素;(3)总结了冲决的演化模式与识别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储层沉积学的分类方案;建议国内的沉积学家使用决口型冲决与废弃河道再占用型冲决识别不同的河道类型与演化方式,或使用地层过渡型冲决与地层突变型冲决的分类方案来区分河道之间的叠置关系;(4)讨论了冲决在储层构型、河型转化等当前热点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建议引入冲决的概念来完善储层构型领域5级构型的演变、大型河道化体系的地质知识库的建立,以及异旋回对储层构型的影响;补充河型转化当中大型单一河道与网状化河道相互转化的沉积模式。有关冲决问题的综述与讨论为储层沉积学家恢复古河道演化方式,建立更加精准的地质模型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陈薪凯周树勋辛红刚李成李成李卫成李卫成冯胜斌毛振华殷亮亮
关键词:储层构型河型转化改道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规模富集可开发主控因素被引量:130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中与烃源岩互层或紧邻的致密砂岩储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mD,赋存于该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石油资源是典型的致密油。截至2014年,探明了中国第一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新安边油田,建成了3个致密油藏水平井技术示范区和3个规模开发试验区。研究认为,优质烃源岩广覆式分布、细粒级砂体大面积展布、储层2~8μm的小孔隙极发育、充注成藏动力强等有利的成藏条件及四者间的有效组合是形成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规模富集的关键;长7致密砂岩储层工程品质好、原油油质好且溶解气含量高、油层中性—弱亲水润湿性,有利于致密油的采出;盆地致密油勘探潜力巨大,初步评价长7致密油资源量达20×108t,是油田可持续稳产的重要资源保障。
付金华喻建徐黎明牛小兵冯胜斌王秀娟尤源李涛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油砂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4年
以野外露头调查和岩心观察为基础,综合运用粒度分析和薄片鉴定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湖盆底的形状类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油砂体沉积特征被分析了。致密油砂体成因类型被划分了。致密油砂体纵向、平面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被探讨了。研究结果表明:湖盆中部长7主要发育三种成因类型的致密油砂体,即砂质碎屑流、浊积岩和滑塌岩,其中砂质碎屑流是致密油最主要的储集体。湖盆中部受朵体加水道重力流沉积作用控制.细粒级砂体分布广、厚度大。砂体的形成与分布范围主要受湖盆底形控制,湖盆坡脚及湖底平原是有利的致密油砂体叠合发育区。
王芳冯胜斌梁晓伟甄静郝炳英
关键词:砂质碎屑流砂体成因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延长组露头剖面砂岩组分及地质意义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延长组露头剖面发育,地层出露齐全,是研究陆相湖盆沉积特征和生油特征的有利地区。该文对周缘延长组露头剖面作了系统采样和测定,显微镜下观察了砂岩碎屑组分,并采用计点法对组分进行了统计。根据碎屑组分与重矿物组合特征,结合盆地内部钻井剖面碎屑组分特征,对延长组物源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期存在东北、东南、西南、西部、西北及北部等多个不同方向的物源,其中东北、西部和西北物源控制的沉积体系延伸远、分布范围广;不同物源控制沉积体系及同一沉积体系不同沉积期砂岩的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及填隙物成分和组合存在较大差异。综合研究表明,盆地周缘延长组露头剖面砂岩组分特征研究对盆地物源分析和沉积体系划分、砂体展布、有利储层预测、钻井剖面地层对比及井位部署和储层改造均具有重要意义。
贺静冯胜斌袁效奇韩鹏解古巍张才利
关键词: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57
2013年
通过对长7致密油储层的核磁共振测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储集空间特征。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孔隙孔径分布范围宽,储层中大孔、中孔、小孔、微孔及纳米孔孔隙类型均发育,且孔径分布范围、孔隙类型和主体孔隙类型受储层致密程度的控制作用明显;长7致密油储层大孔至纳米孔孔隙均含油,且微孔至纳米孔孔隙含油饱满。长7致密油储层微孔、纳米孔孔隙类型的识别及其含油的认识对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冯胜斌牛小兵刘飞杨孝刘小静尤源王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孔隙特征核磁共振技术
一种低渗透小规模底水油藏不同井型注采转换的开发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中底水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渗透小规模底水油藏不同井型注采转换的开发方法。针对低渗透小规模底水油藏含油面积小、油层薄、注采配套难等特征,采用水平井与直井相结合、注水井与采油井互相转换...
王永宏韩永林蒲磊冯胜斌李弛李成史立川叶博淡卫东刘艳妮崔小丽
储层等水动力定位方法预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岩性油藏
2011年
为了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8和长9岩性油藏分布进行预测,在明确主要烃源岩基础上,限定了油藏有利区和油藏富集区的概念,认为岩性油藏成藏具有优先定位优势储层特征,首次探索性地提出了一种利用同一砂带上已知油藏富集区预测未知油藏富集区的等水动力油藏定位方法。该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藏富集区预测中较为实用。并能对出水井情况进行预测。
郑庆华冯胜斌
陆相致密油形成地质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为例被引量:108
2017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为典型陆相致密油大油区。以大量岩心分析及室内模拟实验为基础,结合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实际,研究长7段形成致密油大油区的地质条件和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长7段致密油具有分布范围广、烃源岩条件优越、砂岩储集层致密、孔喉结构复杂、物性差、含油饱和度高、原油性质好、油藏压力系数低的特点。长7沉积期西南陡、东北缓的湖盆底形和活跃构造条件有利烃源岩及储集岩沉积与分布;广覆式分布的优质烃源岩为致密油大油区的形成提供充足油源;大规模沉积砂体为致密油大油区的形成提供储集条件;发育的构造裂缝是形成致密油的有利运移通道;盆地稳定的沉积及构造演化为致密油区提供良好保存条件。长7段致密油富集的主控因素:1有效源储配置和持续充注是致密油形成的关键因素;2密集发育的微小孔隙是致密油富集的前提;3持续强大的石油充注控制致密油富集高产。
杨华梁晓伟牛小兵冯胜斌尤源
关键词:三叠系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沟道型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被引量:40
2015年
致密砂岩目前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和深水重力流沉积理论对就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及滑塌沉积3种成因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砂体。砂质碎屑流沉积由灰色、褐灰色细砂岩构成,厚度均在0.5m以上,多数大于1m,块状层理发育,具有近源分布特征;浊流沉积由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构成,单层厚数度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具有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呈远源分布特征;滑塌沉积在研究区发育较少。研究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纵向连通性较好,具有带状展布的特征,为沟道型(非扇型)重力流沉积体系。
付金华罗顺社牛小兵吕奇奇徐黎明冯胜斌李士祥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浊流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7年
致密油采用准自然能量开发方式下,对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地层压力条件下的应力敏感性实验,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储层主要表现为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应力敏感性属弱到中等强度。利用铸体薄片、恒压和恒速压汞、场发射扫描电镜、微米CT成像等测试手段,对长7段不同应力敏感性类型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和对比研究,揭示塑性组分含量、填隙物类型及其含量、孔喉尺度是长7段致密油储层应力敏感性不同的主要控制因素。基于长7段致密油开发先导试验区生产实践和储层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在长7段致密油水平井压裂裂缝改造区域,地层压力的快速下降致使应力敏感性对水平井的石油产量和递减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在长7段致密油开发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物源体系、不同成因类型、不同物性的储层制定不同的开发技术方案,以降低应力敏感性对致密油产能的影响程度。
杨孝冯胜斌王炯王炯牛小兵尤源梁晓伟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应力敏感性岩石学孔隙结构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